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386期
发表及转载原创文学作品、部分时评,支付稿费,接受会员及非会员稿件 (投稿邮箱见文末)。
非虚构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名著《冷血》(1965)。此书根据调查笔记写成,轰动一时。卡波特称该书“每一个字都是真的”,故称其作品为“非虚构”。目前,非虚构写作已经深入到美国普通民众,而中国的非虚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最近,国内一位学者朋友把她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初稿寄给我,请我“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不吝赐教”。她的意思是,研究生论文是探讨非虚构的,非虚构起源于美国,而我在美做非虚构工作多年,应该有话可说。我爽快答应帮着看看。读完论文,感到很诧异,因为它探讨的非虚构已经不是我了解的非虚构了。于是,我从网上找到了国内全国性非虚构研讨会报道及少数非虚构作品,阅读后得出一个结论:非虚构自美国传入中国后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概念、定位、特征和写作方式等都与美国的不同。也许正如古人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先说“橘生淮南”的情况。众所周知,非虚构(nonfiction)概念来源于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1959 年,堪萨斯州发生一起一家四口被杀的案件。卡波特在《纽约时报》上读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故事有料,就前往当地调查。他根据调查笔记写成《冷血》(In Cold Blood)一书,于1965年出版,轰动一时。卡波特称该书“每一个字都是真的”,故称其作品为“非虚构”。非虚构的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文学的分类。过去,学者们把小说、诗歌、戏剧称为美国文学的三大类,现在把非虚构视为美国文学的第四大类。非虚构是一个“伞”概念,其下种类繁多。维基百科英文版在非虚构一词下列出九个分支,但常见的分支主要是散文、传记、回忆录、历史、新闻及报告文学等。虽然它们都是非虚构,但各分支都有其写作要求及特点,例如,散文有散文的的写作要求及特点,与新闻、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求及特点不同。由于非虚构的出现,某些文学体裁也有了新的归属和解释。例如,过去认为报告文学(reportage)是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混合类,需要具备新闻性、文学性等,但现今的报告文学归于非虚构的范畴,写作要求是运用虚构文学的技术描写真实的事件和人物。非虚构的最大特征就是真实。这也是非虚构与虚构文学的本质区别。我在读研究生时,教授反复要求我们要保证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表明这是专业上的要求,否则就有可能导致非虚构变为虚构。当然,非虚构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达到,但是实际操作上很难,只能说尽量接近真实。
美国曾经发生过一个涉及非虚构作品的著名官司。美国作者詹姆斯·弗雷(James Frey)于本世纪初撰写了一本回忆录,讲述自己从最初的酗酒、吸毒到接受治疗后回归正常生活。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励志故事。兰登书屋以《百万碎片》(A Million Little Pieces)为名出版该书,该书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但是,媒体监督网站烟枪(Smoking Gun)编辑对此书产生怀疑,于是派出记者进行了六周的调查,发现故事是虚构的。2006 年 1 月 8 日,该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百万谎言》的文章。面对批评,作者弗雷只好承认书中部分内容造假,并解释他的造假有文学原因:使得故事跌宕起伏,有戏剧的弧线和故事的张力。由于非虚构变成了虚构,许多读者要求出版社退款。于是,出版商起诉作者,要求赔偿。最终 ,作者与出版商达成和解,给读者退款,只要他们声称购买此书的原因是“认为这是一部回忆录,而不是一部小说”。许多读者阅读《冷血》一书后都认为,该书的细节写得很好,推测作品是虚构的。但是,作者卡波特拿出了八千页的采访笔记,说明所有的细节都有采访笔记作为根据。实际上,卡波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即“内容真实,方法虚构”。作家们开始学习卡波特的写作方法撰写非虚构。于是,许多非虚构作品问世,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成为畅销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文学奖项等。专家学者开始研究非虚构作品,出版了研究非虚构的专著,还有非虚构作品排行榜。美国《作者文摘》有篇文章统计,非虚构作者借用的虚构写作技巧共计25种,不过实际数字要比这多得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美国非虚构的快速上升期,根据是报刊上发表的非虚构作品超过了虚构作品。同时,一些大学纷纷设立非虚构硕士项目、教授职位以推广非虚构。笔者就在那时入读纽约一所大学新闻学硕士。这是一个培养非虚构写作者的项目,既学习理论,又进行实践。在学校,我们需要阅读诸多成功的非虚构作品。例如,有的记者采用侦探小说的写法撰写回忆录,结果作品不仅成为畅销书,而且还被拍成高票房的电影。写作练习也是真刀真枪的实干。我们的毕业论文就是一个短篇报告文学。毕业后不久,我进入媒体,主要撰写周刊的封面故事。按照学界的分类,封面故事、专题报道、特写都属于短篇报告文学,而报告文学则是非虚构下的一个分支。目前,非虚构写作已经深入到美国的普通民众。非虚构写作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各个角落,教学内容多是教授学生如何借助各种文学手段,写好非虚构作品。举办培训班的机构有大学、图书馆、写作机构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也设置了非虚构项目,项目介绍称,课程涵盖多种体裁,包括个人散文、回忆录、报告文学、文学批评等。
现在谈“橘生淮北”。中国的非虚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根据该研究生的论文,董鼎山先生于1980年3月将非虚构概念引入中国。当年,他在当月《读书》杂志上发表一篇“所谓‘非虚构小说’”的文章,向中国读者介绍了美国出现的非虚构。也许当时的非虚构正在发展当中,董先生使用了“非虚构小说”一词,导致现在一些国人把非虚构视为小说的一类。目前,非虚构和小说分属两个文学大类,不再视为同类了。中国学者对非虚构的理解也比较多元。根据某研讨会的报道,在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甚至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大家对于非虚构的定义和理解依然很不一样。有些学者把非虚构与长篇报告文学视为同类,也有人将其视为小说的一种,还有人将非虚构等同于调查报告等。也有小说家提到,在中国文学现场,虚构和非虚构已然相互渗透,边界不太明晰。而一位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发言说,“它一直是在学术的界定中,没有经典化。”中国非虚构对真实的标准也不同。在中国,真实这个硬标准变为一个软标准。在某研讨会上,有的作家发言称,“小说家在内心里会强调自己的非虚构特征,只有在打官司的时候才会说他的作品完全是凭空虚构的”。也有文学编辑认为,“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分对创作本身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更好的写作效果”。不久前听到一个故事。一位作家早年出版过一本描写个人奋斗史的畅销书。最初,作者否认内容是真实的,说是虚构的,但是再版后却改为非虚构。一本畅销书从虚构改成非虚构如此顺畅,说明人们对非虚构中的真实性并不是很重视。《中国在梁庄》是中国非虚构的一个标杆,但也是歪打正着。有位知名作家在研讨会上透露,作者梁鸿最初是把它当小说写的,但她无法把它变成一部小说。她有几个非常有趣的人物,却无法融入长篇小说的叙事逻辑,感到非常苦恼。这位作家建议她以非虚构形式发表,结果一炮而红。在非虚构研讨会上,有学者称,最初的美国非虚构写作,作品选取的新闻题材,核心的故事是真实的,但在具体的叙事中采用了小说虚构、想象等方法。但该学者又认为,作为写作方式,是指作品的生成有赖于作者深入的采访、实地调研、文献查证等,拒绝主观、故意、无中生有的虚构和想象。这就是把非虚构等同于调查报告,排除了采取虚构写法写作非虚构的可能性。
对于朋友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我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我逐一指出问题所在,并比较两国在非虚构上存在几个主要的不同,提出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还寄去一些有关非虚构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供朋友参考。寄出信后,考虑到这封信费了不少功夫,仅仅写封信似乎可惜了,不如把它扩写成一篇文章,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读到。于是,我在信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写成此文。若有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国内医学院毕业,后弃医从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来美留学,在纽约市立大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曾任世界日报的世界周刊记者及主编,撰写封面故事数百篇,两次获得美国少数族裔移民报道奖。现为特约撰稿人,居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