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节
皓月当空洒银辉,
中秋佳节思亲归。
转眼又一年的团圆节如约而至,
花好月圆,良辰美景。
小舟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让我们一起共赏明月,沐浴星光!
壹
节日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贰
相关传说
嫦娥奔月
传说很久以前,后羿因为射下了九个太阳,皇帝便赏了他一颗仙丹,吃半颗即可长生不老,吃一颗则升天成仙。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他拿到不老仙药后就将其交于嫦娥保管。后羿精通射箭,许多人纷纷来做他的徒弟,其中有个叫做逢蒙的徒弟,他认真学箭,已经快可以和后羿比了。但百姓们还是说后羿是神箭手,逢蒙心里便起了嫉妒之心。他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路可退,在情急之下只好吞下仙药,飞天成仙。嫦娥因为不想离开后羿,就停在了月亮上,从此长居广寒宫。
吴刚伐桂
传说吴刚的妻子与炎帝之孙伯陵私通,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阳神炎帝,被发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树随砍即合,吴刚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叶就会长回树上,经过了这么久,吴刚仍然没能砍倒月桂树。吴刚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个儿子分别变成蟾蜍、兔和蛇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为了帮助父亲早日砍倒桂树,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叶捣碎。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他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就准备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于是便有了桂花酒的说法。
叁
传统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1
祭月,赏月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就比如在广东潮汕各地,每到中秋之夜,人们就会在院子里、阳台边设案当空祭拜;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也会准备食物,燃香拜月,然后一家人围桌赏月用餐;而广西西部壮族则会在中秋前后设供桌“祭月请神”。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
2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中秋节吃月饼是最为广泛的习俗之一。月饼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
3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成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4
观潮
苏轼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曾经写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中秋节,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而观潮是赏月之外的另一中秋盛事。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人们会聚集在海岸边观看大潮的壮观景象。
5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同时也能达到祭祀月神的目的。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东、香港等地,制成不同形状的灯竖起于高杆上,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6
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以前会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据说龙象征祥瑞,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所以舞火龙可以祈求平安、风调雨顺、趋吉避凶、实现丰收,因此舞火龙也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7
饮桂花酒
我国饮用桂花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节期间,桂花盛开,人们会用桂花酿制桂花蜜酒。在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这个节日的一种美妙享受。
中秋明月照人间,清辉洒落万户闲。
桂香袅袅飘千里,团圆笑语暖心田。
饼甜情浓思亲意,游子归心似箭弦。
良辰美景映天际,岁岁此夜共欢颜。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人员祝大家
月月平安,时时喜乐!
顺心如意,安悦常伴!
往期推荐
图文来源: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敏
责任校对:赵岩 太雨琦
责任审核:索烨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