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详情,请点击上文
新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浩宇(Eric Wei Haoyu)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新交所上市。”
多数中国企业对前往新交所上市充满兴趣,不只是把新交所当作一个筹资平台,更把它当作促进海外业务发展的一个枢纽。他们把新加坡的资本运作,融入整个海外业务发展的战略过程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涌进新加坡。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规模达5.41万亿新元。
此前,新加坡政府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支持优秀企业上市,包括推出投资基金、上市补贴等配套措施。上市前,企业有望获得新加坡政府基金的投资,并通过新加坡金管局提供的资本市场津贴减轻上市成本的负担,企业最高可以获得200万新币补贴。未来12个月,陆续会有新政策出台,进一步激励企业到新加坡市场。
在行业方面,新交所敏锐地捕捉到,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消费、科技、医疗、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新兴领域有着蓬勃的生机。所以,新交所会重点加大对这些新兴行业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支持力度,目前正在积极与这些企业接触,帮助其获得应有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新交所第二上市制度受到不少中国企业的关注和欢迎。新交所拥有一套高效的第二上市框架,对于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区域作为第一上市地的中国企业,在新交所第二上市时,无需遵守额外的持续上市责任,有效节省了整体合规成本。第二上市审核流程清晰,时间可控,最快4-8周就能完成审核。这意味着企业能更早地在资本市场亮相,抓住时间窗口期,加快业务拓展。
债券上市是新交所的核心业务之一。当前有来自56个国家或地区的1900多个发行人在新交所上市9700多只债券,新交所挂牌债券募集资金总额超3万亿美元。其中,包括很多来自中国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巨头的发行人。
新加坡正采取大胆改革措施,以重振萎靡不振的股市。新加坡金管局已设立专门工作小组,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新加坡股市的复苏与增长。这个工作小组由徐芳达领导,成员包括新加坡央行、淡马锡控股、新交所和其他行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鼓励优质企业上市,二是增加市场流动性,三是重新评估监管结构与方法,例如工作小组将简化招股说明书的披露要求,以减轻合规负担,同时加强对关键信息的披露。新加坡政府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分阶段实施改革措施,旨在逐步提升新加坡股市的吸引力和流动性。
版权声明:所有「新加坡生活」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我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