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没想到竟是罕见肿瘤

健康   2024-09-30 07:31   北京  

子宫内膜癌是三大妇科肿瘤之一,近年有发病年轻化、早期化趋势。内膜癌的治疗并非“一刀切”,一部分患者有机会通过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来实现疾病的完全缓解,从而保留子宫。

异常子宫出血后,被诊断为“特殊的”内膜癌

24岁的小意(化名)原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而一次异常的子宫出血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刮宫检查后,小意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从此她被迫面对一场生存与生育的艰难抉择。当地医院建议她切除子宫,但年轻的小意依然想保留生育能力,于是她慕名找到红房子医院内膜病变团队。


对于子宫内膜癌,实施保育治疗是一件相当谨慎的事,专业医生会抽丝拨茧地仔细评估,完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生殖等方方面面的评估,才能启动保育之路。小意的病情与常见的子宫内膜癌有所不同,病理表现复杂,与浸润性的内膜癌和子宫肉瘤都十分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多学科的进一步诊断将决定小意接下来的治疗方向。


多学科合作,成功为患者保育

凭借多年的内膜癌鉴别经验,病理科医生进行了更精准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小意患有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性索样结构和玻璃样变(CHEC)。CHEC是子宫内膜样癌的一种罕见形态学变异,被认为是低级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通常为1级或2级。尽管CHEC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却呈现出更低的发病年龄和较早的临床分期,预后也相对较好。

对小意来说,能不能保育,关键在于是否发生了子宫肌层的浸润。影像学专家仔细读片,对最可疑发生浸润部位进行定位。宫颈科医生则根据影像学参考,对可疑部位做电切,取出病灶。最终病理结果提示并未发生浸润。


之后妇科肿瘤科专家为小意制定了孕激素保守治疗方案。然而,满怀期待地治疗了7个月,小意的病灶却并未消退。考虑到她可能患有难治性子宫内膜癌,因此又尝试了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3个月后,小意的病灶开始逐渐消退。保育治疗结束后,疾病达到完全缓解,随后原本需要做辅助生殖的小意竟然自然怀孕了,如今已经成功做了妈妈。


面对像小意这样一例例罕见的、难治的子宫内膜癌需要尽可能谨慎,全面评估和严密管理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基石。这需要医患之间相互信任,更需要包括妇科肿瘤科、宫颈科、病理科、放射科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更好地把握保育适应症,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全周期治疗方案。


我是付虹,妇科医生,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妇产科故事和疾病知识!学习实用的健康知识,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付虹大夫!还会有抽奖活动哦!


付虹大夫
健康才美丽!传递给热爱美丽的你更加靠谱的健康知识!来自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的公众号,期待你的关注和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