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
大家最常听到的一个传染病
就是
雨水不停、气温潮热的这段时间
蚊子的“杀气”更加明显!报告例数创历史新高!
疾控中心提醒
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传播,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省份或地区,夏秋季为高发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其内潜伏期(被已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到出现症状所需时间)一般为2-14天,多数5-8天,外潜伏期(蚊子摄食病毒到实际传播给新宿主所需的时间)大约为8-12天。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的感染症状
通常在感染后5-8天出现症状,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感染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感染症状可能有:
热:突发高烧(40°C),可伴畏寒。 痛:感到头剧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 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疹: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 其他:恶心、呕吐。
严重腹痛 持续呕吐 呼吸急促 牙龈或鼻孔出血,呕吐物带血或便血 疲劳,烦躁,非常口渴 皮肤苍白和冰冷,感觉虚弱
以上症状都是重症登革热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大多数登革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即使有症状,也会在1-2周内好转。极少数情况下,登革热可以很严重并导致死亡。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
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叮咬传播给人类,我省暂未发现埃及伊蚊,主要以白纹伊蚊为主。
白纹伊蚊在早晨和近黄昏活动特别频繁,仿佛与我们一起“上下班”,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
蚊子吸食登革热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后,在肠内复制,然后扩散到包括唾液腺在内的次生组织。蚊子感染后,余生均可传播病毒。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控制疼痛,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如何预防登革热?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在白天很活跃,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尽量选择浅色衣物,在蚊虫活跃地区尽可能穿浅色长袖长裤
安装窗纱,白天睡觉时使用蚊帐,最好是使用喷有驱虫剂的蚊帐。
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IR3535)、蚊香和喷雾驱蚊器等。
及时清理家中积水。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感染了登革热该怎么办?
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
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登革热患者,请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休息。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处理疼痛,避免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如发现有任何严重症状,请尽快联系医生!
来源:福建疾控 北海疾控
转载:谢宏韵
校对:黄 哲
审核:谭鸿侃
终审:林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