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华东医药IL-1拮抗剂注射用利纳西普(商品名:炎朵)已正式获批。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该产品本次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包括家族性寒冷性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Muckle-Wells综合征(MWS)。
CAPS,以反复发作的多系统炎症为特征的罕见病
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s, CAPS)也称为冷炎素病(cryopyrinopathy),是一类由IL-1β调节功能缺陷引起的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常于婴儿或儿童期发病,症状涉及全身系统,已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1]。我国尚无确切的CAPS流行病学数据,仅欧美部分发达国家有相关文献报道[2-4]:德国发病率为0.34/100万人/年;美国患病率为1~2/100万,法国患病率约为2.78/100万。由于疾病罕见以及诊疗观念、检测技术的限制,CAPS的误诊漏诊发生率较高:皮肤表型常被视为“过敏”,骨骼关节症状常被误认为青少年的“生长痛”[5]。从而贻误规范治疗,部分轻/中度患者,从首发症状到确诊疾病长达20.6年[6]。
目前已发现的大多数CAPS病例可归因于编码冷吡啉蛋白的NLRP3基因杂合性突变:NLRP3基因位于染色体1q44上,编码细胞内cryopyrin蛋白,参与炎症小体的形成,其突变会导致炎性小体过度活跃(可自发性激活),IL-1β 过度释放,从而诱发自身炎症及相关CAPS症状(如图1)[7]。该疾病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3种表型:家族性寒冷性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Muckle-Wells综合征(MWS)、新生儿多系统炎性疾病或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NOMID/CINCA)。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反复高热、关节肿痛及荨麻疹样皮疹,还可累及眼(如视觉功能异常)、耳(如神经性耳聋)及中枢神经系统(如颅内压升高、无菌性脑膜炎)、呼吸系统(如肺实质浸润、肺结节)等(如图2)。
图1. NLRP3基因突变时,CAPS疾病的发病机制
A 荨麻疹样皮疹
B 股骨远端过度生长
C 感音神经性耳聋
D 脑萎缩、脑室增大
图2. 常见的皮肤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骨骼肌肉表现为关节痛、股骨远端过度生长等;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萎缩、脑室增大、慢性脑膜炎、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利纳西普靶向抑制IL-1,每周一次,守护CAPS患儿
利纳西普是为IL-1α和IL-1β细胞因子陷阱,可在IL-1β到达细胞膜受体之前将其截获,从而阻断炎症信号传导,有效抑制CAPS患者的自身炎症及症状发生(如图3)[7,8]。2008年获美国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用于CAPS治疗的一线用药。初始治疗给予负荷剂量320 mg后,每周皮下注射一次160 mg维持治疗。
图3. 利纳西普可诱捕IL-1α和IL-1β细胞因子,能够在IL-1β到达细胞膜受体之前将其截获,从而阻断炎症信号传导,有效抑制CAPS患者的自身炎症及症状发生
加速国内CAPS患者实现“医有所药”
在临床应用中,IL-1拮抗剂已获得多个国际权威指南/共识推荐。欧洲《自身炎症性疾病管理建议》(2015)提出:建议IL-1拮抗剂用于任何年龄及表型的CAPS患者;对疾病活动性患者应尽早启动IL-1阻断治疗,这不仅能有效控制炎症,还有助于延缓或预防器官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远期预后[11]。中国《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推荐利纳西普用于治疗FCAS和MWS患儿[12]。此次华东医药注射用利纳西普在中国获批上市,将进一步加速国内CAPS治疗与国际的接轨,促进规范化诊疗,推动中国CAPS疾病治疗领域的新发展。重要的是,这将为国内CAPS患者提供更为便捷(每周1次)的靶向治疗选择,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药物可及性,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更多临床获益。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