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代码:ABC安全U20231111、ABC安全B20211031、ABC安全A20210419
由于我国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内容几乎完全不涉及火灾动力学内容,说明我国消防工程师的整体水平是非常不足的,达不到工程师的标准,顶多不过是技术员的水平,他们无力对国家标准作出在科学意义上的反思和修改。
这个事儿被某自媒体账号发布之后,有不少人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的,会对注册消防工程师政策实施产生消极影响,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这篇文章,就是对作者观点的支持,后来应急管理部官网把这篇文章删除了,该自媒体账号说:我对于应急管理部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
我倒是觉得,在网站发布文章,这文章主要还是代表了作者的观点,不能说代表了官方的观点。据了解,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上海某大学的一名老师,该老师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读消防专业,对消防专业还是有一定研究的。
一件事情,如果只有一个声音,没有反对的意见,这是令人不安的。伟人说过: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这个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没什么错,如果你认为他说错了,那你可以反驳,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不能说部级官网、注册消防工程师的主管部门,就不能发布有不同观点的文章, 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了这样的文章,就等同于部里支持这个观点。
从这个角度讲,应急管理部这篇文章没必要删,大可不必。
关于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考试,个人观点,这个制度的出台本身是件好事,它让社会上懂消防的人更多了,2015年以来,至少有800万人次参加了这个考试,拿到证书的人也达到了20万人左右,参加考试的人大多数都学习了消防教材,那么比不学习,比起不开考注册消防工程师,这个考试带来消防的普及效果肯定是好的。
只有学习了解消防知识的人多起来,整个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才能更快进步。
我们知道,全国目前有25所大学设立了消防本科专业,但这些大学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人数也没有超过2万人,由此可知,学消防专业的人还是很少的,比学考古的人还要少。
当然,在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教材、考试、应用方面,是不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当然是有的,比如有些人反映,教材内容主要是防火方面,灭火训练、灭火实战等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可能更适合叫做防火工程师;上述文章的作者认为没有加入火灾动力学内容,这也是客观存在;还有人认为,考试太过偏重于记忆背诵,考到证的人也不会具体去干;最关键的问题,考到证的注册消防安全工程师怎么应用,怎么发挥他们的作用,还缺乏政策支持……
对于这些观点,我们需要分析研究,需要择其对者加以改进,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没必要不让人说话,更没必要攻击发表这些观点的人,这才是一个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围。
消防安全常见隐患,全员排查!
电线老化、破损、过载使用。 乱拉乱接电线,未使用专业接线盒。 插座过载,同时连接多个大功率电器。 电器设备长期通电,无人看管。 电线未穿管保护,直接铺设在易燃物上。 使用劣质电线、插座和开关。 电气设备散热不良。 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电气设备周围堆放易燃物品。 电线接头不牢固、松动。 照明灯具距离易燃物过近。 灯具未使用合格的镇流器。 电线敷设不规范,弯曲半径过小。 临时用电线路随意架设。 电气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电线绝缘层被老鼠等动物咬破。 电热水器等设备未定期检查维护。 电吹风、电熨斗等电器使用后未及时拔掉插头。 电动车在室内充电。 电动车充电线路私拉乱接。
21. 乱扔烟头,未熄灭的烟头随意丢弃。
22. 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
23. 野外烧烤后未彻底熄灭火源。
24. 儿童玩火,家长未有效监管。
25. 燃气炉灶使用后未关闭阀门。
26. 蜡烛等明火未放置在安全位置。
27. 烟花爆竹在禁放区燃放。
28. 打火机、火柴等随意放置。
29. 炉灶周围堆放易燃物品。
30. 焚烧垃圾未在指定地点进行。
31. 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未采取防火措施。
32. 火炉烟囱未定期清理。
33. 蚊香放置在易燃物上。
34. 宗教场所香烛使用不当。
35. 野外篝火未完全熄灭就离开。
36. 消防器材缺失或损坏。
37. 灭火器过期、压力不足。
38. 消火栓无水或水压不足。
39. 消防水带破损、漏水。
40. 消防通道被堵塞。
41. 疏散指示标志损坏、不亮。
42. 应急照明灯具损坏。
43. 防火门损坏,不能正常关闭。
4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故障。
45. 火灾报警系统故障。
46. 消防器材被挪用、遮挡。
47. 未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48. 消防设施标识不清晰。
49. 消防设施周围堆放杂物。
50. 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或值班人员不熟悉操作。
51. 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52. 建筑材料易燃。
53. 防火分区不合理。
54. 疏散通道狭窄、不畅通。
55. 楼梯间堆放杂物。
56. 安全出口数量不足。
57. 安全出口被锁闭。
58. 窗户被封堵或设置铁栅栏。
59. 建筑内部装修采用易燃材料。
60. 屋顶、墙面保温材料易燃。
61. 建筑结构存在裂缝、变形等隐患。
62. 建筑间距不足,影响火灾扑救。
63. 地下室、半地下室通风不良。
64. 老旧建筑电气线路混乱。
65. 建筑防雷设施损坏。
66.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不当。
67. 仓库内物品堆放过高、过密。
68. 仓库内电气设备不防爆。
69. 危险化学品与普通物品混存。
70. 油品储存区域未设置围堰或防火堤。
71. 可燃气体泄漏未及时发现。
72. 仓库内未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
73. 露天堆场未采取防火措施。
74. 储存场所消防设施不足。
75. 食品加工场所油烟管道未定期清理。
76. 冷库保温材料易燃。
77. 药品储存不符合要求。
78. 档案资料室防火措施不到位。
79. 商场超市货物堆放堵塞通道。
80. 仓库内使用明火照明。
81. 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82. 未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83. 员工未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84. 未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85. 对火灾隐患排查不彻底。
86. 未建立消防档案。
87. 值班人员脱岗、睡岗。
88. 消防巡查流于形式。
89. 违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
90. 宿舍内乱拉乱接电线。
91. 食堂油烟管道未定期清洗。
92. 办公场所电器设备长时间运行。
93. 医院病房内使用明火。
94. 学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不善。
95. 酒店客房内未配备逃生指南。
96. 娱乐场所疏散指示不明显。
97. 建筑工地临时工棚防火措施差。
98. 物业小区消防管理不到位。
99. 汽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100. 违规动火作业。
业内文章精选-有资料哦
▽▽(点击阅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