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遗产 | 国电电力和禹水电桓仁水电站

文摘   2024-11-20 10:15   宁夏  



--

国家工业遗产


 ——   GUOJIA GONGYE YICHAN  ——


国电电力和禹水电桓仁水电站

在浑江侧畔

倾听历史回声




国电电力和禹水电桓仁水电站始建于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各路大军汇聚于此拦江筑坝,建成辽宁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第一台机组于1968年投产发电,是浑江水力资源开发的第一级水电站,其形成的桓仁水库是辽宁省最大的水库。桓仁水电站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创建和运行体现了中国早期水电建设智慧和工程技术的结晶,见证了中国工业从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是一座工业文明的“活化石”,为和禹水电后辈们了解中国早期工业化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厂区内保存完好的设备、建筑和工作场景,成为重新审视和理解过去工业时代的重要窗口。

(建设者代表在开工典礼上作出郑重承诺)


铭记历史,

追寻来时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工业遗产,桓仁水电站就是一部鲜活的史书,不断传承和弘扬不朽的时代精神。

时间回溯到1936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全东北,出于大规模攫夺东北地区物质资源的需要,开展浑江水利勘测。1942年6月,日军在桓仁牤牛哨峡口(现桓仁水电站坝址)动工兴建水电站,被迫成为日军劳工的中国百姓,在巨浪滔天的江水中排成人墙,在浑江右岸筑起施工围堰。

国家危亡呼唤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日军投降,胜利的号角响彻在东北大地,工程建设最终停止,富含水力资源的浑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它的骨子里也深深刻下了红色的基因。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迎来了工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由于电力需求不断攀升,出现了供电不足的紧张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利用浑江流域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桓仁水电站也成为了建设首选。

1950年,国家邀请苏联专家爱金别尔格水力小组,赴桓仁工地考察,当时鉴定,桓仁水电站建设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可行性,这也见证了中苏友谊的“亲热”时期。

“备战、备荒、为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号召下,工程建设者深深扎根到这片土地,一干就是十年。

1958年,一批身穿工作服、头戴红星帽的年轻人怀着“建成浑江流域第一座水电站”的壮志,在浑江翻腾的浪花中,开始了建设工作。同年8月1日,在浑江边的草地上人声鼎沸,这群水电建设者们搭了一个简易平台,召开了桓仁电站开工典礼大会,至此拉开了桓仁水电站建设的序幕。

1958年3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正式批准兴建桓仁水电站。各路建设大军汇聚于此,拉开建设序幕。十年间,他们经历过洪水侵袭和物资匮乏,缺少机械、设备简陋,大家就用镐头、土篮、扁担、铁锹这些最基础的工具,劈山凿石、拦江筑坝。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建设者们的激情犹如红色火焰,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1968年7月20日,建设者们从心底发出了胜利的呐喊,桓仁水库下闸蓄水,浪花拍打着闸门,热烈的欢呼声响彻两岸,这座身高78米、臂展593米的混凝土“巨人”,稳稳地站在浑江滔滔江水之中,红色大旗飘扬在大坝之上!

斑驳的墙面上记录着尘封的往事,钢筋混凝土中埋藏了岁月的记忆,红色的印记在浑江翻腾的浪花中碰撞唤醒。

七十多年来,经过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桓仁水电站也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时期,在先辈们的足迹中,不断追寻历史、发扬传承、砥砺前行。



(建设者将混凝土运送至

大坝浇筑点)

(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

攻关)




传承发展,

保护遗产之基 


(女职工在建设现场展现奋斗风貌

“桓仁水电站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保护好它、利用好它,让它绽放出自身的工业文明,让更多人去感受它丰富的工业文化。”2022年10月11日,和禹水电总经理白洪亮在工业遗产创建工作会上提出明确要求。

展望未来不能忘记历史,如何完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将饱含年代感的时代印记完整地展现出来,透过工业遗产读懂历史,成为和禹水电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的最大目标。

“我国有七亿人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也应当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在桓仁水电站3号机组,一个特殊的机组铭牌格外显眼,下方黑色的铭牌,记录着机组的各项参数,红底白字的毛主席语录瞬间就把记忆拉回那个年代。

像这样完整保存的物件还很多,为了更好地保留特定年代下的物品物件,和禹水电在企业和社会范围内发起了寻找桓仁水电站老物件活动,更多承载历史的物品被挖掘出来。

建设电站时技术人员留下的手抄底稿,发黄的纸张上细嗅芬芳的墨香;安装机组时使用的专用工具,在敲击声中感受干劲和力量;检修作业时工人穿过的御寒棉衣,漏出的棉絮浸润着汗渍,述说着故事……

如果说让一个个老物件重新焕发青春讲述故事,那么保护好原始面貌则是对工业历史最好的传承,如果将它们作为废旧物简单地拆除,未来将留下无数的遗憾。

对于工作在桓仁水电站的职工甚至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来说,电站的大坝、厂房、机组等工业遗产,承载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工业实体,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工业精神和历史文脉,对于和禹水电来说,既要保护好工业遗产,又要让工业遗产仍然发挥出自己的使用价值,显得格外重要。

桓仁水电站大坝作为全国原貌保存最为完整,并且唯一在运的混凝土空心坝,其独特的空心结构见证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为了节省材料、节约资金,工程设计者和工程建设者们非凡的设计智慧和施工技术。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工业遗产,和禹水电不断利用智慧化、自动化等手段,加强对桓仁水电站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日常维护、缺陷处理、技术改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安全运行能力。加大维护大坝本体力度,针对水工建筑物、水工金属设备及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开展多次改造和维护,同时在大坝上游面增设置防渗保温层、封腔盖板敷设、大坝溢流面混凝土剥蚀修复等工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面貌,让工业遗产的历史痕迹得以保留并更好地展现出来。

“只有更好地保留,才能更好地呈现。工业遗产创建过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目前,我们将更多地从长期规划和制度建设着手,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制度,落实保护利用措施,做好长期建设规划,把工业遗产从我们手里完整地呈现给后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和禹水电工业遗产创建工作负责人齐义信心满满。

绽放璀璨,

散发工业之光


(牤牛哨峡口劳工房遗址)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工业遗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展现出工业遗产背后的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更加值得让人深思,而在传承利用方面,和禹水电正摸索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保护工业遗产,保护的不仅仅是某个建筑、某个设备,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与力量,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业文化宣传平台,挖掘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工业遗产资源,传承革命精神、讲好家国故事。

和禹水电连续两年邀请离退职工、职工家属及社会代表到企业参观交流,以桓仁水电站建设发展历程为主题,展示企业发展史、行业发展史,通过观摩、聆听,沉浸式地感受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感受时代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让工业遗产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在和禹水电有个传统,新生入职第一课不是在办公室也不是在生产现场,而是在厂史馆里,从历史的画卷中了解桓仁水电站,在那里看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听着曾经在桓仁水电站所发生的故事,寻根溯源,知道根在哪,也就知道了未来在哪里。

今年5月,和禹水电机关党支部组织50多名党员,在厂史馆内开展了一次道德讲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曾经为桓仁水电站建设、发展所作出努力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件,一个个鲜活的事迹、一段段难忘的故事,让参与活动的党员不由得发出感慨:“红色的故事就在身边,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

不断创新才能突破,持续探索才能发展。如今,和禹水电不断完善厂史馆内的照片设施,以实物、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企业半个多世纪发展成就,成为记录工业发展进程、弘扬工业文化的又一红色阵地。

工业遗产不是古董,它们同样拥有历史的温度、有人文的气息,桓仁水电站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展现其独特魅力。作为辽宁省内最大的水库,承担着发电、供水的重要作用,同时承担着守护浑江流域两岸安澜的社会责任。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如今,桓仁水电站不断探索实践,大胆尝试创新,勇担央企社会责任,以工业文化引领企业改革发展,以工业遗产为依托,成为展现国家工业发展进程,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阵地。


编辑 | 邱  瑜 刘雨萌 (实习)
审核 | 翟红艳
监制 | 赵新奎




神华能源报
传递能源行业声音 讲好能源报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