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晋南道”免费关注!
泸定桥是一座闪耀英雄光辉形象的桥。
自从学过“飞夺泸定桥”课文后,就一直想到泸定桥实地看看,一睹它的真面目,亲身体验它的险要性。
适逢国庆节,趁机游览了一趟泸定桥,了却了多年的心愿,也借此纪念建国75周年华诞。
两侧高耸的青山拦腰悬挂着蒸腾的片片白云,山脚下奔流不息的河流就是传说中的大渡河,流急、漩涡、翻滚、咆哮,时至今日,它丝毫不减当年的凶险。
一座铁索桥凌空飞架大渡河东西两岸,西边是318国道,东边是泸定县城,自清康熙年间,它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要津。“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光第一桥”,这是古人对泸定桥的评价。
桥东碑文记载:泸定桥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翌年四月合龙告竣,桥身13根铁链锚固于大渡河两岸而成,长101.67米(其余文献记为103.67米,不知何故)宽3米。
踏上西桥头,桥头堡亭门楣上有康熙题字“泸定桥”,亭里铁柱上刻有“康熙四十四年岁次乙酉九月造汉中府金火匠马之常铸金一千八百斤”字样,从而得以验证泸定桥悠久的历史底蕴。看来古人也明白这座桥的重要性,桥体刻字责任到人,工程建造者终身负责。
山中的早晨来的有点迟,七点多钟,朦胧的廊亭边已排了五十多米的参观队伍,购买5元保险费,依次登桥参观,领着小孩的父母低声讲解着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小孩不时插话提问,眼中闪现着对红军勇士的敬仰。
我望着湍急的河水,悬空而摇晃的铁索,不禁思索一个问题,古人是如何架起这座桥呢?
经查阅文献,得知古人利用“索渡原理”得以把桥建成。就是把粗竹索系于大渡河两岸,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个短竹筒,再将铁链系在短竹筒上,在河对岸拉动系在短竹筒上的绳索,将铁链拉到岸边,在岸边用条石建桥头,桥头挖深井,井底浇铸横向卧龙柱和纵向地龙柱,把铁链在地龙柱上锚固,架桥工程就完成了。319年了,泸定桥仍然为大渡河两岸人们默默地做着奉献。
桥还是那座桥,河还是那样地奔流,只是已变换了时空,物是已人非,“勇夺泸定桥”已成了89年前的故事,如今的泸定桥熙熙攘攘,或是革命教育的文保景点,或是老百姓去县城的寻常吊桥,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席之地。
大渡河的凶险历史有名,因为它的宽阔汹涌,埋葬了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探究原因,固然有天然地理因素,也有人为原因,终归到底它做了一次恶的帮凶。
历史是何其相似,72年后的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到了安顺场,也就是石达开遭遇险境的安顺场,前有河流阻碍后有敌兵追击,前车之鉴后世之师,红军昼夜步行240里,突降泸定桥,5月29日第一方面军红四军的22位勇士立下誓言,生死度外冒着枪林弹雨、,悬空趴着铁索,英勇战斗,匍匐冲到东岸,占领泸定桥,红军才得以绝处逢生。
飞夺泸定桥为中国革命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惊、险、奇、绝”战斗奇迹。泸定桥也因此永垂史册,它用十三根铁链托起了一个共和国。
当年22位勇士置于如今,还应是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他们却在缺衣少吃饥寒交迫的情形下,冲锋陷阵力挽狂澜。安宁的校园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唯有人们生活幸福、国家富强才能报答他们的英勇壮举。
我心潮彭拜,激情难抑,初升的太阳照在桥上,在蒸腾的水汽中,桥上的人影仿佛幻化成22位勇士的身影,咆哮的河流像战斗的枪声。
在“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我努力地寻找22位勇士的名字,但历史却只留下五位,分别是:廖大珠、刘梓华、王海云、刘金山、李友林,其余17位勇士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不得不说是我们永远的遗憾。22位勇士红色的丰碑静静地伫立在纪念馆入口两侧,他们背靠青松,脚踏涌泉,象征着红军精神“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陈列着一件灰色衣裳,附文写着:1935年6月2日中革军委为红4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以及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授奖:每人一套列宁服、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一个搪瓷碗和一双筷子,以表彰他们飞夺泸定桥的功绩。这是泸定桥战斗后的奖励,我想,勇士们战斗前根本不会想到要什么奖励,他们的心中装着的是建设新中国的信仰,装着为广大穷苦老百姓谋幸福的愿望。这才是敢打敢冲,不怕牺牲的驱动力。当你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时,来泸定桥看看,必定能够豁然释怀。
卢定桥,从三百年前的历史走来又走向未来的历史,它像一位阅尽人间的老人,见证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承载着属于它荣光与平凡,启迪和鞭策着世人。
作 者 简 介
解俊杰,会计师,二十多年与枯燥的数字打交道之余,写点文章调剂生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