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是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的一句话。怎样让枯燥、抽象的数学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呢?自“双减”政策以来,我校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积极探索数学新课标理念,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体现数学”。近日,三年级数学组围绕“周长”这一单元,设计了数学实践作业——测量不规则物体某面周长。
单元分析
新课标解读
首先,从课程标准来看,“度量”这一大观念处于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地位,具有可迁移、可持续的优质属性。而周长充分体现了度量的本质,在图形与几何范围中,周长是图形测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周长”是对长度学习的延续,是将来学习面积和体积度量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周长的学习,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索并掌握”的要求,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方式,能通过实验研究和具体操作,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理解周长的内涵,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量感发展融入学习过程中。除此之外,学生也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周长的本质概念去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解方法,进一步感受周长的本质意义。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周长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测量周长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计算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究学习
在探究图形周长的活动中,激发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实践活动
孩子们用善于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巧手测量、深入思考,在实践中让周长认知从表象走向本质,对周长模型的建立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瞧,孩子们量得多认真啊!
01
02
“小小测量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用”绳测法“化曲为直,先在物体表面上确定一点,让绳子的一端与这个点重合,然后把绳子沿不规则物体表面绕一圈,直到与起点重合,拉直绳线,用刻度尺专心而又细致地测量着,记录下了每种不规则物体表面的周长,宛如一个个“小小工程师“。在有趣细致的操作实践中,同学们对物体的周长有了更深的感悟。除此以外,身体上的周长也能测量呢!测一测头围、腰围、胸围,买衣服、帽子用处可大着呢!
总结思考
通过这次“周长”之旅,三年级的同学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学习经历,积累了学习经验,也为自己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明媚的色彩。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孩子们以实践作业为媒介走进生活,从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从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从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在有趣的体验中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的、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身边!
编辑:韩笑
图片:三年级数学组
初审:刘玲
复审:安然
终审:何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