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长,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患上糖尿病足,可导致患者行走受限与终身残疾,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面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一旦感觉到下肢麻木、有蚂蚁爬行感、刺痛、脚底有踩棉花感、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以及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发暗、色素沉着等情况,应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尤其是老年或长期吸烟的糖友,更应该注意,若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还有一部分患者症状较为特殊,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的痛觉、触觉、温度觉几乎消失,正是这种感觉迟钝或无感觉,使得他们不能及时发现足部发生了破溃。此时,更应该每天关注一下足部皮肤颜色,如果发现肤色变成暗红或紫色,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脚部受伤,该如何处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了足部外伤,千万记得,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足部创面较为干净、没有异物,可尽快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碘伏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注意要用保湿型的敷料,如凡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或透明敷贴覆盖后再包扎,这样每天消毒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外伤较为严重,有异物,需要先使用双氧水对创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彻底去除异物,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用保湿型的敷料加抗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和碘仿纱布等覆盖后再包扎,每天消毒换药,观察伤口变化,如伤口情况没有好转,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如果糖尿病患者受伤的脚部已经发生红肿热痛等感染化脓的症状,不管有没有感觉到疼痛,都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帮忙。因为这种创面需要及时清除创面已经坏死的组织,视伤口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敷料换药,同时还需要根据脚部伤口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一系列规范治疗。
注意事项: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家不能及时正确处理自己的伤口,一定要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处理伤口。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
1.洗脚护脚: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40℃, 洗脚5-10分钟。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 趾间可擦滑石粉, 使用润肤霜,使足部皮肤不干燥、不皲裂。
2.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鞋尖宽大, 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的鞋子,切忌赤脚行走和赤脚穿凉鞋、拖鞋。袜子应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松软的浅色棉袜,袜口要松,每天清洗袜子,保持干燥清洁。
3.正确的修剪趾甲:洗脚后, 趾甲软时修剪最好,不要修剪过短,去除胼胝、鸡眼,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加强足部运动: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5.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鸡眼胼胝和足癣,皮肤裂伤,水泡、红肿,蚊虫叮咬伤等,注意皮温监测。
6.避免足部损伤: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及加热器烘脚。
7.戒烟限酒,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等。
8.如发生糖尿病足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延误。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哪怕是一丁点的皮肤破溃、微不足道的擦伤,都可能成为细菌侵入的突破口。这些平时看似无害的小家伙们,在他们脚丫子这片“风水宝地”上,如鱼得水,迅速繁殖扩张,引发炎症反应加剧。最终在高血糖与免疫力下降的双重助攻下,逐步演变成为糖尿病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糖尿病足,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让小伤口变成大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桂贤
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