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被骗结果不会操作 骗子视频通话都没教会#
这可不是什么段子
而是实打实发生在宝安的一件事儿
5月4日,深圳市宝安区一七旬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当事人陈大爷对骗子深信不疑,幸而其不熟悉手机操作,无法配合骗子完成“调查”。最终被营业厅员工及时发现并求助警方,双方合力劝阻帮老人避免了经济损失。
陈大爷因为不会操作“逃过一劫”
然而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被骗子盯上的老年人
并没有这么“幸运”
日渐年迈的老年群体
反应、心智都已不如从前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更是了解甚少
而伪装性极强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更是成为老年人被骗的“头号杀手”
2024年4月20日,深圳市反诈骗中心接到电话诈骗预警“一名80岁老人可能正在被骗”,便迅速组织社区民警上门劝阻。
经核实,2024年4月7日下午,该老人在家中接到一通自称“深圳市网络中心”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证在某市开通了一个手机卡,涉嫌发送一万多条恶意信息,要查封其名下所有手机卡。随后,电话被转接到“某市公安局”,老人被要求要严格保密,不能和当地公安和家人联系。老人对上述诈骗行为毫无察觉,深信不疑。接下来的一周内,老人按照对方指引下载“RayLink”APP接受调查,每天向骗子报备3次。在骗子的诱导下,老人将名下保险金全部提取到老人名下的一张兴业银行卡内。骗子通过“RayLink”APP远程遥控制老人手机,偷偷将老人兴业银行卡内所有金额转走。直到4月20日10时许,民警上门劝阻时,老人才意识到被骗。
目前,深圳市反诈骗中心已对相关涉案账户进行紧急止付。
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近年来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
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的特点
专门骗取老年人钱财
以下是几大老人家较容易上当的骗局
▽▽▽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等幌子,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旅行社以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
不法分子以“公司周年庆典”“特殊会员”等方式,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中奖的“幸运者”,欺骗老年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不法分子利用“海外股权”“天使投资”等新兴金融概念混淆视听,诱使老年人购买产品。
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代办养老保险、补办养老金等名目,骗取老年人缴纳保险金。
老年人缺乏子女的陪伴,时常感到空虚孤单,渴望认同感。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对老年人嘘寒问暖,用“亲情牌”使老年人放松警惕,随意泄露自身或家人的隐私信息,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老年群体接收信息渠道较为单一,对新事物认知能力较弱,很难辨别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极易被不法分子包装华丽的“低价旅游”“天使投资”“免费体检”等养老项目所欺骗,从而信以为真,将自己的养老钱投资进去。
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发放“免费小礼品”、举办“养生讲座”等多种形式,利用老年人渴望身体健康的急切心理,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缴纳会员费。
不法分子通常以发放免费礼品、拉家常等手段博取老年人信任,后虚构养老类理财项目,虚假承诺“保本付息”、“高额回报”,激发老年人赚钱欲望,吸引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
01、戒除贪婪心理
不轻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天上掉馅饼的免费午餐,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对高息产品提高警惕。
02、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面对陌生人不轻易相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03、讲科学,不迷信
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主动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04、常与亲友沟通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常与亲友交流。从亲属子女角度,则要与家庭中老年人更多交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
当儿女离父母近一点
父母就离诈骗远一点
关爱老人 提醒老人
凡是涉及金钱来往的
一定要多核实
多和家中子女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