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
虽然不是读书人,但喜欢文字、喜欢书,比较爱读书。
最中意的读书地点是图书馆,那里的书香氛围能增添读书的效率和效果;最中意的读书时间是晚睡前,静静的夜、柔柔的光,能让阅读的记忆和感触更深刻;最心仪的读书方式则是“边行路边读书”,有言助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然,“读万卷书”只能是个理想,但“行万里路”可以做到。
都说旅游“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从习惯与慵常中得以摆脱,使工作生活的拼搏与压力、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叠加得以缓解,虽然这个过程只是暂时的或阶段性的,但足以让我们有机会面向长天大地、观赏高山流水,踏入古往今来、浏览大千世界…..
这个过程会让你在充分休息的同时,去发现很多的惊喜、获得很多的新知…….尤其,这个过程还可以“携书而行”。带上喜欢的书、包括笔和本,倘若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恰好与视野中的画面相吻合,自然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呀!如此,读书与行路相依相伴。阅读喜欢的书、观赏心怡的景、写下自己想说的话,那不就是一路风景一路诗意满载而归吗!
其实这种读书方式,很多前辈、很多大家就是我们的榜样。
读过孙犁先生的一篇散文。他将战争年代积累的这种游击式阅读习惯称之为“野味读书”。可想而知,即便是在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中,孙犁先生也没有放弃阅读。他在散文中说:“读书,也只能说是游击式的,逮住什么就看点什么,说什么时候集合,就放下不读。书也多是房东家的,自己也不愿多带书,那很累人”,他还说:“我对野味的读书,印象特深,乐趣也最大。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大富大贵,说穿了,意思并不大。山林高卧,一卷在手,只要惠风和畅,没有雷阵雨,那滋味倒是不错的”。
这是孙犁先生对所谓“野味读书”的切身体会。相对于早年,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与阅读环境今非昔比,无法相提并论,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虽然名人大家所拥有的境界与格局不敢奢求,但孙犁先生描述的那种别有洞天、独具一格的读书情境,还是可以学习借鉴走进的,即“一卷在手,只要惠风和畅,没有雷阵雨,那滋味倒是不错的。”
比如,这次长白山康养之旅,就感同身受。
因为是旅居健康疗养,十天时间就待在一个地方,宽松自在、悠哉休闲,与单纯走走停停的旅游大有不同。在一个清静幽雅的环境中,抬头望得见山,林木郁郁葱葱;低头看得见水,小溪流水潺潺……此情此境,岂不同样可“一卷在手,只要惠风和畅……”大把的时间、安逸的环境,读读闲书、休闲读书,没有什么目标、也没什么目的,只管尽情随意阅读就是了!
康养基地游泳馆的休息室宽大、整洁,方方正正一个大地铺上摆着几个小茶桌,时有三两人从汗蒸室出来,静静地躺在上面休息,美美一幅画的意境,看着舒适温馨。而让我最青睐的还是落地窗那边的一排单、双人桌椅,大小高低正好适合学习写字的那种,柔和的灯光倾泻在桌面上,仿佛在等待它的主人的光顾。简单的一排桌椅,此时在我的心里就是一首诗……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日记本,把之前在手机上截图的“名家经典”抄在本子上,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闲书”《读者》,饶有兴趣的一页又一页……
有言道“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说“读书是一种享受”……对于我来说,当下即是。而且,我认为:“读书,这也是一种休息”。而此时此地的阅读,就是最高级的休息了!
窗外有几树芭蕉、一条流淌的小溪,天上白云游走,视野甚为开阔。这时候,透过文字的眼睛,去看看这个大千世界、广袤天地,山水温柔,人也温柔。
就这样,康养旅居,有书相依,悠哉乐哉,自由自在。至于“野味读书”的收获呢,有一句话可以用来概况:“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看,有自己的文字为证——《长白山脚下康养》之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