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点击上方"今日海南"↑关注本刊
海口市新坡镇冼夫人纪念馆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封烁 摄
构建海南自贸港冼夫人文化经贸带
文 | 陈奋 李孟森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互为一体。中华文化是中国凝聚力的不竭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从全球视野的大历史观来认识和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才能最大限度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史料记载,公元512年冼夫人出生于古高凉一个俚族首领世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将军、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少数民族著名领袖。青年时期的冼夫人在娘家就“抚蛮助兄,归附日众”。婚后不久冼夫人主动“请命于朝”,“就废儋耳地置崖州”,下辖10个县,恢复了海南岛郡县制。后遇陈国亡,隋文帝杨坚派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冼夫人顾全大局,“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广州,岭南悉定”。隋高祖“册夫人为谯国夫人”,从此,海南岛回归中华大家庭,结束了“久乱不统,不能一日相聚以存”的局面。冼夫人一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还不时用梁陈隋三朝封赐的物品教导宗族明礼为善、忠心报国。
梁大同元年,冼夫人和汉人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冯冼联姻增强了地方汉族政权的实力,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团结。“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冼夫人之孙冯盎渡海南征来琼平乱之时,就大量迁移俚人到海南岛经营家族领地,揭开了俚汉等多民族共同开发海南岛的新篇章。冯冼家族治理海南岛除东北部以外的环岛沿海地区一百多年,给远离大陆的海南岛带来了大量人口红利和先进的中原铁器、农耕技术,增加农产品产出,发展村场集市,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南原有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海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到了冼夫人五世孙冯崇债任振州别驾时,海南已经“一年养蚕八次,收稻二次,十月种田,正月收粟”。种植双季水稻,表明唐朝时期海南农耕制度和生产技术有了更大进步,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冼夫人遣兵成功将海南岛重新纳入中央政权行政管理后,自古“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的俚人移民在海南岛上与海打交道、发展海上贸易。冼夫人汤沐邑崖州临振县,更是发展起大蛋港、毕潭港、合口港三个通商口岸,使唐宋及之后历朝历代经略海洋、开展海外贸易、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有了不可或缺的中转站。
冼夫人累创功勋,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地方社会安定发展、增进我国南疆各民族团结融合的大功臣,历受朝廷褒奖。冼夫人还深得岭南及海南等地人民的拥戴,被尊为岭南“圣母”。冼夫人逝世后,广东、海南、广西以至东南亚等地民众纷纷立庙拜祭,以表无限崇敬之情。如今,冼夫人精神的感召力早已超出了两广和海南的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有2000多座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宫庙。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称赞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海口市三江镇冼夫人纪念馆里的冼夫人雕像。李幸璜 摄
习近平主席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应紧密围绕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及重点城市群、文化旅游带建设等,以海南自贸港为战略桥头堡、中华传统文化地缘特色传承为经纬、冼夫人塑像主题文化公园为地标,构建东连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北通冼夫人故里湛茂都市圈、南接东南亚地区的冼夫人文化经贸带,用文化传播与经贸往来促进民族交融、民心相通,畅通海南与国内和东南亚地区大循环,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海南自贸港战略地位。
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经贸战略桥头堡。海南岛位于祖国南大门,是往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要冲,也是连接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应立足海南岛地理优势,发挥广大琼籍海外乡亲认同优势,加强和东南亚地区众多地缘性、血缘性和业缘性海外乡亲琼属社团等民间组织的合作,以文相交,以文兴业,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经贸桥头堡,为海南自贸港面对内地及东盟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构建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立体互联互通提供关键支撑。
海南坐拥丰富的海洋国土资源及优越的空海国际交通网络,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极富特色。谋划发展的目光要从区域内发展投向次区域间协同合作,由点对点突破投向推动小多边合作。尤其是RCEP的生效,使得海南自贸港和东盟之间将逐渐形成紧密的经济关系。海南在扩大开放中应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大都市群、湛茂都市圈以及东盟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海南59国免签政策经历了多次优化升级,海外侨胞客商来琼旅游、商贸、访问、会展、体育竞技、医疗、探亲等活动均已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在地工作和生活的便利度不断提升。海南自贸港人员和物流在冼夫人文化经贸带所辐射的地区,将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往来,次区域合作联动机制将更加紧密,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得到全方位提升。
注入地缘文化色彩,提升全域旅游项目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印发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提出要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证明,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可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白皮书(2021.06-2022.05)》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旅游业对全省GDP综合贡献率达到33.89%,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形成了主导性地位。
独特的地缘文化色彩能丰富海南旅游内涵,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例如,海南岛世居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已经成为海南岛闪耀的文化符号。黎族能歌善舞,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苗族“犹善用药弩”“皆能升木如猱”。冼夫人请命归属于朝廷的岭南及海南岛1000余俚人中就包括黎族先民。宋末元初黎族妇女教习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在中国棉纺织发展史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为世人所传颂。“黎锦”“黎单”尤其闻名,被誉为中国纺织活化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海南可利用冼夫人忠信团结的文化符号,开发历史文化游,如推出“冼夫人足迹之旅”,串联起相关遗址,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同时,创新纪念品和文创产品,能够促进地方经济,也能更好地传播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
冼夫人文化系列文创产品。图/海口旅文局
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冼夫人历史文化遗产。冯冼家族在海南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冼夫人信俗(“军坡”)传承为抓手,保护好、传承好冼夫人文化遗产,对于历史文脉的传承、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岛遍布434座冼庙,辐射周边3000多座村庄。冯冼家族传统聚居村落中现存不少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雕像、碑刻、牌匾等,院落空间层次分明。位于澄迈县的将军第(冯氏大宗祠)、文林冯公祠、夏阳侯庙等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显示,海口、定安、屯昌、澄迈、琼海、文昌、万宁、琼中、陵水、白沙、临高等11个市县102个乡镇每年举办的军坡(公期、行符)节庆多达900余场。冼夫人特色文化在海南较好地保存了地缘民俗生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古旧民居、宫庙、文物年久失修,渐成危房;消防安全设施不足,文物保护存在火灾隐患;周边的一些现代建筑破坏了传统古村落的美感与价值。综上可见,冼夫人相关历史文物及民俗等多元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亟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统筹规划,依法依规保护文化遗产。
此外,还应加大支持创作出版文化影视作品的力度,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动更多以冼夫人地缘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走向海外,建立海外本土化传播、运营生态,抢占现代传播制高点。支持民间交往,让海内外民众在沟通交流中进一步加深了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海外乡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冼夫人》琼剧。图/省琼剧院
聚焦海南自贸港冼夫人文化经贸带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价值创造。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国际规则”指引下协调推进海南自贸港冼夫人文化经贸带建设,鼓励引导和规范统筹全产业体系发展。冼夫人文化经贸带涵盖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要注重海南自贸港新质劳动者队伍的培育,催生更多“向海看世界”“向海图强”的先行者和战略人才。
其次,培育多元创业投资主体,提升文旅新体验。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整合政府投入、投资基金、慈善信托、公益公募等,支持艺术文化各领域在弘扬冼夫人文化方面发挥作用,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资产。融合科技手段,赋能旅游产品,创造出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场景,使游客在高沉浸强交互式的体验中穿越到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年代,让旅客加深对冼夫人文化的理解。通过有效整合文化及旅游资源,提升旅游项目质量和持续运营能力,力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形成更多新的产业增长点。
最后,立足服务新时代统战工作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继承和发扬冼夫人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融入统战工作,推动“第二个结合”在统战领域创新落实。增强认同、凝聚人心,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及海内外同胞关系等统一战线五大关系和谐中的作用,画出最大同心圆。支持在冼夫人文化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及行为规范,让青少年群体了解、热爱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海南建设自贸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创新自信,通过挖掘冼夫人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写好“人文经济学”大文章,助推海南自贸港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与经贸发展新格局。
3月15日,2024年(第二十三届)海口冼夫人文化节主会场活动在龙华区新坡镇举行。张茂 摄
本文系2021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SZ2021-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陈奋,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七届海南省委巡视组;李孟森,致公党海南省委会)
来源:《今日海南》2024年第9期
文字编辑:朱薇 技术编辑:黄慧
图文统筹:王群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