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搞“周年庆”,染发剂直播有利益无“家人”?| 新京报快评

时事   2024-11-26 17:05   北京  

直播带货需要的是真诚而非套路

记者在直播间购买的染发剂。新京报资料图

 | 苏士仪

“公司12周年庆,拍一发三”,类似广告促销语经常出现在多个销售染发产品直播间。随口就来的酬宾活动“随时”发生,甚至有的企业成立仅一年,却一直在办“12周年庆”。据新京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销售染发产品的直播间里,营销“套路”满满,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掉入消费陷阱。


除了所谓的“周年庆”之外,植物染是直播间另一个共同的“卖点”。主播们声称“是真正的植物调理型染发,安全到大家一周染一次都没事”“周周染、月月染、天天染,不伤发质,不沾头皮”。但记者调查发现,多家产品打出的植物染概念,实际上植物萃取成分仅为微量成分。


“周年庆天天有”“宣称植物染发剂却鲜有植物萃取成分,甚至未标注植物成分”,这样的乱象让不少人感到头皮发麻。毕竟,这些产品是直接作用于头发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和头皮接触,如果连这都造假,是否会对头皮和头发带来伤害,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销售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虚假套路,已经违背了直播带货的底线。


都知道,直播带货需要的是真诚而非套路,如果以各种话术哄骗消费者,那主播口中的“家人们”叫得再亲切,也难免伤了消费者的信任、损害了其基本权益。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而且,过往因为玩套路搞虚假宣传翻车的头部主播并不鲜见,这都足以成为警示案例。


然而,即便如此直白的道理摆在面前,现实中,类似的忽悠套路却依旧屡见不鲜。新京报的报道显示,在一些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记者以“染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销量排行前几名的店铺无一例外都在搞“周年庆”。可见,这种大忽悠的销售乱象已然成为了一些商家惯用的某种手段。而这显然涉嫌虚假宣传。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哄骗消费者的方式外,更有企业打起了非遗项目的擦边球。如,有的店铺展示的产品外包装标注“非遗传承”字样,但实际到货的产品上,“非遗传承”的字样却变成了“经典传承”。这让不少“家人”伤透了心。


那么,这些企业为何如此大胆?一方面,与违法成本低有关。与虚假宣传、哄骗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相比,虚假宣传被发现后“损失”无疑要小很多。即便遇到较真的人,也很少有“闹得特别大”的。


另一方面,商家套路频出则与平台对细化领域的监管相对宽泛有关。尤其是在直播带货初期,由于平台监管的不健全,一些商家就找到了可钻的空子。久而久之,这些做法就形成了某种“心知肚明”的套路。


因此,要想针对性地杜绝类似乱象,监管部门与平台推出的举措就要有的放矢。除了提升准入门槛、依法依规严格细分领域的标准外,在日常巡查中,平台显然要多下功夫。尤其是那些天天搞所谓“周年庆”、用新概念忽悠消费者的商家,要紧盯着。同时,还要畅通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打击力度,以典型案例震慑类似乱象。


总而言之,商家不能为了卖货失了底线。尤其是那些针对染发剂的直播套路,理当尽早被摒弃。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整治“霸总”短剧,拒绝“向下的流量”| 新京报快评
给踢打欺凌者的副所长寄锦旗,读懂网友“言外之意” | 新京报快评
“羊毛党”勾连商铺,被薅的不只是百亿补贴 | 新京报快评
保健品当“神药”卖,平台不能纵容 | 新京报快评
中小学食堂岂能成为套取资金的提款机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