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政佳作

文摘   2024-09-13 00:03   贵州  

誠謝關照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微信公众号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动态跟踪与传播,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列经典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党建、政治学等栏目。

每日精选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5期,原标题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Study of  Marxism Theory

精彩






学者简介





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和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和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理事会理事长、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副会长、首都青年工作和共青团智库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等编委、《甘肃社会科学》学术咨询专家、《理论视野》专家委员会委员、《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专项等项目10多项;出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19-1949》《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49-2009》等专著、教材30部(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合作)、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合作)、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2024年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等奖项。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经过40年自主建设与发展,在史学理论、理论发展史、阶段史、专题史、经验启示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夯实学科发展史学基础、自觉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建构自主知识史学体系,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设









1984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开始了具有学科意识的、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历史思维、强调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在文献资料、学术著作、课程教材、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研究项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解决了学科发展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学科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论从史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资料。文献资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主要史料来源,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大致包括六大类:一是由权威部门编辑出版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如《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以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等。二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集、文集、文稿、文选、选读等。三是各类档案和报纸刊物,如《新青年》《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四是党史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日记,如《聂荣臻回忆录》《抗战日记》《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等。上述四类文献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重要资料,但是需要从中筛选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五是由权威部门编辑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文献,如《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六是学界收集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文献,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辑》等。

学科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支撑学科发展。40年来,通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方面出版的教材著作约140本。其中,通史类的教材著作约40本,如邱伟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张耀灿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王树荫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阶段史类的著作有20多本,如石云霞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王树荫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19-1949)》等;专题类的著作有70多本,如姜思毅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谈松华主编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简史》《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等。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目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约2350篇,其中核心期刊(含北大核心)论文约470篇。不少高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方面的课程,部分高校设置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招生方向。截至2023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100多篇,硕士学位论文600多篇。

学术研究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外部支撑条件,国家、教育部、各省市设置各类项目,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和资金保障。4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类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约50项,教育部项目70余项。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回顾与经验研究”等。一批优秀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省市等各级各类奖项。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是一门交叉学科,既属于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也属于历史学科,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也要遵循历史学科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以历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则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首先需要明确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研究方法

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遵循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方法是独特性和多元性、包容性的统一,独特性要求形成具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本身特性的研究方法,而多元性、包容性则是由学科本身的交叉属性所决定的。目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方法的探讨,既有方法论,也有具体方法。方法论为研究提供总的方法指导,确保研究的正确方向,如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史与论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文献法与调查法的统一,运用历史再现方法、逻辑思考方法、进程划分方法、制度方法等,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评价和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在根本上是一门历史学科,所以研究时必须遵循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史与论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除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还有具体的研究方法。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与文献史相辅相成,可以形成“二重证据”,丰富研究的史料资源、强化学科的历史支撑,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重要方法。个案史可以弥补通史、专题史的不足,学习借鉴各个典型案例取得的独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可以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分析框架

确立分析框架、建构学科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前提。由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双重学科属性,所以学界主要从理论学科、历史学科两个角度构建分析框架,既是通史研究的框架,也为专题史、阶段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理论分析框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是以研究内容为框架,横向建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学科体系。学者们提出了“四条线索”“五个方面”、“六个方面”等思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历史考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历史。二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三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等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四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队伍建设等内容。五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这些内容并非完全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

(2)历史分析框架。历史分析框架主要是借助党史国史的分期,纵向建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学科体系。一是以党史国史的分期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分期,这主要发生在学科初创时期,对于刚刚脱胎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而言是必要的,可以快速积累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发展。二是打破党史国史的分析框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按照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历史逻辑展开研究。在这种模式下,又有两种不同思路:一种是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发展来分期,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以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关键节点,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成了五个时期。另一种是以理论上的重大发展来分期,因为大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实践发展都反映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发展上,据此标准,重要文献成为主要分期依据。三是将前两种研究模式结合,既能反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属性特点、历史逻辑,又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时代主题,因此逐渐被学界认可和选择。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百年党史的四个时期,学界基本以此为据划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阶段。代表性著作有王树荫著《思想政治教育》、代表性论文有佘双好等著《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实践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40年来,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党的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展开研究。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作为一个理论整体,有其自身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等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理论探索阶段、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是理论形成阶段、从古田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是理论成熟阶段、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理论丰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曲折发展阶段、新时期是创新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开端,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阶段进行了较多探索,有“三阶段说”、“四阶段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较高一致性,学界将古田会议决议视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视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个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其显著特点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不同阶段党的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党的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精华,是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阶段的重要标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雏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了完备的思想道德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2.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至今仍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据初步统计,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5本,学术论文130多篇,学位论文50多篇,包括整体性、阶段性和专题性研究,涵盖概念分析、形成背景、理论来源、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基础理论、地位作用、任务内容目标、方针原则、途径方法、基本经验以及不同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内容。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开创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名称及其基本概念源自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哲学基础。毛泽东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是争取群众,以此为根本创造性地运用了情、理、利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以面向群众、争取群众为导向规定了大众化、通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发挥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功效,重塑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使普通群众也具有了主人翁精神和主体能动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开端,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据初步统计,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4本,学术论文400多篇,学位论文约20篇,包括整体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萌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酝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新形势下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涵盖了理论和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现实意义等内容,重点回答了新时期为什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强调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推动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并根据不同对象开展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据初步统计,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5本,学术论文约140篇,学位论文约15篇。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涵盖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地位作用、时代价值、主要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基本特征、理论创新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江泽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和中国,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形成了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丰富论述,为加强和改进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务实性相统一、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等,是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显著特征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四个如何认识”“四信”教育、“四人”建设是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21世纪的继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初步统计,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约40篇,学位论文约20篇,在系统研究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重点研究了胡锦涛关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立足新的社会实情,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胡锦涛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原则,强调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性,从小从早抓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高度自觉和深刻把握。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一重要论述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目前学界已经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据初步统计,这方面的学术论文约260篇,学位论文100多篇,涵盖形成发展、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基本特点、地位作用、目标任务、重要价值、内容原则、主要对象、方法艺术等内容,研究重点在高校、青年、方法等方面。以2016年12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分散走向集中和深入,系统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理念、任务原则、途径方法、队伍建设、体制保障等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教育意义等的论述,深刻阐明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并且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法,包括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如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典型教育法、读书学习法、激励教育法、用典、比喻、回信等,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智慧。

总体来看,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和学科体系中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时期与其他时期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其他领导人理论贡献的关系等。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包括通史、阶段史、专题史,通史研究呈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面貌,是阶段史和专题史的结合,但不是简单相加。本文侧重介绍阶段史和专题史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史研究是以某一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研究某一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经验,是对通史研究的补充和细化。阶段史在研究过程中也会与专题相结合,形成阶段性的专题史,我们将这种研究归入专题史部分。目前,学界在阶段史方面的研究颇丰,对革命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各个阶段皆有涉及。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端,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划分比较成熟,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任务展开的,整体上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但党员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萌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创立;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军队、农民中蓬勃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了萌芽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的艰辛探索,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尤其是在中央苏区时期积累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独创性经验、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全民族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日趋成熟,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中发挥了“生命线”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不断发展,为赢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包括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民族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前中期,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艰难开局走向成熟并不断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历史时期。学界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1949—1956年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平稳顺利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兼具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双重内涵和特征,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具体又可以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成效显著。1956—1966年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由新中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服务转向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进行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既有成绩也有“左”的教训。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视野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开端、展开、曲折发展、严重挫折、拨乱反正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六个阶段。随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即将到来,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也应与时俱进。 

3.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恢复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全面展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时俱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新的目标模式、拓展教育内容、运用新的原则、探索新的方法载体、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种整体转型和变迁,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和任务有了很大改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视野、原则、动力、载体等18个方面表现出来。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内涵、方法手段、学科建设、教育内容等不少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理论基础、基本规律、主要原则等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渐生成和发展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专题会议、印发专门文件、实施创新举措,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成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导向功能明显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局部走向全局、从直接走向间接、从现实走向虚拟、从显性走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得到明显加强,专门渠道建设、专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的地位和内容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取得重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实现全面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顺势而为、凝聚共识、强调担当、落细落小落实、革新话语的典型特征,推动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等的传播和践行,夯实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加强和改进、实现发展和进步,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史研究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要素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往往与阶段史或通史研究相结合。相较通史、阶段史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把握,专题史有着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及其历史发展。通史、阶段史犹如经线,专题史好比纬线,经纬交错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立体图像。

1.理论要素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素包括目标任务、地位作用、主要内容、方法载体、机制体制等,学界对这些要素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社会进步与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而且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人的彻底解放与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是错误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局中的新定位,不是对过去“生命线”定位的否定,而是继承、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承载体,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基本要素的内容体系,呈现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全面、日趋系统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从以说理教育为核心到以疏导为特点,再到以融入渗透为特征,经过了一个不断探索、奠基、深化和拓展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构起了一套形态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类、文学艺术类、影像视觉类文本,在发动民众、赢取抗战胜利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制度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通过制定宣传思想教育规章政策、成立相关职能部门、构建宣传思想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和全体规模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织制度、管理体制、运行实施机制以及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

2.重要人物研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推动者。对重要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进行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相对系统和成熟,既有较为可观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也有学术著作,如《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等。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研究散见于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如对朱德、恽代英、张闻天、蔡和森等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重要文献研究

中共中央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尤其是一些经典著作、重要文献,是记录和反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重要资源。如《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实践论》《矛盾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党和国家制定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直接标示和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学界对这些文献的研究相对分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导读》选取了党的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65篇重要文献,相对集中、系统地阐释这些重要文献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重要意义和思考启发等内容,为学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和理论提供了参考书和辅助读物。

4.重要事件研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当时面临突出问题的智慧和经验,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成效。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离不开对这些重要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研究,如三湾改编、长征、西安事变、延安整风、三大决战、“三反”“五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这些重要事件,对于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有着重要意义。相对重要人物、重要文献等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铸就“生命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典型事件,包括三湾改编、延安整风等重要事件,以案例的形式较为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对重要事件相对系统和集中的研究。

5.教育对象研究

因材施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对军队、工人、农民、学生、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妇女儿童、医疗工作人员、少数民族、民族资产阶级、投诚部队甚至敌对势力,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军队、高校、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学界的研究聚焦在这四个方面,产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包括通史性和阶段性的著作,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主要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九十年》等。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主要聚焦于阶段性、专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历史研究。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研究


鉴往知来,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主要目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包括整体性经验和专题性经验,其中既有共性经验也有独特经验。整体性经验研究的是整个历史时期或者某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专题性经验研究的主要是某一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1.整体性经验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迎来了诸多重大事件: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学界在做好历时性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的同时,也积极主动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总结经验,这是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画上阶段性句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时代转换的必然要求。

(1)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自又可以划分成具体的历史阶段。相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革命时期的经验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代表性成果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等,从时局变化和中心任务的调整、主体建设、不同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总结了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整体来看,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主要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中心环节”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物质利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载体和形式,加强自身建设、以身作则、保证党的领导等。

(2)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新中国成立使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学者们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总结为四方面、五方面或者六方面,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的发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体现其“实践指南”的价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捍卫“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始终在一切工作中发挥“生命线”作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本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切准“四个自信”内容;必须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时代变化、历史变迁、实践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结构、方式方法、载体途径、领导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等的与时俱进。

(3)改革开放4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除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与时俱进等共性经验之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大局相结合,坚持科学化与学科化发展方向;整体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注重抵制和反对错误思想观念,注重革命历史和现实成就教育,改善宣传思想工作整体风貌等;也形成了以学科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观点有:以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根基、以创新政策制度设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保障、以增进内生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活力、以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质量。

(4)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深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与经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学者们将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为四方面、五方面、八方面或者十方面,既有对共性经验的发展,也总结了一些新经验。如:坚持党的领导与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协调推进、教育对象与内容方法辩证统一、服务大局与人的发展同向同行;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活力;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在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始终注重整体谋划,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坚持构建全方位“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坚持全员化、专家化发展队伍建设路径,调动其他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信仰”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以人民为本,实施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等。

2.专题性经验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经验。学界重点总结了军队、高校、农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知识分子、工人等教育对象的经验研究相对比较分散。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青年是民族希望、国家未来,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学界关注的热点。学界总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主要有: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牢记育人初心使命,践行复兴强国担当;坚持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实践,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遵循规律,贴近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重视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领导教育新机制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取得明显成绩,积累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鲜经验,主要有领导重视、重点突出、理念先行、制度跟进、责任明确、协同推进等。

(2)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线”论断即产生于此。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学界系统总结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党指挥枪;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革命的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战斗力这个根本的、唯一的标准,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教育和纪律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全面提高军队备战打仗能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抓住“兵民”这个胜利之本;坚持弘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对待敌军坚持政治瓦解与优势用兵并重的制胜策略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经验和原则,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必须不断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3)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农民、教育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积累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主要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提高农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持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将党的口号和纲领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坚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提升农民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说理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将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教育相结合,注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通过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等。

(4)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累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党员干部初心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以思想理论凝心铸魂;坚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保证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各项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不断深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建设多元化载体;坚持发挥刚性制度的保证作用,从制度上解决党员干部的能力问题;重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组织保证等。


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展望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学科继续前行发展的动力和自信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夯实学科发展史学基础、自觉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建构自主知识史学体系,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不断创新发展。

1.夯实学科发展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共党史党建史交叉形成的学科,既有理论属性,也有历史属性。现有研究成果中部分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历史色彩不够浓厚、史料运用不够充分,要增强学科的历史意识,以正确史观为指导,充分搜集和运用史料,夯实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基础。

(1)增强学科的历史意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本原因在于其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和研究对象,即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与人民群众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人的历史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历史活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高级形态,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虽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历史学科,但历史学科是首要的和本质的学科属性,它首先是历史学科,然后才是理论学科;没有扎实的史学基础,学科理论作用很难发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就在于它的历史属性和史学特色。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首先要有明确的历史意识,要从历史学科的视角出发。

(2)坚持正确史观的指导。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不仅要有明确的历史意识,也要有正确鲜明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历史的唯一正确历史观,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根本遵循。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首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历史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地位作用,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失误、成绩与不足,科学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优良传统,反对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其次,要以大历史观为指导。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应用,强调用全面、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不能局限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一方天地,要有通贯古今、放眼世界的全球眼光,汲取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养分。最后,要以正确党史观为指导。正确党史观是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和时代精华,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是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指针,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基本准则。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科学评价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

(3)充分搜集和运用史料。精准翔实的史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全面搜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既要继续整理出版新的文献史料,也要借助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以及党史亲历者等,搜集实物史料、音频影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丰富史料的体系构成。史料搜集非一时之功,尤其是新史料的发掘更非易事,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耐心。其次,要悉心整理、认真研读、仔细考证史料。史料浩如烟海,要有“大海捞针”的勇气和“沙里淘金”的信念,整理出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史料,剔除不相关、不紧密或者不正确的资料,反对拿来主义。尤其是在史料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多方考证,去伪存真。最后,要使用第一手资料,注意史料和研究内容的契合性,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降低史料的价值意义。已经公开出版的史料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余地。如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12卷),为研究党成立前后到1927年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和详细的史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和运用。

2.自觉运用史学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最基本的是要遵循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史与论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1)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历史是客观存在,逻辑是对历史的总结概括。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而非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要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或原则出发,不能搞单纯的概念演绎或逻辑推理。如果从逻辑出发,则将犯唯心史观的错误,容易为事物表象所迷惑,不能正确揭示历史发展事实。但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非跟着历史亦步亦趋,“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要以逻辑分析指引历史考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历史中去抓住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这种逻辑分析,也容易陷入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当中去,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实。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既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史发展的具体实际,也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分析,因而必然是错误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审视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事实也就跃然而出。因此,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既强调尊重历史、从历史出发,也强调理论逻辑、以逻辑分析历史。只有将逻辑分析与历史事实相结合,才能正确揭示事物本来面目、找到历史发展规律。

(2)坚持史与论相统一。史论结合、史论统一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也必须遵循。在研究中存在两种范式: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前者以史为主、以史带论,后者以论为主、以论带史。以论带史,表象上看是从理论出发,本质上还是从历史出发的,只是在思维呈现过程中从理论开始。因此,不管是“史论”还是“史”,都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要求。当前学界的研究虽然有史有论,但是史论结合的程度不高,存在史论脱节的现象。有的是为了“结合”而“结合”,存在形式主义;有的论述不到位、不准确,导致史论结合效果不佳;有的史料选择不当,导致论述说服力不强。史论结合,不是历史和理论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史料是前提,史实是基础,史观是指导,史论是结果。要尽可能详细、充分地占有史料,以客观、联系、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掌握历史的大小背景,获得相对全面、客观、真实的史实;要运用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方法,从史实中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简言之,即毛泽东所说的,“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3)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守正创新是历史研究的生命所在。守正,才不会割裂历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创新,才不会故步自封、成为保守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首要的、最根本的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尤其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确保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守正,也要守住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它们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反映。历史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对于基本经验、优良传统,只能坚持、发扬,不能违背、抛弃。在守正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采用新方法、寻找新载体、开拓新领域、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成绩,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时代价值,服务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研究的是历史,服务的是现实。“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但历史研究可以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40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守正创新,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守正创新。

3.建构自主知识史学体系

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建构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包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这一自主知识史学体系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充分利用所属学科、交叉学科的宝贵资源。

(1)完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构。建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完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体系建构,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关键,话语体系是重要载体。从学科体系来看,目前学界依据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从整体上基本建构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但是存在学科体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在阶段史方面侧重于全民族抗战时期、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专题史方面侧重于军队、高校、农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弱。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在深化重点研究领域的同时,关注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体系的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学术体系主要包括研究人员、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等,其中研究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关键。目前,专门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专家较少,以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研人员为主,这就需要弥补相应缺失的学科素养和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等背景的教研人员需要提升历史学科的素养和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中共党史等专业背景的教研人员需要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素养和知识。话语体系呈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较少受到西方话语的影响,但也由此提出如何提高国际接受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教学话语、学术话语、宣传话语之间的形态转化问题。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要有“大学科”的理念,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包括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史,各自又可分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主体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较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发展是最成熟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建设历程、体系建构和研究范式等,可以为其他分支学科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以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来审视,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就要追根溯源,搞明白思想政治教育从何而来,这就要求建构中国古代、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也要横向对比,搞明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何不同,这就要求建构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整体发展,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设。

(3)发挥所在一级学科的资源优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共党史党建史交叉形成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党建原先同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所属二级学科,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高度重视,2022年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两个所属一级学科的时代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中共党史党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正是响应国家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而建立的。作为以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为基础形成的交叉学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有着天然优越的支撑学科资源。但从目前的学科归属来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师资力量、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主要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依赖主要是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设的各方面条件支持,也要发挥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正处于初创过程中,需要在顶层设计时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建设发展予以通盘考虑和精心谋划。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责任,也需要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学者们同向同行。


优惠分享19.9元:怎样写出一篇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公众号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动态跟踪与传播,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列经典解读、马中化、思政、马原、党史党建等栏目。若有合作意向,请留言,谢谢!其他事宜,请直接联系1915120683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