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我是陈茶茶。
上大学的时候我舍友每周都要跟爸妈打电话,我几乎不打,因为没啥好聊的,聊天内容我会背诵了:你要去打工,你要省钱,你要懂事。
我已经足够省钱、懂事了,我也尽可能地到处打工。
我当时用钱特别省,去饭堂吃饭都是按一块钱一块钱计算的,不能超范围。
所以我平时有啥事情,受苦了,被欺负了,高兴啊,开心什么的,我会跟我哥姐说,但是不会找爸妈分享。
上次有篇文章提到,我大二暑假的时候我爸妈逼我在一周内找个厂打工,我提起书包就走,没跟他们讲。
当天晚上发现我不在家回大学之后,我爸妈在家气得不行。
首先是威胁不给我生活费,其次说了一堆批评我的话,最后说了啥我不记得了,反正我拒绝沟通,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
后来我们整整一学期没联系,我不找我爸妈,我爸妈也不找我。
寒假的时候我依然在外打工,差不多过年的时候我准备回家,我姐说带我去旅游,我们去了隔壁城市玩了两天,住了一个晚上。
回到家之后,我看到我爸妈,喊了两声,没有回应,我姐脸就黑掉了。
我回到我房间,我姐帮我收拾床铺,差不多铺好床的时候,我妈走进房间,提着我的被子扔出去了:“这是我家不是你家。”
反正大概这样的话,我姐气得不得了,跟我爸妈理论起来。
理论了很久我不记得了,反正后面我照常睡,第二天无事发生,我连一滴眼泪都没掉,赶出去就赶出去,大不了去我同学家睡呗。
因为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次发生,家里就没拿我当娇滴滴的女孩养。
小时候我妈最喜欢讲述我亲戚家是怎么训练某个哥哥的,那个哥哥后来成了大老板做家族长,她把那些锻炼方式也照搬,用养硬汉的方式对待我。
他们说,人家的小孩饭碗被抢走了,立刻就抢回来了,这是在锻炼你主动改变困境,有啥好哭的;
把人民币直接放在我可以拿得到的地方,定期考验我是否有小偷小摸的习惯。
好在我经得起考验,如果经不起考验,我的下场是会被吊起来打,真的双手吊起来打。
隔三差五给我讲述谁家小孩创业了挣钱了blablabla……
要我坚强、脸皮厚、人品好的同时,还要能挣大钱。
吃饭的时候饭碗被抢走是不许哭的,我得上去抢回来;
我5岁那年去河边洗拖把不小心落水差点死了,我自己爬了起来,一边流鼻血一边哭着回家,迎接我的是狂风暴雨一般的鞭打。
因为我受伤了回家不能哭,我身上可以见血但是不能见眼泪。
在外面被欺负了不允许我懦弱,我得想办法打回去,我们家不可以出孬种,如果我在外面被打哭了,那是我自己没本事。
我哭过吗?想哭。但是我没有在家哭的权利,直到这两年我才刚学会哭。
所以当我长大后,我妈几次三番跟我说,我跟别人家女儿不一样,不温柔也不粘人,我都一脸疑惑:妈妈呀,说这些你不觉得真离谱吗?
也正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我不得不变得坚韧,因为但凡心理脆弱一点我就活不下去,矫情?nobody cares
与此同时,我成长过程中发现,社会给予我的一系列考验好像也没那么难通过。
至少社会人士不会大庭广众抢我饭碗和被子😂
网络上上有句话:出了社会,发现外面都是好人,用来比喻那些不靠谱的爸妈,容易导致子女出了社会把谁都当好人。
其实我还好,我姐我哥挺靠谱,很护着我,我身边的人也对我挺好,我经常遇到很赏识我的老师在学业上格外照顾我,那种照顾有时候称之为纵容更合适。
我发小们对我也很温柔,中学的时候没啥像样的书包文具,我闺蜜直接把300多买的真皮包给我了,附带一大堆文具。
我过个生日,一个两百的蛋糕说买就给我买,当时我姐工资900块。
我时常觉得自己运气好,一路走来在学校也好,社会上也好,总是能够遇到欣赏我的、包容我的人。
跌跌撞撞的,也就这样长大了过来了,现在回看小时候的事情,更多的是觉得很抽象,有一种荒谬的黑色幽默。
我长大了,我爸没了,我妈变了,变得慈眉善目。
中式家庭就是这样,所有不甘、愤怒、误会包装成一幅绚丽的画装饰在团圆大家庭的门面上,里头啥样,谁知道呢。
那些没被处理的情绪、补救不了的遗憾,只能由我自己来一点点解决。
围观茶茶朋友圈➕vx:Tuesmonsoleil66,备注读者,不备注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