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对酒
杜甫〔唐代〕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曲江对酒》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季所作,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怀报国之心,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在此种心境下创作的。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在仕途不顺和政治抱负受挫后的复杂情感。他的诗句中透露出对国事的忧心,对个体处境的无奈,以及内心对国家和个人理想之间难以调和的深切矛盾。全诗主要由描写曲江景色和对自身失意的慨叹两部分构成,其中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活动交织,形成了独具韵味的抒情诗境。杜甫的诗歌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状态:“苑外江头坐不归”,他坐在曲江岸边久久不愿离去,这句“坐不归”不仅表现出诗人长时间的停留,还隐含着他不愿回归朝廷的心态。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留恋,更多的是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感伤。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身边的景象:“水精宫殿转霏微。”此句通过“转”字,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宫殿逐渐变得朦胧的效果。在曲江这一曾经盛世的象征中,诗人仿佛看到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形成对比,这种情景对比更衬托出他失落的心情。此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孤寂,宫殿虽依旧巍峨,但诗人眼中已然变得空虚。杜甫继续在诗中写道:“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一联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桃花、杨花飘落的情景,以及黄鸟和白鸟的飞舞,动静相衬,色彩丰富。花和鸟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却也隐含一种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之意。随着桃花落地,杨花轻舞,诗人仿佛也在感叹自己岁月的消逝。这一细腻的描写,短短几字便传达出季节变化、生命轮回的哲理。杜甫更是将自然之美转化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在花落鸟飞的动态中隐隐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内心焦灼的无奈。可以说,这一段自然描写不仅仅是景色再现,而是对他内心困境的映射。在描写曲江美景的同时,杜甫开始直抒胸臆:“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与自身境况的失望。他坦然承认自己纵情于酒,并不想努力融入世俗朝廷,因为他觉得自己与世间的格格不入。这种牢骚既是对自己的反思,也包含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世事的厌倦。尤其是“人共弃”“世相违”两句,直接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与世相背的孤独感。杜甫的牢骚并非一时之愤,而是深沉的失意。他心系国家,却无法为国分忧,而“懒朝”则是对这种无能为力的极度失落之下的自我疏离。杜甫的抒怀不同于一般的发泄,而是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也正是他诗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最后两句“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表达了杜甫归隐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他本想远离朝廷,归隐田园,但碍于官职的束缚和对理想的追求,无法真正放下,因而虽年老体衰,依然未能“拂衣而去”。这里的“沧洲远”,即代表了诗人所向往的远离尘世、清静自适的理想生活,而“吏情”则是现实的象征。这句诗描绘了他深陷矛盾的心态:仕途无望,归隐不得。杜甫一生心系国家,以“致君尧舜”作为理想,然而当理想难以实现,反倒让他更陷入痛苦的挣扎中。他不能彻底抛开仕途的羁绊,虽然内心已对朝廷失望至极,但因始终保留的报国之心,无法彻底放下。杜甫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顶峰,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令人动容。
杜甫的《曲江对酒》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他政治抱负和对时代失望的真实写照。通过曲江的自然风光,他道出了自己深重的失意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无奈。杜甫的诗句中充满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但其中也不乏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盛唐盛景不再的伤感。这首诗作的主题并非简单的愁苦,而是杜甫因未能实现抱负而发自内心的悲痛之情。他以细腻的景物描写和高度概括的抒情语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诗境,表达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命运的无奈。杜甫在诗歌中以花鸟细节抒发内心的失意和愤懑,形成了他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不仅让他在当时被称为“诗史”,也使他的作品千年之后依然深刻影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