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陈果夫迁居台北后随即身亡,弟弟陈立夫:他让我永远别回台湾

文摘   2024-11-22 22:03   山东  

蒋介石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时,主要依赖三个派系:军事上的黄埔系、财政上的孔宋系、党务上的CC系。黄埔系是蒋介石的学生,孔宋系是他的亲戚,CC系则是他结拜兄弟的亲侄子。可当他们败退台湾,发现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羔羊时,内心的惶恐不言而喻。

孔祥熙、宋子文逃往美国避难,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却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然而,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陈果夫兄弟便被剥夺了所有的职位。当陈立夫向蒋介石辞行时,昔日的三叔竟然见都不愿见他一面,只是委托宋美龄将一本《圣经》赠送给他,气的陈立夫指着蒋介石的肖像怒骂:

“夫人,这位活着的上帝都不愿意相信我们兄弟,还能指望耶稣吗?”

陈立夫走后没多久,陈果夫在困境中病重而亡,忠心耿耿二十余年的陈氏兄弟,到死都想不到,竟会落得如此的结局。而蒋介石又是因为什么,非要把他们兄弟整得一死一逃呢?



陈果夫少时遇到蒋介石

陈果夫家庭条件非常好,在浙江吴兴县是当地望族。仅仅上过中学的陈果夫还有一个好叔叔,被孙中山称为“一代人杰”的陈其美,因此,陈果夫年轻时便是同盟会一员。

在陈其美的引荐下,19岁的陈果夫与他的结拜兄弟、24岁的蒋介石相识。然而,此时的蒋介石不过是一个四处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分子,陈果夫渴望的仍旧是追随陈其美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可惜,38岁的陈其美在袁党的刺杀下不幸身亡,失去人生目标的陈果夫不得不回到家乡,在迷茫中挣扎度日。

1918年,蒋介石找到陈果夫,让他组织“茂新号”,专注上海证券市场,为革命事业提供资金帮助。陈果夫虽是中学毕业,却非常具有理财头脑,很快成为蒋介石心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人才。

黄埔军校成立后,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首次大权在握的蒋介石便着重培养自己的政治班底,而他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远在上海的陈果夫。

为黄埔军校筹备了大量军服以及招募了7000名学员的陈果夫很快成为国民党权力圈中的一员。与此同时,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陈立夫也来到广州,加入到蒋介石的核心圈子中,为他出谋划策。



“清共”罪行累累

1926年,掌握党务工作的蒋介石任命陈果夫为组织部秘书,着手处理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占据核心位置的问题。当时的组织部中,国民党仅仅占据3个名额,而共产党却占了26个名额,力量悬殊之大,令蒋介石都无从下手。

可陈果夫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切割工作,仅用了月余时间,便“名正言顺”的迫使共产党人离开组织部,将曾养甫、郑异等亲信安插其中,实现大面积换血,使组织部门转变为清一色的国民党人。

汉口会议后,蒋介石被免去所有职位,陈果夫培养的大批亲信也被西山会议派瓦解。可他仍旧遵照蒋介石的想法,利用组织部门进行“清共”,致使江西各地共产党组织损失惨重。而他与吴稚晖联手发表《护党救国通电》,直接引发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为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奠定了舆论基础。



陈果夫具体主持“清共”时,也在私下里为蒋介石积蓄力量。成立于上海滩的“中央俱乐部”以及南京四牌楼的“中央党务学校”便是他的杰作。尤其是利用“中央党务学校”中的骨干分子,在南京发起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游行示威,迫使西山会议派倒台,将蒋介石重新推向复职道路。

1929年,国民党召开全体大会,经过一年的安插、收揽,陈果夫掌控的势力大量进入国民党决策层,而他本人更是担任组织部的第一长官,将国民党的人事任命权捏在手里。至此,形成了“蒋家天下陈家党”,也是CC系的由来。

可陈果夫却并不认同CC系,无论是来源于“中央俱乐部”的英译名,还是二陈的汉语拼音,陈氏兄弟都断然否决这个派系的存在,甚至当面怒斥:

“以我的性格,是不会用外国字组织自己的团体的。党章规定不得有小组织,总裁更是不允许这个的组织存在的。”

然而,极力否决CC系存在的陈果夫却大肆利用派系人员在各省的势力,挖阎锡山、冯玉祥等人的墙角。甚至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成立了“中统”,负责特务工作,俨然成为蒋介石最为信赖的组织之一。



1931年,肺病严重的陈果夫将组织部长官的职位交给了他极其信任的弟弟陈立夫,自己则出任江苏省主席。

然而,西安事变爆发后,陈果夫兄弟义愤填膺,竟然站在了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一边,更是严词拒绝主和派的请求。陈果夫以江苏省主席的名义致电全国,坚定镇压张学良、杨虎城的决心。

可一向聪明绝顶的陈果夫忘记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如此强硬对抗张学良,又怎么能保住蒋介石的性命。若不是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居中和谈,以何应钦、陈果夫为首的主战派,必将置蒋介石于死地。

因此,当蒋介石从西安归来后,故意冷落了陈果夫兄弟。甚至在抗战之后拿掉了陈立夫头上的组织部长官一职,将CC系内部分裂出来的朱家骅捧上高位,以此对抗陈果夫兄弟在党务方面的强大势力。

但是,陈果夫兄弟多年来培养的势力实在太过于强大,深入到国民党各个部门,金融、行政、军事等比比皆是,陈果夫虽然一直呆在重庆担任教育长,却也间接的将麾下大小官员送到了国民党核心位置。



一死一逃

1948年,国民党在大陆败局已定,陈果夫与家人率先登上逃往台湾的“中兴轮”,定居台中。然而,噩梦随之降临,蒋介石将丢失大陆的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国民党自身,掌管党务几十年的陈果夫兄弟自然成了首先被攻击的目标。

蒋介石在台湾复职后,将手中的屠刀挥向了忠心耿耿的陈氏兄弟,在与陈立夫的会谈中,蒋介石持续追问:“大陆失败的责任,由谁承担?”

人在屋檐下的陈立夫不得不自我批评:“党的方面责任最大,我和果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还是退下来的好。”

陈立夫本是想以退为进,却不曾料到蒋介石只是嗯了一声,连客套话都不愿多说一句,便批准了他们兄弟退出的请求。

为此,病榻上的陈果夫长叹不已,连连说道:“他这是为蒋经国铺路啊。”



陈果夫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自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原先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只剩下蒋家和陈家,一直占据党内核心地位的陈果夫兄弟与蒋经国矛盾不断,严重制约了蒋经国的上升渠道,蒋介石必须彻底拿掉陈果夫兄弟身上的一切地位和荣誉,让他们从党务、金融和行政上彻底消失,才能力推蒋经国上位。

从此以后,陈果夫告别了执掌22年之久的组织、特务以及宣传大权,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他的弟弟陈立夫更惨,连最起码的退休待遇都没有。

1950年,陈立夫打算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在去美国之前,土木专业的陈立夫出席了“工程师年会”,与会员们相见时,很多CC系的老部下都请求他留在台湾,继续奋斗。然而,就在陈立夫摇摆不定时,蒋介石却送来了5万美元,以此催促他尽快离开。



陈立夫离开后,病重的陈果夫失去了经济来源。一生执掌国民党党务大权的他却不曾贪得一分,除了薪水,完全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以前位高权重时,各地名医相继来为他诊治,如今只能靠着昔日部下的接济勉强熬着。

1951年年初,被蒋介石从台中请到台北的陈果夫,失去了往日的自由,整日闷闷不乐,偶尔有几个老友前来探病是时,也不敢多说几句话,没过多久,陈果夫在病痛的折磨下倏然长逝,年仅59岁。

而他的弟弟陈立夫,一直谨记陈果夫当年的教诲,始终不敢回台湾。当然,即使陈立夫想回来,蒋介石也不会同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果夫直至死前,依旧关心着国民党的前途,不惜上书“诤谏之文”劝阻蒋介石。由此可见,他对蒋介石的忠诚,定是发自内心的。

史笔似尘钩
历史领域创作者,著有《大明人物传记》《不一样的三国》《民国高官的最后结局》等文史专栏。今日头条优质创作者,百家号历史领域优质作者,网易优质历史领域作者。原创+真实+深度好文,探索你我未知的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