一到这个日子,真的大不一样了!国庆后回杭州的你,发现了吗?

政务   2024-10-08 21:58   浙江  


"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今天,杭州正式进入寒露节气,如果说白露节气是炎热到凉爽的开始,那么,寒露则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知不觉间,杭州的空气凉了几分,秋又深了几分。看那层林尽染的山头,桂香浮动的晚风,轻烟缭绕的湖面……杭州人期待了大半年的绝美秋日,正缓缓呈现眼前。

"


国庆长假结束,寒露便来了。天气预报中的数字,如游鱼般缓缓摆动,暗示着人们,深秋将到。


摄影/果然聪


古人邀来三种动植物,作寒露的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十月的雁儿们,姗姗来迟,当起客人,好好欣赏城中美景。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国语》与《礼记》皆录有“雀入大水为蛤”一说。雀,指黄雀一类的小鸟,而蛤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海产。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也信笔在《海错图》中绘出“瓦雀化花蛤”一图。翻飞黄雀,怎会钻进海面,成了蛤?


摄影/钱雨帆


这是古人口口相传的美丽误会。科普作家张辰亮考证过这个说法,细细列出事实片段。雀鸟确实会在海边群居,死去的鸟儿会被海浪打散身体,其中的有机质被蛤探知,纷纷聚集其旁。古时围观之人见了,便成为一个传了千年的奇妙传说。


三候,菊有黄华。


每年夏天,总有游人捧一束荷花,满脸欢喜地走出吴山花鸟市场。外面的牛皮纸上,印着潇洒的行书,平添韵味。夏日的西湖边,是荷花的天下。而秋天,诸花皆不言,唯菊独言之。萧萧秋风藏起诸花,独将话筒递给凌霜绽放的菊花隐士,让它们做秋的歌者。寒霜愈是厉害,菊花愈是傲然于霜枝,这点逆流而上的决心,像极了钱塘江的弄潮儿。



每年十月末,杭州植物园的菊花展,总会吸引无数眼球。黄菊于绿丛中夺目,橙菊于阳光下耀眼,好似苏东坡勉励刘景文的那一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个头大的粉菊,像一团团悠闲的云飘到半空,让人触手可及。娇小的白菊挨挨挤挤,映衬出一整丛的花色。


近几年,新培育的七彩菊花,更是一盘“群菊荟萃”,相映成趣,好不热闹。陶渊明在南山下悠然赏菊,如今杭州市民在这菊花大观园中,得浮生一日闲。


摄影/探路小明


古人止于此三候。我来献第四候,是谓梧叶纷飞。


萧萧梧叶宛如情绪的钥匙,送来秋的寒意,打开思乡的幽思;它也是赏秋门票,一片梧叶,窥见一整个秋天。


若漫步在深秋的南山路,高大的梧桐树一路相随。站在柳浪闻莺的路口,稍等一个红绿灯的时间,就能收来一衣兜的秋。这样有趣的拾秋记,要等寒露之后,方能尽情享受。


摄影/卡斯Lv


纷飞的梧叶不止那落下的一瞬。拾回家的落叶,可以稍加修剪,变作《七十二番花信风》的一页书签,打开便是寒露与夹竹桃的故事。作家伊东宽脑洞大开,出版过一本《落叶跳舞》,让沉静的叶子们重又舞蹈、狂欢。


我在小学教语文,受此启发,也在寒露到来之际,让班上的同学收集梧叶,在纸上作树叶画。有的梧叶成了河里的一叶扁舟,载着满船星辉。也有叶子摇身一变,被当作饱餐一顿后的鱼骨。那奇妙的想象力,让我咋舌。


与千年之前相比,梧叶并无太多变化,照样依了时令,顺时萌发、生长、飘零、成泥。是无数人们赋予梧叶多样的情思,有百转千回的忧愁,也有点石成金的创意。无论哪一种,都是季秋的轻语。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一个清晨,张九龄在旷朗的天空下,遥望远山,信笔写下诗句。那时的他,身在宦海,却心生归隐之意。


摄影/卡斯Lv


寒露,叩响秋天的大门,带来无限遐想。无论是鸿雁南飞、雀鸟化蛤的古老传说,还是菊花独盛、梧叶纷飞的眼前景致,都是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每一寸欢喜。



寒露无声悄入夜

满城秋韵悦人心

伴随着寒露而来的

是明显的天气变化

十一黄金周旅游完回到杭州

大家是不是发现这天气

跟走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一定要记得好好保暖呀


最后一个小问题

#你最期待杭州怎样的秋天#

欢迎留言分享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hangzhoufabu@qq.com。


来源/杭州日报西湖副刊

文字/杨帆

封面摄影/北辰

制图/叶丛

编辑/包寒白、沈如意

责编/曹姣娜、谢俊


杭州发布
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热点事件快速回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