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解离(detached mindfulness,DM) 的治疗技术在元认知的治疗理念和体系中是一种跨诊断的干预手段,在针对强迫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障碍,正念解离都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技术。
下文描述9种可以用于训练个体快速灵活地应用这种元认知策略的技术和方法。
正念解离(detached mindfulness,DM)最初是Wells和Matthews(1994)提出。正念解离涉及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或思维加工过程,如何帮助个体培养并发展出一种对自己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注意力的元认知,简而言之,个体能注意到自己对自己认知方式以及思维过程的理解和认知,将自我从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分离出来,DM技巧更侧重于发展元意识(mate-awareness)(Wells, 2005b, p. 340)
正念解离DM的两个关键点:(1)正念和(2)解离(detachment)
元认知中使用的“正念”一词特指对内在认知过程(想法、信念、记忆)的意识,对想法和信念的元认知意识,在这种意识中,注意力可以灵活地注意这些内在体验,但不会固着在其中任何一种体验上。
解离包含两个维度:
第一,最重要维度是指对内在体验(想法、信念、记忆)反应的解离。也就是说,个体要避免进一步评价或试图应对内在体验。解离是指停止对内在体验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反应,包括停止担忧、反刍、思维抑制、控制、威胁监测、回避等行为
解离的第二部分涉及个体将内部体验与自我分离开。退后一步从上帝视角或客观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内在体验和自我。
下文以强迫障碍为例作说明。
在这个例子中,治疗师引入了正念的概念,强化患者关于污染性强迫思维的主观意识(对想法的想法)。这种意识帮助患者,从想法与实施的融合转变为想法只是念头的元认知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鼓励患者不去评价该想法是否可能是事实,强调强迫性思维仍然只是一种头脑里的念头,无论正确与否。任何对念头是真假的讨论都是对强迫思维的一种反应,患者的主要任务是意识到强迫性思维是一种想法,并把它当做头脑里的念头来体验。对话的后半段引入了解离,将自我从想法中分离,并推迟对强迫性思维的反应(即推迟强迫行为,延迟清洗)。
使用DM有几个目的。它可用来培养患者对内在体验的元认知意识,也可以作为一种打断持续担忧和反刍的手段,还可以用来增加对注意分配的手段,也使患者能够摆脱负面想法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DM的效果取决于它的使用方式和理由。极其重要的是,DM不能用作情绪或认知回避技术,避免将正念解离用做安全行为。例如,患者可能不恰当地将DM用作一种控制或抵消“危险想法”的手段,这种误用可能会维持错误信念,即认为这些想法会造成伤害。
更具体地说,避免将正念解离成为另一种适应不良的思想控制策略。相反,正念解离是对内在体验和活动的“无为”(不反应,不参与,不分析)。
下面详细介绍元认知MCT中用于促进正念解离的9个基本技术(Wells, 2005b)。
▪ 元认知指导
“元认知指导”是指在暴露于问题情境或刺激时,使用结构化提问来促进元认知的自我反思。例如:
“你是在用自己头脑里的想法还是靠眼睛所观察到的事实指导生活?
例如,一个有强迫洗涤的患者,首先让患者进入一个能激活他的痛苦和洗涤冲动的环境中,具体一点就是暴露在小区垃圾回收站。遵循逐级暴露的过程,起初要求患者与垃圾桶保持较远的距离,这段距离引发的焦虑是可忍受的。接下来会让患者向垃圾桶逐步靠近,并提供元认知指导:
▪ 自由联想任务(Free-Association Task)
在这个任务中,治疗师要求患者安静地坐着,治疗会说出一些列不相关的词汇,要求患者观察由这些词汇自动触发的想法,感受或记忆的“起伏”
▪ 老虎任务(Tiger Task)
这是一个患者非常喜欢的任务。在该任务中,参与者要求被动地观察头脑里的意象,而不参与该意象,作为体验DM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执行该过程的相关说明:
▪ 抑制-反抑制实验(Suppression–Countersuppression Experiment)
当患者非常想要控制和回避特定的想法,以及当他们错误地将正念解离的概念等同于头脑空白时,抑制-反抑制实验就特别有用。在这些情况下,重要的是要区分抑制和正念解离DM,使患者对正念解离DM的误解和误用降到最低。
思维抑制的实验帮助患者理解,对想法的抑制只会适得其反,以及如何利用DM使想法作为脑海中的短暂的事件任其自由活动,不需反应。该过程需要重复练习,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是想法之外的独立观察者。
▪ 比作云(Clouds Metaphor)
云被简单地用作表达DM体验的隐喻。解释如下:
▪ 比作调皮的孩子(Recalcitrant Child Metaphor)
这个暗喻有助于患者理解主动参与想法相比于解离的不同效果。
▪ 比作高铁(Passenger Train Metaphor)
这是前面比作云的另一种替代性描述。把侵入性想法和情绪当做路过车站的高铁:
▪ 言语循环(Verbal Loop)
通过录音设备或重复发声来重复表达脑海里的想法,可以降低其重要性,并削弱其意义,因为这种练习可以更多的把想法视为声音而不赋予意义。该技术的元认知原理如下:
▪ 解离:观察的自我
个体是想法的观察者,与想法本身是分离的。
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强患者对内在体验的元意识
体验练习完成后,治疗师会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在激活消极想法或信念时的提问加强DM。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你是这个信念本身还是观察和利用该信念的人?”
“这个想法重要吗?还是它只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事件?”
“你能将自己与想法分开吗?”
“练习与想法分离有什么好处?”
“你能将自己的自我意识与想法分离吗?”
元认知中的正念解离旨在增加对头脑里认知加工过程的元认知意识,元认知中的正念解离与其他正念练习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和一些相似之处。
在MCT治疗中,会在治疗早期阶段使用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患者在使用以上9种技术的过程中感受各异,智慧的做法可以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隐喻来练习,DM的练习可用于促进对认知过程的元认知的意识培养,促进患者的认知解离
往期推荐
作者:wypsy团队
中文原创 禁止转载和二次加工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Metacognitive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chapter5 Detached Mindfulness Techniques
Wells, A., & Matthews, G. (1994). Attention and emotion: A clinical perspective. Hove, UK: Erlbaum.
Wells, A. (2005b). Detached mindfulness in cognitive therapy: A metacognitive analysis and ten techniques.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23, 337–355.
Nelson, T. O., & Narens, L. (1990). Metamemor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ome new findings. In G. H. Bower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pp. 125–17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hiffrin, R. M., & Schneider, W. (1977). Controlled and automatic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I. Perceptual learning, automatic attending, and a general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27–190.
Brown, K. W., & Ryan, R. M. (2003). 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822–848.
Broadbent, D. E., Cooper, P. F., Fitzgerald, P., & Parkes, K. R. (1982).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CFQ) and its correlate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1, 1–16.
Hayes, S. C., Strosahl, K. D., & Wilson, K. G. (1999).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behavior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ishop, S. R., Lau, M., Shapiro, S., Carlson, L., Anderson, N. D., Carmody, J., et al. (2004). Mindfulness: A propose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1, 230–241.
Kabat-Zinn, J. (1994).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everyday life. New York: Hyperion.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The program of the Stress Reduction Clinic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 New York: D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