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释
1. 无差别杀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小虎对无差别杀人犯罪的定义是指并无犯罪组织依托的行为人,出于较为明显的社会不满情绪,针对不特定的被害对象,采取具有较大杀伤力的手段,肆意杀害无辜他人,造成一定社会惊恐的刑事违法行为。
2. 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3. 前额叶:前额叶被认为是对与攻击行为有关的脑区进行紧急抑制的神经系统。
4. 市场排斥:包括来自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排斥。劳动力市场排斥是指某一类群体的成员被排斥于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消费市场的排斥则表现为买不起或被限制了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能力,难以融入主流的生活消费方式。
5. 参与排斥:主体被排斥出决策过程,缺少话语权,公共事务参与程度低、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权利和机会。
6. 公共服务排斥:个人或群体因不具有公民资格而无法享有社会权利,或即便具有公民资格也被排斥出某些国家福利制度。
7. 社会关系排斥:群体或个体由于社会关系纽带断裂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社会交往生活当中,表现为缺乏来自家庭、朋友和社区共同体的支持。
国内相关部分研究
《无差别杀人的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程依祎》
1. 结合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现实案例,可以总结出无差别杀人犯罪的以下特征:首先,犯罪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且由个人独立决定实施犯罪,并未受到其他犯罪组织或个人教唆。其次,犯罪人通常属于失意人群,即生活遭遇较多挫折,被悲观情绪所左右,无法自行调节情绪。最后,犯罪人所选择的犯罪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随意性,通常为弱势群体,包括妇女、儿童等,犯罪对象与犯罪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关系,亦无矛盾纠纷。另外,犯罪手段具有暴力性,造成重大伤亡,社会影响恶劣。
2. 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具有反社会性,道德感低下,对于受害人毫无共情能力,也不顾自身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极致的自私心态与自毁情结的作用下,意图以反社会的违法手段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以极端残忍暴力的方式报复社会。
3. 在犯罪地点的选择上,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倾向于选择人流量较大的繁华地段,如放学时的校门口及商业步行街进行犯罪,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造成更多伤亡,引起更多的社会恐慌,达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
4. 无差别杀人案件犯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境遇产生了不恰当的认知,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扩大化,认为自身已经无法改变所处的境遇,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挫折感也随之加重,无法排解消极情绪。由于对现实无法产生恰当认知,犯罪人对于自身困境的原因也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会将自己身处困境的根源归因于他人或是整个社会环境,并将自己报复社会的行为合理化,即认为自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犯罪。
5. 无差别杀人案件中的犯罪人情绪的消极程度远远高于一般犯罪人,其消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无法通过自身进行调节,也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消极情绪不仅没有逐渐减缓,反而越发强烈。
《情境行动理论视角下的无差别杀人犯因性分析---王国俣、杨金辉》
1. 无差别杀人犯罪的行为人多为男性。从生理上分析,体力、激素等均决定了男性是更容易实施暴力犯罪的主体。从心理角度分析,女性的隐忍性和道德观念性一般都较男性高,因此在遭遇挫折时更容易抑制情绪或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疏解情绪;从社会角度分析,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大的社会观念和期望,因此她们要以亲社会的方式行事,这些社会压力对许多原本可能进行犯罪的女性产生了抑制犯罪的效果。
2. 相对剥夺: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相对丧失感会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可造成多种后果,其中包括压抑、自卑,引起集体的暴力行动。
《社会排斥与行为极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生成机理及防控---马子琪、赵云亭》
1. 表演式暴力:报复社会者常采取砍杀、纵火、引爆炸药、驾车撞人等极端方式在公共场所对他人施暴。暴力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发泄情绪、获得承认的手段而非目的。越是容易被剥夺的个体,越倾向诉求于显而易见或高调的行动,这就使得报复社会渲染上了一层表演色彩,个体报复社会的行为即个体为了获取社会承认而实施的暴力表演。
2. 解决途径:首先,要从源头上消除容易引起此类事件的结构性风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以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建设,缩小阶层差距,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社会安全阀体系,减轻风险损害。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与需求表达渠道,国家根据其需要适时作出回应,有助于帮助弱势群体脱离困境,缓解社会张力。最后,建立完善边缘群体的社会宣泄与缓冲机制,抑制、纾解仇恨心理与愤怒情绪,着力化解现代性带来的社会困局与个体焦虑,走进边缘人群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与心态世界,在维持刚性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弹性社会心态的舒展中,寻求柔性治理层面上的平衡与和谐。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抱团取暖,共度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