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贵在久久为功的坚持。生态修复,更强调科学治理的精神。右玉县经过几十年治理,基础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已经完成绿化,剩下的大都是造林绿化难啃的“硬骨头”和已经老化退化的杨树林。今年,全县狠抓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见缝插绿、林间补绿,应绿尽绿,全力以赴构建高品质绿色生态体系。
在右玉县右卫镇李家埔村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沟沟壑壑里都是植树造林的身影,大家抢抓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展造林工作,用一颗颗小树苗来缝合绿化带。
挥锹铲土、扶苗回填、踏土夯实,在大家有序协作下,一排排新栽植的松树苗迎风挺立,为山坡增添了一抹新绿。
地处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的右玉,荒凉的沙地曾经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林木绿化率不足0.3%,土地沙化面积达76%。为了增加树木成活率,右玉人一边开路、一边种树,爬过一道、种绿一道,形成了“阳坡柠条阴坡松、沟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镇栽杨柳、林中进草草间林”的栽种模式,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抔水到一条河,持续的绿化接力,让林木绿化率提升到57%。过去因为林分质量不高导致森林结构退化、森林功能降低,现在右玉县通过科学规划,靶向施治,把生态的“绿”持续向“深”渲染,一片片退化林重新披上亮绿盛装。
右玉县林业局资源管理股股长郭殿卿告诉我们,2024年右玉县完成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85000亩,其中草地修复20000亩,人工乔木5000亩,退化林分修复400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右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