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阅读,本号重在挖掘推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亦欢迎有潜质、有才情的新人新作,欢迎投稿,关注,点赞,转发《诗书画印琴瑟赋》,让更多的朋友看到你、我、他。↓↓↓学习、交流、查阅不迷路。】
~~~~~~~~~~~~~~~
【大家还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轻松地阅读文字↓↓↓】
~~~~~~~~~~~~~~~
——文/陈传席
《绘画之"南北宗论"的理论基础(5)∥历代文人的一贯思想(一)——董其昌、陈继儒以禅论画廿四》
3.历代文人的一贯思想
绘画本由奴隶所创造,文人士大夫一掌握了这门艺术,就要和奴隶们分等级贵贱,分俗和逸。而且士大夫们历来看不起专职画师,历来把"自娱"作为高尚之事。谢赫评刘绍祖画"伤于师工,乏其士体"。谢赫还说"跨迈流俗"、"横逸"、"逸才"、"高逸",以和"舆皂"(俗工)的画相对立。彦惊也说郑法轮"不近师匠,全范士林"。看来六朝时,画就被分为"士体"和工体或匠体了。
姚最记萧贲作画"学不为人,自娱而已",也出于六朝,这完全和董其昌的"南宗画"宗旨相同。
至唐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
张彦远出身于官僚之家,所以他并没有忘记"衣冠贵胄",但他也看到"逸士高人"更是山水画的知音,他反复阐说:"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恰悦情性,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林壑,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独往,……意远迹局。不知画者,难可与论,因著于篇,以俟知者。"(同上卷六)张远的见地颇高。实际上,中国的"士人画"、"文人画"、"南宗"画的基本精神、基本方向,从宗炳、王微时就确定了下来。图画的"鉴戒贤愚"作用固然存在,对于山水画来说,主要功用在"怡悦情性","道"寓于"怡悦"之中。张彦远此说,上承晋宋,下开明清。他的"以俟知者"的说法可谓高明的预见。作画功在"怡悦",因而功在谋生的专职画师和民间画工便被视为"间阎鄙贱"。
唐初阎立本身为宰相,颇为太宗皇帝所重,因"阁内传呼画师",耻愧难忍,"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属词,今独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尔宜深戒,勿习此艺。'"(《历代名画记》)身贵为宰相,却因人呼为"画师"而以为"辱莫大焉"。其实这只是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最高统治者也并不以为此,唐太宗就没有轻视阎立本,历来帝王善画并以为荣者甚多。李煜亲在卫贤画上题词、宋徽宗准许画人佩鱼,皆然。
宋郭若虚写《图画见闻志》亦云:"自古奇迹,多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喷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岩穴上士"就是隐居山林之士,"一寄于画",就是董其昌的"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他认为只有这些人才能创造"奇迹"。郭若虚并发明气韵"必在生知"说,和"南宗"画"顿悟"根于性完全一致。
郭若虚并在《图画见闻志》卷六中记常思言:"既不可以利诱,复不可以势动。"中国的文人讲究"清高",注意人品和个人尊严,文人画家不为势利所动诱,历代记载触目可见。"一门隐逸,高风振于晋宋"的戴逵,宁忍穷困,而严厉回击权人的邀请;王宰"能者不受相促迫";李成贫困潦倒,仍能拒绝权人厚利相聘,等等。历代文人借研究和著作画史,对此大加宣扬,以教育后学。院画家为皇室贵族作画,实际上既是为利诱,又为势动(虽然是不得已),总是为"清高"的文人所不齿,所以,院画家的名声不高。人"清高",画方能清高,为势利所动,画则不能清高,或富艳气,或剑拔弩张,亦甚明。
此类记述,不胜枚举。
我在"唐代山水画"一节谈到山水画的三种基本精神,其一是李思训式的刚性线条,精工严谨而缺乏弹性;其二是吴道子式的气势磅礴,线条粗阔随意,下笔神速,势若风旋;其三是王维式的柔润舒卷线条,下笔文雅而轻悠,风韵潇洒而清淡。
后世文人画家,多以道家思想影响为主,以儒家影响为次,再后则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多和王维相仿,反而视气势磅礴,阔大雄厚为"粗俗"、"众工之事"。石恪的画就因为"狂肆"被议为"粗鄙"(《画继》卷九)。李公麟(伯时)原学吴道子,后来李伯时不取吴生,原因是"吴笔豪放,……伯时痛自裁损,……恐其或近众工之事"(《画继》卷九)。元人汤垕著《画鉴》也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戏,粗恶无古法"等等,皆视气势非凡为"粗恶"。元人这种认识更强烈。
于米芾之外,董其昌对倪云林是十分推崇的。越到晚年,他越迷恋于倪云林,倪认为"写图以闲咏,不在象与声"《清阕阁全集》卷二)。写图如诗一样用以闲咏,诗又应该具有什么特色呢?他认为诗是以"吟咏情性"为正宗。"《诗》亡而为骚,至汉为五言,吟咏得情性之正者,其惟渊明乎。韦(应物)、柳(宗元)冲淡萧散,皆得陶诗之旨趣,下此则王摩诘矣。……至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固已煊赫焜煌,出入今古,喻前绝后,较其情性,有正始之遗风,则间然矣"(《清闷阁全集·谢仲野诗序》)。
倪以陶渊明为诗的"正宗"之首,陶诗以平淡自然,朴素流畅为特色,内容是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韦、柳、王诗"冲淡萧散",属陶诗一派。至于李、杜等人的诗豪放雄浑,又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故为不正。这也正是董其昌"南北宗"区分的标准之一。倪云林的思想对董其昌不能没有影响。
敬请关注下篇;《绘画之"南北宗论"的理论基础(6)∥历代文人的一贯思想(二)——董其昌、陈继儒以禅论画廿五》
(注;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院,获博士学位。评论家、美术教育家、画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二级教授)、博导
,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特殊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社有《陈传席文集》《中国山水画史》《中国绘画美术史》等。)
~…~…~…~…~…~…~…~…~…~…
(边红举书画作品↑↑↑)
边红举;郑州荥阳人,民革党员,河南省慈善书画院理事、副院长,职业书画家,自由撰稿人,工花鸟、山水,号“古三川郡人”,画室“清石斋”,出版发行有《边红举小写意花鸟技法》,《边红举书画作品赏析》等。———————————————————
《诗书画印琴瑟赋》公众号欢迎各位老师见仁见智发表评论与文章,投稿邮箱;4296463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