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面巡游的斑嘴鸭
初冬,凤仪湾景区出现了斑嘴鸭、绿头鸭等候鸟。昨(12)日,正在嘉陵江边观鸟的鸟类专家袁佐平介绍,今年越冬候鸟“大部队”大概在月底抵达,“先遣部队”已经来到南充,嘉陵江边已现红嘴鸥、绿翅鸭、青脚鹬等候鸟的身影。
捕捉蜻蜓的的燕鸻
最近几天,斑嘴鸭、绿头鸭、赤颈鸭、赤膀鸭等候鸟成群结队,在凤仪湾水面上悠然巡游,于波光粼粼间,尽显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凤仪湾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年10月中下旬,凤仪湾就开始有候鸟栖息,冬季时多达50多种,包括白骨顶鸡、赤膀鸭等,它们或在水域觅食,或在林间栖息,与湿地、林木及众多野生动植物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斑头秋沙鸭
“候鸟每年都会南飞,选择温暖湿润的水域栖息繁衍,而嘉陵江正是一处理想的栖息之地。”最近一直在嘉陵江边追踪候鸟的袁佐平告诉记者,连同他在江边发现的红嘴鸥、绿翅鸭、斑嘴鸭、黑水鸡、普通鸬鹚、长嘴剑鸻、矶鹬、青脚鹬等候鸟,都是率先来到南充的“先遣部队”,“大部队”将于月底抵达,并于明年2月时飞还。
黑翅长脚鹬
动物学硕士、拥有20多年鸟类观察与研究经历的袁佐平表示,鸟类是生态的“晴雨表”,候鸟种类多寡反映着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好坏,成为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因此建议,将我市候鸟活动的重点区域划定为临时保护区,在重点江面、河段禁止一切垂钓。“我们调查发现,垂钓是目前水鸟面临的最大威胁。嘉陵江水面宽不足1公里,有的地方只有三四百米,而钓者密度太高,这对水鸟来说不够安全。”袁佐平说。
赤麻鸭
袁佐平还建议,牛肚坝一段冬季河水浅,滩涂多,非常适合涉禽觅食,许多罕见的鸟类都是在这一段发现的,希望将这一段划为鸟类保护区,禁止采砂、垂钓、水上运动及河岸开发,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西华师大生科院教授胡杰也建议后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时,可考虑为涉禽类候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在鸟类栖息地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公众不要随意进入、惊扰鸟类。
白骨顶
近期,最新版南充鸟类名录出炉,里面共记录337种本地鸟类。11月12日,参与调查和完成名录的鸟类专家袁佐平告诉记者,南充市共记录到野生鸟类337种,相比于1980年种数增加了104种。
据悉,1980年,《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论文《南充地区鸟类调查报告》,总结了1957-1978年间在南充采集到的鸟类标本,共计233种,另10个亚种。这算是南充地区的第一份鸟类名录。
今年初,我市第一次参加全省的越冬水鸟调查。西华师范大学、市林业局等单位人员及社会志愿者共26人组成了第八届四川盆地越冬水鸟调查南充片区调查队,在嘉陵江南充市辖三区4个调查区域共计57公里江段,观察记录到31种、3091只水鸟,发现至少两种(斑背潜鸭、大白鹭)比较罕见的候鸟在南充过冬。
基于此次调查的《南充鸟类名录1.0》于近期完成。
该名录显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目前,南充共记录野生鸟类337种,分属18目67科。其中,水鸟125种,猛禽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56种;冬候鸟141种,夏候鸟95种,留鸟78种,旅鸟27种,迷鸟3种。
40年来,南充鸟类名录首次更新,相比于1980年,种数增加了104种。此外,在此次记录的337种鸟类当中,候鸟占了259种,占比达77%。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南充晚报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