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障网”“服务网”“安全防线”,近年来,兰花都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凝聚多方力量持续发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铸就“护蕾”“利剑”,初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未保”工作格局。
谋定“一盘棋”,构建纵横交融的保障网
为保障辖区内中小学生出行安全,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工作,兰花都街道会同辖区多个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行动,坚持纵横联合,着眼高效高质、长期长治谋篇布局“四梁八柱”,为全面系统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纵向构建“体系链”。建立“1168+N”工作机制,即1个领导小组,1个工作专班,6个业务科室、8个责任居委会,N个职能部门,联动聚力强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同时,探索“1+N”工作法,由学校法治副校长统筹排查校园内外安全隐患问题,街道“吹哨”联动区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妇联、辖区学校、社区医院等密切配合、有效互动,以网格为单位,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在辖区103个网格内持续开展入户探访和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网统管”格局,实现基层关爱保护全覆盖。
横向打造“协同链”。积极推动“家校社”联动,与辖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密切联系,建立重点儿童台账,通过居委会入户、街道办跟踪、社工站介入等方式,及时了解儿童家庭情况,掌握儿童心理动态,加强与学校互联互通。今年以来,辖区学校推送重点问题学生名单21个,通过网格员动态入户、儿童主任结对帮扶等方式,与重点儿童家庭建立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儿童的“愿望清单”“变现”,共同关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紧扣“同目标”,织密管用实用的保护网
兰花都街道紧紧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体目标,做好特殊困难儿童相关问题的快速响应,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邻里访问等方式对“四类儿童”进行摸底排查,详细了解儿童监护、生活、学习、心理动向及保障金发放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监测,力争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针对辖区正在享受政策帮扶的未成年人,重点掌握其读书、生活、补助、心理动向等相关情况,给予最及时的回应。
此外,社区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依托社区儿童主任、网格员、联户长、志愿者等力量,结合“两项制度”要求,不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建立台账,实时跟踪掌握动态情况。截至目前,针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经介入和干预取得初步成效的共计6人。
共建“大未保”,打造融合创新的服务网
“大家将自己的各种情绪写在便签纸上,并放入对应的正面、负面情绪收集箱,让我们的情绪随着书写散发出来。”近日,兰花都街道社工站联合秀园社区儿童之家在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门口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工作中,兰花都街道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推进联动治理有保障,街道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学校、街道、社区三方实时信息互通,形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的工作闭环。课后服务有阵地,依托儿童之家平台,整合辖区资源,在睦邻小筑内为儿童提供游戏活动、亲情陪伴、心理关怀、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服务,并在紧邻花果园第三小学的花园社区食堂开设学生课后服务区,配备书画、儿童玩乐等用具设施,周末、假期组织开展学生兴趣活动,针对部分孩子接放学、晚餐安置等困难问题,安排专人照顾孩子放学后学习、休息、晚餐用餐等服务。心理疏导有平台,打造公园中路社区民政综合体项目提供专业心理建设,联动辖区第三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组建“心理专家+专业志愿者+社工”的三级专业服务队伍,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通过科普式讲座、亲子活动、个案辅导以及小组活动等方式,为辖区范围内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着力“点线面”,打造多方发力的宣传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校园欺凌是什么吗?”“发现有人溺水时该怎么办?”今年,公园中路社工室携手公园中路社区开展了“安全防溺 守护成长”活动,还邀请南明区法院现场为同学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全方位增强孩子安全意识,有效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
为让未成年人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兰花都街道坚持“点线面”发力,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律蓝天。着力普法宣传点,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内容,印发倡议书、《一封信》等资料,加大政策宣传。着力案例宣传线,开展“家长法治课堂”“开学第一课”“平安校园、反对校园欺凌”“模拟法庭”等活动,织密法治保护网络;在涉未成年人家庭矛盾纠纷案件中,坚持加大调解和心理疏导,在“法理”之外注入更多“情理”去引导双方当事人。着力联动宣传面,联动孩子所在学校和社区,最大限度开展正面宣传;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提前介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案,依法严惩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2024年以来,兰花都街道组织召开未成年人工作联席会3次,举办各类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宣传、教育主题讲座等各类活动10余次,教育培训7000余人次。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甲秀南明视频号
文图:兰花都街道
南明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龙海燕
版式:何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