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聚焦闵行这个镇!

政务   2024-11-04 11:21   上海  


上海正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在这一过程中,探索产、城、人之间更和谐的关系,是应有之义。


闵行区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重镇,虹桥镇正以合川路为新的产业轴线,聚焦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赛道,全力打造具有产业街区特色的产城人融合“样板间”。


11月1日,解放日报特刊专题聚焦虹桥镇立足合川路打造“虹桥源”数创产业带,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街区,具体内容详见→



初秋时节的合川路,木叶斑斓,创新活力氤氲人间烟火。数十座现代化园区楼宇加快提质与转型,与城市公园、体育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间次错落,产业空间与生活空间开始“破墙”融合。更内在的,则是街区内外创新要素的加速流动、高效协同,是产业载体运营模式的重塑、产业服务理念的更新。


这是一个产业创新与城市更新并轨、同频、互促的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产、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重新审视,区域产业动能更富活力与韧性,人民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质量的支撑。这无疑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一种践行。


从拆掉一堵墙开始


在位于合川路北段的虹桥总部2号产业园区,原本封闭式的围墙、高大密集的树丛被一一移除,园区不再是城市中的独立单元,而是作为敞开式空间,延伸向周边街区。园区外缘的改造设计,别出心裁地与对面居民区的街角相互呼应,构成更通透协调的城市街景。


虹桥总部2号围墙的拆除不是偶然的独立事件。目前,虹桥镇正加快合川路沿街园区的“破墙”行动,漕河泾科技绿洲、虹桥国际商务大厦、虹创园等部分园区目前均已打开围墙。园区内的庭院、步道、停车场、艺术空间等场所对外共享,街区周边的体育场、社区食堂等公共空间,园区企业的员工也成为常客。


虹桥总部2号运营方上海上虹实业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谢玉妹笑称:“拆墙最初的动因是共享停车资源,现在看着每晚园区小广场上居民跳广场舞的热闹场景,深感这件事做得更值了。”


打开围墙的不只是产业园区,还有公共服务空间。


今年夏天,虹桥镇第一座城市公园——金虹桥公园经过焕新升级正式开园。这次改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开外墙,在空间上实现公园与社区、产业园区的无界融合。


拆墙不仅限于物理层面,通过这一契机,公园改造还将居民需求、企业资源、产业特性融合了起来。


“更时尚了,还很有科技感。”这是不少市民步入焕新后的金虹桥公园的第一感受。这一直观感受的背后,是虹桥镇以“公园+产业”的理念,首次将“数字文娱”概念融入公园建设。


为公园带来这些科技元素的,是虹桥镇重点企业莉莉丝游戏公司。在儿童游乐区,童趣盎然的“飞船”引人注目,其原型来自莉莉丝的游戏《远航探险》。同样蕴藏游戏元素的,还有星光健身环道上“风、木、水、火、土”五大主题定制座椅,灵感来自游戏《剑与远征》。


甚至在公园建设的建言献策环节,来自昕诺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集团等周边企业的代表,也与居民代表一道,为新公园的建设集思广益。


一座公园的改造,由此实现了公共空间、生活空间、工作空间的结合,成为虹桥镇塑造合川路产城人融合示范街区的重要一环。


虹桥镇党委书记范丽春介绍道,在打造这一示范街区的过程中,虹桥镇将全力推动合川路的创新工作生活圈与吴中路时尚商业活力圈“两圈融合”,让合川路的协同创新链、人文烟火链、绿色交通链、生态水岸链“四链共生”,使科创街区、活力街区、开放街区、智慧街区在合川路实现功能复合。最终形成的,是一个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产业街区。


由产业园区到产业街区,一字之差,不仅意味着产业空间形态的进化,也意味着更多元的企业生态,更活跃的社群交流,更丰富的生活场景。


为什么选择在合川路打造这样一条产业街区?


从空间看,虹桥镇打造合川路的重要区段为北至延安西路、南至漕宝路的区域,长度3.7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密集分布着37个产业园区,周边有万源新城、锦绣江南等大型居住区,是一个较完整的街区形态。


从产业看,合川路占全镇经济比重达到40%,拥有25家总部型企业,是实至名归的产业轴线和经济发展主战场,也是产城融合的主战场。


事实上,虹桥镇打造这样的产城融合产业街区,有着深刻的考量。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中的一个年轻板块,虹桥镇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段由乡村肌理向城市肌理的迁跃式进程。这一急速城市化的结果之一,是商业区、住宅区等功能区域相对独立,城市风貌缺乏多样性,产与城相对分离。


产业街区的构建,为重新梳理城市肌理,逐步补充、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空间提供了可能。在此过程中,虹桥镇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由以往对于城市空间的功能主义导向,逐渐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视角。


敞开更多“无形的空间”


打造产业街区,不仅要融合有形的空间,更需要整合无形的资源。


10月23日,一家名为长春堂·顺时而饮的茶饮店在博观虹桥智园,落地上海首家商务旗舰店。这家由北京知名中医药老字号打造的茶饮品牌,因其新零售模式所蕴含的潜能,以及其城市书房和商务空间的多元功能属性,成为园区的重点招商项目。项目入住后,一楼用于店面经营,楼上则用于研发办公。


当天的开业活动,不仅聚集了诸多餐饮、零售类企业,还有不少科创企业、投资机构,甚至是周边的机械、生化、汽车企业,以及上海交大产融协同创新中心的学者。园区负责人也趁机在现场推广起合川路产业街区。


让不同领域的人、声音、资源在同一场域碰撞、交互,生发出更多可能性,这个小小的开业仪式,成为合川路创新图景中一个富有寓意的场景。


产业街区的开放,不仅仅要打开围墙,更要促进协同。


在国际上,产城融合概念的发源地——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以及被称为“欧洲最智慧1平方公里”的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园,其运营方都在促成园区内外协同上着力甚多,且极具成效。它们的成功实践为合川路产业街区的打造拓展了国际视野,提供了范例。


不过,促进产业街区协同,虹桥镇也有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集体经济。90%的园区物业资产为集体资产。基于这一优势,合川路组织成立园区联盟,建立政府与园区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共同制定园区运营管理标准体系,促进园区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在政府层面,虹桥镇全力打造合川路示范街区,成立工作组,开展整体战略的制定、街区空间改造、园区产业招商,以及各园区改造提升的对接协调工作。在政策与服务方面,提供产业扶持、创新发展、人才发展、园区改造、街区管理等全体系的政策支持。


立足区域与城市发展大局,虹桥镇力图从更大的范围“破墙”融合——合川路北接“大虹桥”、南望“零号湾”、东融“漕开发”,地处创新“金三角”战略区位,主动融入、助力全市开放创新重大战略。受三大创新高地叠加辐射,合川路创新氛围渐浓。目前已导入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昇思创新中心、临港实验室漕河泾转化中心三个国际创新平台,成为街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创新引擎。


其中,作为我国实施颠覆性科技创新重大“阵地”的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将统筹管理长三角区域颠覆性项目,推动与京津冀、大湾区联动。


目前,中心已启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正加快构建“联合研究院+基金+孵化器”三位一体的模式,培育一批标志性项目,目前已累计对接600多个长三角区域的项目,着力形成立体式生态圈,推动生产力质态的根本性变革。而这无疑将成为引领合川路这片新兴科创热土向新发展的强力引擎。


打造有温度的产业链


产业街区的打造,重头戏还是落在产业上。


什么样的“产”最适宜与这片城融合,怎样吸引这样的产业,如何在产城融合中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多重考验。


全国强镇的发展路径可资借鉴。


镇域经济要看佛山。“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佛山有13个镇入选百强。在全国四大“千亿镇”中,佛山独占两席。


佛山地少人多,用地十分紧张。佛山寻找的出路是探索形成“一镇一主品”的专业镇经济形态,各主要行业的本地产业配套率高达90%以上。


产业链式、集群式发展,这也成为虹桥镇布局合川路产业带的思路。中国首个“千亿镇”——佛山狮山镇,是面积与闵行区相当的大镇,达336平方公里。虹桥镇只有11平方公里,产业集约有更显著的必要性。


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虹桥镇瞄准了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赛道。截至目前,合川路街区已集聚新赛道领域规上企业116家,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镇新赛道产值比重已上升至70%。


再细分,数字文创产业则是重中之重。


上海以宜山路为核心枢纽,坐落着腾讯、字节跳动、米哈游等业界巨头。虹桥镇区域内也汇集了莉莉丝、沐瞳科技等大批游戏企业,拥有近2万名游戏产业人才。


虹桥镇借势利导,在合川路全力打造“虹桥源”数创产业带。目前,已汇集了一批数字文娱、数字消费、数字贸易企业,企业营收达到138亿元,莉莉丝、布鲁可、玩具反斗城、沐瞳等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街区内规上企业营收中数创产业的比重已上升至65%,产业集聚形态基本确立。


在数字经济的赋能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创新经济也逐步在合川路上兴起,“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的融合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持续吸引这些领域的企业聚集,拿得出优质的产业承载空间是第一步。


虹桥镇是楼宇经济强镇。截至去年底,全镇楼宇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其中“亿元楼”15幢,占全区亿元税收楼宇的1/3。而合川路则是全镇楼宇经济的重点区域,占全镇楼宇面积的40%左右。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当前楼宇经济正从过去重开发的增量时代,步入重运营的存量时代。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空间资源结构性稀缺与空间使用低效并存”。在这个行业的关键转折期,合川路正在调整与重塑中,探索空间、产业、运营之间的新逻辑。


合川路已有37个产业园,如何“旧瓶装新酒”?


楼宇的提质增效是必然路径。


虹桥镇根据园区运营情况,“因园制宜”开展园区更新——


针对品质良好、产业优质的园区,如漕河泾科技绿洲、利丰广场、合川大厦等,开展优化提升,更加聚焦产业能级、创新平台的提质发展。


针对产业规模大、产业集聚较好的园区,如莱茵虹桥中心、近铁虹桥中心、冉东商务中心等,主要开展转型升级。


针对存在闲置或低效情况的部分园区,如富群商务大厦、易初莲花地块、虹创园,进行存量盘活,谋划重新招商运营。


这一过程中,更紧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要从重楼宇的房东思维,转向重产业的服务思维。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闵行高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何惧的实践经验是,在“模式”“路径”等话语之外,更要注重在日复一日的运营中把服务做细、做到位。


正如他在临近采访前,接到园区一家韩资企业的“紧急求助”,就立即推掉眼前的工作,和企业负责人一起赶去海关,协调一批展品的通关工作。


也如谢玉妹所说,最为理想的,是和园区企业“像伙伴一样相处”。园区一家企业规模做大后,需要另谋场地,他们便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当起企业的“参谋”,帮他们在全市寻找更合适的办公空间。为了解决企业员工从地铁站到园区这段通勤路的最后“断点”,园区出资运营了4辆班车,早晚高峰循环发车,园区企业员工免费乘坐。


这样“跨前一步”的服务,在合川路很多园区都可以看到。


比如,在闵行高科技园的“新意·心驿虹桥”楼宇党群服务站,墙面上甚至可以看到类似医院门诊部的坐诊专家介绍,涉及眼科、口腔科、肠胃科、中医理疗等多门类,在专门的诊疗空间,为园区企业提供义诊服务。在“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下,满足企业员工“生活即工作”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服务,闵行高科技园在全国楼宇经济持续承压的大环境下,入驻率达到了89%,去年完成了高达2亿元的税收目标。数字文创产业也加速聚拢,企业数量占比高达80%,总营收约53亿元,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样细致周全的助企服务,在虹桥镇是普遍现象,也因此会带来一些颇具“戏剧性”的场面——有企业在搬走一年后,因“怀念这里的温度”重新回来。也有企业一落地注册,就连带着把6家关联公司一同迁入。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虹桥镇打造合川路产业街区,就是既要追求楼宇的高度、产业的高度、创新的高度,同时也要观照社区的温度、文化的温度、人的温度。


范丽春表示,虹桥镇将以合川路为样板街区,奋力打造“虹桥源”数创产业带,以产城人融合的街区空间激荡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锻造一个产业街区有机体,加快实现“唯虹桥越虹桥”的共同愿景,助力闵行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全力走好“镇”兴之路。


来源:解放日报
供稿:闵虹
编辑:徐宇扬
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今日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