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游记分为两种,一种是“志雄走读”系列,另外一种是其他

文摘   2024-11-20 17:00   上海  

   


「读者心中的“走读”Top3」



如果让你选出“志雄走读”系列你最喜爱的三本书,你会怎么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读者杨宏俊心中的“走读”TOP3,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京都味道》趣味新西兰

《沸腾香港》

虽然足迹曾遍及五大洲,也看过不少游记和攻略,但平心而论,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游记分为两种,一种是“志雄走读”系列,另外一种是其他。
结识志雄是因为十几年前的《Value》杂志,后来很自然地就开始订阅全套《投资者文摘》,《投资大家》系列丛书,然后成为了智库的读者,也购买了“志雄走读”系列,十几年来一直都是志雄的忠实粉丝。自从有了“志雄走读”,这套书已经成为我每次出游的最佳向导!
说来汗颜,我家其实就住在上海浦东世纪公园附近,和志雄的家距离很近,孩子还曾经跟志雄的儿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但各种原因错过了几次难得的智友聚会。再加上平日很少在智库群内发言,所以就习惯了默默潜水,不时看一看志雄和部分智友的微信互动。
2019年的国庆假期,我和家人去了日本鹿儿岛旅游,回来后又忙于工作和各种事情,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志雄走读Top 3 的约稿。无奈不知从何提笔,干脆把自己最喜欢的几本重新看过,断断续续地在每次出差的航班上完成了这篇小文,各位智友见笑了!

Top1《京都味道

日本是我最喜欢旅游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连续多次去往日本,全家人都喜欢日本的美食,清洁的环境,以及礼貌的市民。日本从南到北基本都去过,仅北海道就去过两次。今年国庆假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志雄发的北海道知床五湖的照片,那些美景仿佛昨日再现,历历在目。
但是京都我只去过一次,而且是手拿着志雄走读的《京都味道》,一点点去品味京都。因为京都是有历史的地方,我特意先了解了京都的历史,再去深度游,不想走马观花般的普通游览。关于日本的历史,《京都味道》写得简单清晰,在京都的二条城,被它的宏伟雄壮所震撼。我陪着儿子在里面一边走,一边聊《京都味道》书中写的日本那段历史,儿子虽然那时只有五年级,但对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日本战国时代那段历史如数家珍,回家后写了长长的一篇游记。真的很佩服志雄用如此短的篇幅就把日本历史的精华部分讲得清晰明了,让走读的读者们收获满满!
日本美食。在京都,我们按图索骥,找到了不少《京都味道》提到的美食,每一顿饭都流连忘返。通过日本当地的朋友,我们预定了米其林三星的菊乃井,服务之周到,食物之精美,让我们全家老小赞不绝口!
《京都味道》书中有一段提到了鹿儿岛的仙岩园。当志雄在北海道知床半岛时,我就在鹿儿岛旅游。看见云雾缭绕的樱岛火山忍不住摆Pose拍照,日本的朋友说樱岛火山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当地人早已习惯。没想到我们国庆回来之后没几天,就看到樱岛火山大规模喷发的新闻。
话题转到日本的经济,我就职的公司在日本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在东京皇宫对面的高档写字楼里租了一间办公室,我跟日本的同事有很多联系,也聊过不少关于经济发展的话题。为此,我也阅读过大量关于日本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书籍,最关心的就是九十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普通中产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越是深入了解日本,就越认同志雄在走读和智库中所写的那样,大陆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日本社会的发展路径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相比而言,我们已经走在“未富先老”的道路上,需要调整心态降低预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

Top2《趣味新西兰》

2016年春节,我们全家和几位好友家庭一起去新西兰旅游,我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本游记就是志雄写的《趣味新西兰》。在飞去奥克兰的航班上把这本游记看完,随后这本书就被几位好友传阅,大家都爱不释手。
这本书写得简单有趣,游记中写的库克船长的“奋进号”探索南太平洋的故事,以及图帕伊亚对库克船长的重要性,简单明了地讲清楚了这段历史。英国人与毛利人打交道并不顺利,有一幅画描述的是双方以物易物的场景,毛利人抓着龙虾与英国人交换布料,略显荒诞。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了这幅原画,立刻想到了志雄的《趣味新西兰》中提到过这幅作品,很是有趣。
图帕亚 绘制

这本书又很实用,新西兰南岛的主要景点都一一呈现,瓦纳卡湖的孤树,旁边迷幻世界的迷宫,普卡基湖的牛奶蓝色,蒂卡波湖的好牧人教堂,皇后镇格林诺奇的“魔戒之旅”。我沿着志雄走过的景点轻松游玩,舒适惬意。

我们在皇后镇博士峰山顶的观景台远眺,风景绝美。皇后镇是世界顶级的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胜地,我在那里尝试了驾驶小型飞机,终身难忘!我还预定了七千英尺的高空跳伞,穿戴好跳伞装备,准备登机时天空刮起了大风,组织者为了游客安全暂停,当场全额退款,我很遗憾没能尝试一次高空跳伞的极限运动。
我想通过一个细节来说明“志雄走读”前期准备之详尽。在去米尔福德峡湾的弯曲路上,我开车途中稍作休息,遇到了志雄书中提到的“啄羊鹦鹉”。这种鹦鹉胆子很大,我们的车还没停稳,几只鹦鹉就已飞到我们的越野车顶,发出很响的keeaa 的声音,开始大力啄食车窗边缘的胶带。我太太打开车窗想拍摄,刚刚开了一条缝,就有一只鹦鹉飞到照相机前来啄食,把我太太吓坏了。志雄在走读中说没有见到它们,而我是超近距离的亲眼目睹,和志雄描述的完全一样。这说明志雄一定查询过不少资料,验证后才写进书里。有时寥寥几句话,志雄背后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Top3《沸腾香港》

我对香港怀有很深的感情,不仅是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出差到香港,有一些香港的老友,也因十几年前曾经在港大求学,接受过港大多位名师的指点和校长的数次颁奖,对港大一直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
就因为对香港很熟悉,《沸腾香港》一出版我就下了订单,但放在书橱里一直没有读,打算认真回想香港的印象,才认真拜读了志雄的这本书。志雄前来催稿,督促着我把这本书读完。
我认识的那些香港人为人处事聪明务实,工作学习勤勉高效。曾经我尊敬的一位领导,她的老公是廉政公署的二号人物(一号职位当年由英国人担任),家庭早已晋级到财富自由的精英阶层。我跟着她一起去广州出差开会,我到了广州很自然就在下榻的五星级酒店里解决了晚饭。没想到那位领导晚些时候抵达,在路边小店花几块钱一碗米粉当作晚餐。知晓此事后我非常惭愧,自此以后虚心向这位领导学习,保持谦虚务实低调的态度,不再以身外之物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游客到了香港,往往会专注于购物和美食,比如聚集在中环、铜锣湾一带的购物中心,看见的是太平山顶和维多利亚湾的美景,却不一定有机会看香港繁华背后的另一面。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也有一些其他很不错的选择。
《沸腾香港》的第十二章提到了麦理浩径,它曾被评为世界十佳徒步线路之一,全长一百公里,我2017年国庆假期带孩子徒步走完这条线路,标识清晰安全性高,适合驴友,建议徒步爱好者可以优先考虑麦理浩径。走过这条线路,将会亲身感受到香港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偏远底层人民生活的贫富不均、以及香港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
香港何时是黄金年代?我跟不少香港朋友聊过后,感觉应该是70、80年代吧,我举一个新鸿基中心广场的例子。坐落于会展中心附近的新鸿基中心在建成之时,香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入驻港岛中心的各家写字楼,办公租金高,薪水快速上涨,那一代受到良好教育的香港人都能轻松找到不错的工作。随着香港经济超过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再加上港人热衷于置业买楼,那一批精英很快跻身个人财富的世界前茅。
如果您仔细观察新鸿基中心,会发现最顶楼的五层和下面四十几层的颜色略有差别,但不易分辨。因为那时顶级办公楼被各大跨国公司租用,不断扩张的业务使得整层甚至几层租用办公楼的需求无法满足。某顶尖跨国公司为了租用连续五层办公楼,找到了新鸿基地产,于是新鸿基在原来那幢楼的基础上,硬是额外加盖了五层楼,出手如此阔绰足以说明当时的香港经济是多么火爆。这个故事是这家公司的高管亲口告诉我的,现在的那五层办公楼,早已黯然失色,由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分散租用,当年的显赫场景不复存在。
智库提到陈冠中所写的《我这一代香港人》,是当年香港人心境的最好写照。文中说:“我们这批人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好到什么地步,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怎么聪明,而是因为有一个历史的大环境在后面成就着我们。”“至此,我们这代人有了这样的全民共识: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因为今天确实比昨天好;楼价是不会跌只会升的,打一生工赚的还不如买一个单位的楼。谁能不信呢?我们的上半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来的。至此我们整代的精英都强化了本来已有的投机习性,一心想发财容易。”
陈冠中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04年,香港人到今天依然迷茫。感叹人生短短数十年,谁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境遇和变化?珍惜当下,感恩所有,包括志雄对智库各位朋友的帮助和提携!

THE END


作者 | 杨宏俊
编辑 | 周艳 付心怡

“志雄走读”系列陆续在国内已经出版了23本,你最喜欢“志雄走读”系列的哪本书呢?欢迎留言评论~~(*^▽^*)


志雄走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