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霜降的特点
霜降特点:
1、河水枯落
霜降日秋色最浓,过完这个节气就渐渐到了冬天的萧瑟景象:河流进入枯水期
2、草木黄落
草木经霜后枯黄掉落
3、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1、防秋燥
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
2、防秋郁
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
3、防寒--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二、艾具有独特的药性
1、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
2、艾叶气味芳香,易燃。
3、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功用。
“火”是事物生长和变化的动力,有了充足的火,万物才能正常完成生化和收藏。
艾灸调理范围:阳虚、怕冷、寒湿重、消化功能减退、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呼吸疾病、肢体疼痛、脏腑虚弱、生殖泌尿。
三、霜降艾灸的好处
1、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霜降之后,天气变得寒冷,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人体血液循环速度比较慢,新陈代谢能力明显减弱。在中医方面,艾灸具有理气通脉、拔毒泄热、滋阴养血以及美容养颜的功效,主要是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温度对特定六位温灸刺激,对身体健康有定益处。
2、调节胃肠道健康
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又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而艾条点燃产生的近红外线能透过人体皮肤,到达肌肤深处,健脾和胃,润肠通便。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霜降后,由于天气开始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液运行不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开始增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红细胞数量、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也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抗御疾病。
四、能量平衡灸疗法
温阳而不伤津
扶正、祛邪有公式
穴位简单易上手
五、霜降艾灸调理思路---扶正温阳、驱寒邪
1、能量平衡灸霜降节气施灸位置
大肠俞: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 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脘:定位: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直上4寸。
涌泉:定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2、霜降节气施灸顺序和时间
顺序:大肠俞--》大椎--》中脘--》涌泉
施灸时间:
大肠俞:单侧5分钟
大椎、中脘: 5-10分钟
涌泉:单侧5分钟
3、实操要点
灸前:找穴准确、大艾条施灸
灸时:注意防火防烫、灸透
灸后:注意保暖,调理期间不喝茶,两小时内不碰冷水、不洗澡。
4、施灸禁忌症
1)不宜在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大惊、大恐、大怒、大渴、大汗时施灸。
2)情绪不安者、经期、孕妇不宜施灸。
3)特殊病症禁忌:高热、惊厥、昏迷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机体已无调节能力者不宜施灸。
4)体内装有心脏支架、钢板等忌灸。
5)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艾灸。
六、感冒咳嗽的预防与调理
七、胃肠道问题的预防与调理
八、霜降节气日常养护
1、日常养护-食疗-百合杏仁粳米粥
原料:粳米50g,鲜百合50克,甜杏仁10克,冰糖10克
做法:洗净粳米,加入适量的水;浸泡过的甜杏仁去皮研成泥状加入到粳米中;放入冰糖、百合后,将所有食材慢火煮烂即可。
功效:润肺健脾。
2、日常养护--注意事项
1)霜降时节,秋燥偏盛,人体肺阴易受损,适合用汤水滋养,煲汤时可适当加入杏仁、川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气,或加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润肺。
2)养肤润肤: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大部分人感觉皮肤干燥,容易出现过敏、痒等不适。因此,霜降时节护好皮肤,就显得尤为重要。
3)护膝暖足: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要护膝暖足,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还可多泡泡热水脚,加点艾草之类的中药泡脚,更能驱寒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