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引入课本却删了后四句?读完原诗,你觉得该删吗?

文摘   2024-11-18 18:04   四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几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堪称千古名句,广为传颂,并且长期入选中小学课本,成为了无数人童年的诗歌启蒙。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首诗原本还有后四句,但是在课本中却被删掉了。有些课本选入这首诗甚至还把这首诗改名为《草》,因为只看前四句根本看不出原诗送别之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当时白居易只有十六岁。此诗是他的应考习作。按照当时科考的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其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赋得体”的诗作一般比较注重形式和技巧,需要在规定的题目和韵脚范围内进行创作。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相传,白居易十六岁这一年来到京城长安,当时准备考试的士子都要拜谒名士为自己延誉,于是白居易也以诗作投献给当时的大诗人顾况。顾况见他太年轻,就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但打开诗集看到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不禁感叹说:“能作出这样的诗,住在哪里都很容易了”。白居易由此成名。
此诗前四句着重描绘了草原上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写照,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感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几句诗简洁易懂且富有感染力,易于引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符合其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
而被删掉的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在内容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对野草生命力的刻画延伸到了送别情境的渲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进一步描写了野草的生长态势,蔓延至古道,连接着荒城,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拓展了野草的意象,但相较于前四句的冲击力和普遍性,这两句略显具体和情境化。而“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则明确点出了送别主题,通过“萋萋”二字将草的茂盛与送别之情相联系,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与惆怅。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理解送别之情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基础,在他们尚未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后四句可能会使诗歌的主题变得复杂,分散学生对野草生命力这一核心主题的关注。
从教学目的和课程标准来看,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诗歌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诗歌基本元素的感知,如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以及对一些基础情感和哲理的体会。前四句在韵律上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能够让学生快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在意境上,广袤草原上野草生生不息的画面生动鲜明,易于学生想象和理解。而对于后四句中涉及的送别情境和复杂情感,学生可能较难把握,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此外,教材篇幅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材需要涵盖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内选择最具代表性和教育价值的部分内容。保留前四句能够以最精炼的方式呈现这首诗的精华所在,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和吸收诗歌的核心价值,避免因篇幅过长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无南个人觉得课本删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后四句,是基于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目的、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排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核心价值,同时也为他们日后深入研究和理解整首诗奠定了基础。
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储备的增加,他们可以在课外进一步探索原诗的全貌,体会完整诗歌所蕴含的更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朋友,读完全诗,你觉得后四句该删吗?欢迎留言讨论。

【END】

无极之南,唯有诗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  67位宋朝诗人,一口气根本读不完!  

“诗仙”李白的一生。  59位唐朝诗人,读完汗流浃背!



無南悦读
35+读书写作正能量,诗词爱好者,苏东坡老乡。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