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81年,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年人。因父母生病这两年多奔走于医院,因网上写文这些年多关注悲欢。我有两个朴素的认知,很想分享给有缘看到此文的朋友们——★第一,走出“我执”。我不讲鸡汤和道理,只和朋友们说一桩旧闻。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时,在距离地球60多亿公里的地方,回眸拍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就是这张——这个在茫茫宇宙中犹如一粒尘埃的照片,就是我们70多亿人居住的家园。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卡尔·萨根,就这张照片,写了一本《暗淡蓝点》(《Pale Blue Dot》)的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望子成龙的父母,每个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圣人与罪人,都集中在这里。尽管,它只是宇宙的一粒微尘。”每当我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时,我就会把这段话默念一遍:地球不过是宇宙中漂浮的一粒微尘,我和我目前这个困难,又算什么?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站在更高处,看待自我和困境,习得平和与沉静,得到力量和辽阔:“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擦伤。”考学失利是擦伤,爱人背叛是擦伤,孩子平庸是擦伤,父母老去是擦伤,公司降薪是擦伤,他人诬陷是擦伤,亲戚叛离是擦伤,就连出门不小心被车撞了但幸好无生命之忧,也是擦伤…… 用高维的视角,看低纬的困境,就用是用宇宙式的升维,见天地,见他人,见自己,就能洞见自我的短视,走出“我执”的渺小。并渐渐走出恶意愚昧和二元对立:你和我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都是宇宙大爆炸时,万千星辰散落后在地球上的馈赠。你和我都是星尘,你和我本是一体,你和我并无分别。你和我都将死去,而我们的身体又会分裂成分子原子,供养给子孙后代。我们不必争吵,只去相爱。
★第二,安住此刻。我还不讲鸡汤和道理,而是讲一个平平无奇又满满智慧的故事——一个偏僻的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修行前和修行后,有什么区别?”师父曰:“修行前,上山、砍柴、做饭。修行后,还是上山、砍柴、做饭。”小和尚不解:“师父,你这修行前后干的是一样的活儿,何谈修行呢?”老和尚微微一笑:“修行前,上山是为了砍柴,砍柴是为了烧火,烧火是为了做饭。而修行后,上山就是上山,砍柴就是砍柴,烧火就是烧火,做饭就是做饭。”听到这里,小和尚更迷茫了:“师父,这不还是一样的吗?”师父又微微一笑说:“如果上山就是为了砍柴,那上山的过程就会充满怨念;如果砍柴就是为了做饭,那砍柴的过程就会又累又苦。但如果上山就是上山,那上山途中就会遇见风云花草,砍柴就是砍柴,砍柴之余还能听到鸟叫虫鸣。如是日日安在当下,日日欢喜当下。”这是关于“修行”,我听到的最好的故事。日常就是修行,修行不是嘴里的念咒,而是言行的安放。安在此刻,安在此地,安在此景。如如不动,念念无生,了了分明。不管是我写一篇文,还是你打一份工,如果我们只是紧盯“目标”,那就很容易在焦虑和急迫中,陷入比较心和得失心:“凭什么我的文章不是10万+?凭什么我没有同事更受领导喜欢?”但,如果我只是认认真真写文,你只是勤勤恳恳打工,我就会在心流中感到笔触的温凉,你会在专注中觅得工作的精髓。一样的工作,我们以“安在此刻”的心情做,就会有超越外物的收获。而且这收获,又是直至本质、直抵灵魂的天道馈赠。这样的“得到”,比我们紧盯目标,得到的还要多,还要丰富,还要欢喜。佛曰,境随心变,次第花开。境,还是那个境,但你的心念变了,好运和福报都来了,就像花在清晨雨露中,次第开放那样自然芬芳。何谓生死?生下,活着,死去。可否具体?闲时安,忙时安,事事安,时时安,安住一切,一切皆安。可否再具体?你我皆尘埃,归宿是慈悲。 周日愉快。感谢你读到最后。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