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化学工业(1861—1949年)
一、洋务运动开创中国近代化学工业
古代中国就有手工业方式的化工生产,其中硅酸盐陶瓷、酿造业、金属冶炼、黑火药制造都有相当的规模,但都不是在化学原理指导下的生产。直到清末官办的军火工厂中,开始用西方工业革命后诞生的化工技术生产硫酸和硝酸,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萌芽。
19世纪60年代,我国“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清同治四年(1865 年)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图 0-1)、天津机器制造局和南京机器制造局,目的是生产枪炮、火药、军用船只,自制无烟火药的基本原料硫酸、硝酸以及硝化棉、雷汞等化学品。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其子徐建寅、徐华封等人,于清同治六年(1867 年)调到江南制造总局,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金楷理合作翻译大量的近代西方科技、军事方面的著作,最早翻译化学元素符号和西欧化学名著《化学分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书籍,利用学习的西方化学知识,研制无烟火药和制造无烟火药的基本原料硫酸、硝酸等。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在龙华火药局,借鉴西方的生产技术,用铅室法制造硫酸取得成功,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最早的开端。
图0-1 江南制造局火药工场
1874年徐建寅奉调天津机器制造局专事镪水制造,建成淋硝厂,生产硫酸、硝酸和硝酸钾。1900年庚子事变时天津机器制造局被八国联军毁坏。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天津机器制造局剩余设备移至山东,在德州设立分厂,名叫“北洋机器制造局”,内设火药制造场,制造无烟火药,附设两个制酸设备—硫酸和硝酸设备各一套,硫酸日产量为2700磅(约1225千克),硝酸日产量为1600磅(约726千克)。清朝末期,中国建起为军火生产配套技术较先进的化学工厂。
上海开埠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上海设立贸易洋行,上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为利用当地廉价资源和市场获利,1874年英国商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开办了一家精炼金银用酸的工厂,后为江苏药水厂。清同治十四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公司购买全套铅室设备,从英国订购焚矿炉,生产硫酸和硝酸。该厂坐落在苏州河的大石桥附近,占地33亩(2.2公顷),雇佣工人250人,日产硫酸2吨。以后还生产过硫酸铁、硫酸铜、蒸馏水以及蓄电池专用硫酸。它是中国化学工业中第一家外商企业。
二、民国时期各种化工生产作坊和小型工厂
清末,一般化工品的生产技术,仍是传承古代生产方法的手工业化工,部分吸纳西方简单的化学加工方法。多以手工作坊为主,有染坊、陶瓷、玻璃、酿制、火柴、水泥、皮革、医药等行业。
推翻封建的清政府,建立民国后,打破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兴起,经济领域学习西方技术风起浪涌,刺激了民间资本化工企业的产生。由于民间资本的资金、技术力量薄弱,最初开办大多是作坊或小型化工厂,生产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品如肥皂、火柴、染料等。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上海出现了一批民办化学工厂。1915 年,阮霭南和周元泰合伙建立的开林造漆颜料厂,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涂料工厂。1916 年,邵晋卿开办振华实业公司,生产飞虎牌油漆和颜料。飞虎牌油漆在上海市场上击败日货鸡牌油漆,还享誉东南亚。1919 年,旅日华侨容子光、容祝三创办中华制造橡皮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橡胶制品。同年,林涤庵集资开办大丰工业原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锡酸、铬酸等十余种无机化工产品。1921 年,胜德织造厂内设立了赛珍部,试制浇铸型酚醛树脂,成为国内塑料生产的起源。同年,吴蕴初开办炽昌新牛皮胶厂。1922年,张礼林开办亚洲橡皮厂。1923年,华侨陈嘉庚创办橡皮公司上海分行。1927年、1928年,正泰、大中华橡胶厂先后创立建成,生产套鞋、跑鞋、车胎等。1934年,大中华添置设备开始生产汽车轮胎,成为中国第一个生产轮胎的工厂。1928年,吴蕴初创办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1935 年,吴氏又建立上海天利氮气厂,生产合成氨和硝酸等产品,是中国最早生产合成氨的工厂。1933 年,中孚、大中染料厂兴建,是上海最早的染料工业企业。同年,李允成、郭永恩等人集资开办中国工业炼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氧气及乙炔气,1936年起生产电石。1933年,美商建立远东酒精厂,1935年酒精厂建成。由此上海成为中国最早的化工生产基地。
山东省是开启近代化学工业生产较早的省份。1919年9月,青岛市福顺泰商号开始创办染料厂,取名为维新化学工艺社(青岛染料厂前身),该社为我国最早的染料生产厂之一。初期产品为煮青,即膏状硫化青染料,后增制碱性紫、硫化蓝、色基大红等,但膏、粉状硫化青一直为该厂主产品。1922年10月,济南裕兴颜料工厂(裕兴化工厂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往往将染料误称为颜料,因系厂名未予更正。下同)开始创办,1924年潍坊裕鲁颜料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工厂前身)成立。继之,青岛中国颜料公司、大华颜料公司、济南天丰颜料厂、华丰颜料厂先后崛起。以上各厂开办初期主要产品均为煮青。1931年年产量达3400箱(每箱50千克)。除广销本省各地外,省外销售以河南、江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六省为主,浙江、安徽等省亦有少量。济南染料业最多时达五十多家,其中较大者有18家,其余为家庭副业。青岛染料业最多时亦达几十家。潍坊、德州、烟台、济宁等地亦有生产。与染料业同时发展的是其主要原料硫化碱的制造,济南、青岛有数家工厂生产。
为了生产肥皂,化工原料烧碱的需求增加,生产发展较快。济南、青岛均有十多家烧碱制造厂采用苛化法生产。为满足纺织、印染工业的需要,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于1947年建立中纺公司化工厂(青岛化工厂前身)电解烧碱装置,有23个电解槽,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烧碱460吨、盐酸140吨、氯化锌210吨、漂白粉25吨。在当时,即为山东省技术较先进的化工企业。烟台、济南、青岛等地有一些将纯碱精制成面碱(食用碱粉)的加工业,原料多来自天津。
橡胶加工行业山东省最早的厂家是威海的中威橡胶厂(威海橡胶厂前身),1929年创办,产品主要是胶鞋,最初年产4万双。1930年青岛福字胶皮厂兴办,产品是胶鞋和鞋底。此后青岛有隆裕胶皮工厂、同泰胶皮工厂、山东胶皮工厂等相继兴起,其产品除同泰为自行车胎外其余均为胶鞋。
山东省民族化学工业虽然开始兴起,但基础薄弱,技术和设备条件较差,多数原料依赖进口,经不起外资的侵袭。山东省地处沿海,青岛等地先后受德、日等控制。特别是1937年日本大举侵略华北后,山东大部分地区沦为日伪统治区,为了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在青岛、济南、淄博等地,利用当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兴办了一批化工企业,规模不大,但因战事频繁而无法正常生产。刚刚兴起的民族化学工业,被日伪当局随意停水、停电,业界无法正常生产,再加上原料被日本侵略者统一控制等原因,致使沦陷区民族化学工业濒于绝境。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兴办和控制的企业多数由国民党政府接管。化学工业主要由经济部鲁豫晋区特派员办公处化工组接收。接收后,因战争破坏,原料无着,继之内战起,故大部分工厂未能复工,只有齐鲁企业公司橡胶厂等少数生产军用品的工厂维持半开工状态。
据原山东省工业厅资料,1949年全省(按当时行政区划)私营工业工厂化学加工部门为216家,1950年发展到502家,1951年为566家。据山东省统计局资料,1954年全省化学加工工业共有个体手工业1466户,从业人员3496人。其中土碱、硫黄、土硝生产107l户,从业人员2305人;油漆、油墨、染料生产216户,从业人员592人;其他179户,从业人员601人。全省橡胶工业个体手工业27户,从业人员105人。
三、民族资本创建大型化学工厂
纯碱用途广泛,在工业革命时代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法国科学院曾悬赏征集制造纯碱的生产方法,可见其重要性。民国初期经济的发展促使纯碱需求量大增。但是纯碱的生产与技术被西方大化工公司所垄断。1914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集资在塘沽开办久大精盐公司,利用沿海滩涂制盐。原盐除食用外,一个重要用途是制造纯碱。当时,“洋碱”充斥市场,且价格昂贵,使我国不少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受制于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打仗,洋碱进口锐减,碱价骤增。1914年每吨碱价为白银51两,致使依赖洋碱为原料的工厂停工停产。见此,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的基础上,于1917年与陈调甫等人决定成立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兴办碱厂以发展民族化学工业。这是我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先进化工生产工艺和手段的化工厂,座落在渤海湾边塘沽,始建于1917年,1919年动工兴建。经范旭东先生和留美化工专家侯德榜博士同心戮力(图 0-2),苦心创业,于1924年生产出碱。开工之初没有大化工厂的生产经验,碱质低劣,销售困难,公司负债累累。在极其困难时期,范旭东、侯德榜等人采取措施,一面筹集资金,一面攻克技术难关,同时又与英国卜内门化工公司周旋,直至挫败英人想吞食挤垮永利的阴谋,使碱厂转危为安。1926年6月29日生产出合格的“红三角”牌纯碱。次年8月获得了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从1927年起,产量逐年增长,1936年达55410吨,永利公司碱厂(天津碱厂前身)终于站稳脚跟。
电解食盐可生产纯度较高的烧碱和盐酸,在20世纪初是非常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上海爱国民族资本家吴蕴初,为了谋求中国工业的独立,购进国外的设备,聘请外籍技师,引进西方电解食盐的生产技术,在民族资本主义化学工业技术进步方面是重要一举。1929年,吴蕴初花资8万银元,购进法国远东化学设在越南海防的生产盐酸的二手设备—120个爱伦摩尔式电解槽,为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还以1万银元的高酬金聘请该公司法籍工程师班纳负责拆卸、安装、试车工作。天原电化厂生产的“太极牌”盐酸、烧碱在上海市场异军突起,打破了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中国碱业市场的局面。
范旭东先生、侯德榜博士创建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和吴蕴初先生创建的天原化工厂,在所处的时代,不仅有“国货”抵制“洋货”的爱国主义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引进先进化工生产技术,建设了高水准的大型化工厂,培养了一批化工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民国到新中国,他们引领建设的天津碱厂、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前身为永利公司工厂)和上海天原化工厂,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骨干企业长达半个世纪以上。他们的奋斗为我国现代化学工业打下部分基础。
图 0-2 范旭东先生亲订,侯德榜先生手书的永利碱厂《四大信条》
四、东北的伪满化学工业
东北民间早期曾用古老工艺土法生产火药、硫黄、靛蓝、土硝、土碱等化学品。1919年以后,张作霖政权官僚资本建立的奉天兵工厂火药厂,生产部分硫酸、氯碱产品。弱小而又停滞的民族工业,多为十余人左右的家庭手工业及作坊,在辽南、辽东地区还有零星的硫铁矿开采。当时辽宁的近代化工企业有资料记载的为23个。
东北资源丰富,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觊觎侵占东北地区。日俄战争后(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取代了沙俄的势力,在东北建设了一批工厂,目的是一方面加强日本在东北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利用东北的丰富资源为侵略战争提供物资供应。在日本关东州都督府的庇护下,煤炭、炼铁工业开始建立,随之产生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所属的化学工业,有鞍山制铁所附产物工场、抚顺炼油工厂、大连油脂工厂、南满瓦斯(株)、满铁本溪湖工厂、大和染料工厂,主要回收硫铵、焦化副产及生产低档染料、涂料。这些企业标志着辽宁近代化学工业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物质供应基地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日伪政权控制下,加速化学工厂的建设。主要以沈阳、大连、抚顺、本溪、鞍山为重点,逐步扩展到锦州、锦西、辽阳、营口、丹东、开原等11个铁路沿线城市,共计有72个主要企业。其中化肥回收5个、农药3个、纯碱1个、氯碱2个、染料1个、涂料10个、火工1个、硫酸3个、助剂1个、无机盐6个、矿山1个、橡胶加工30个、酒精5个、甘油3个,形成了辽宁化学工业的雏形。解放后辽宁的大、中型企业如大连化学工业公司、锦西化工总厂、沈阳化工厂、抚顺化工厂、鞍钢化工总厂、沈阳橡胶三厂和四厂、辽宁轮胎总厂、沈阳和大连油漆厂、大连染料厂、大连油脂化学厂、辽阳庆阳化工厂、沈阳农药厂、开原化工厂等化工企业的前身,都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43年、1944年化工产品最高年产量:烧碱达5327吨,浓硫酸3122吨,硫铵50800吨,纯苯1580吨。“九三”胜利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苏军拆走工厂设备,辽宁的化工生产能力损失了60%~70%。鞍钢、本钢、抚顺炼油厂和葫芦岛锌厂的化工回收厂等则遭到100%的损失。1949年全省化工企业只剩下26个,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大多仅相当于最高年产量的一半。
为了利用小丰满水电资源,日本帝国主义筹划在吉林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有机合成工业基地。1942年开始建设,建成了两座小电石炉、一座炼焦炉,大部分工程未建成。解放后,重新规划建设,建成全新的吉林化工区。
五、根据地和解放区化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为适应战争需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一些化工企业,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干部。比较巩固的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和胶东等革命根据地都有化工企业,生产硫酸、硝酸、盐酸、纯碱、烧碱、酒精、乙醚、甘油等化工原料,以及雷汞、雷银、硝化甘油、硝化棉、无烟火药、二硝基萘、炸药等军用产品。
党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受到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的严密封锁,工业品和日用品供应都很困难。边区军民贯彻“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方针,组织了医药、军用炸药、弹药和一些日用化工品的生产。1939年,军区卫生部创办了卫生材料厂,也称延安八路军制药厂。到1944年,建立了一批小规模的化工厂,如制药厂、肥皂厂、皮革厂、火柴厂、玻璃仪器厂、造纸厂等,同时还建立了硫酸厂,以后又生产了硝酸、盐酸,试制成功了酒精、乙醚、硝化棉、无烟火药,并有小量生产。
在晋察冀边区,1938年军区卫生部办起了卫生材料厂,也称伯华制药厂。1939年成立了统一的军事工业领导机构—晋察冀军事工业部,还设立了化学科。1940 年,用陶瓷大缸土法试制硫酸成功,在唐县大安沟建了一个硫酸厂。1941年,先后试制成功浓硝酸、乙醚、二硝基萘、硝化棉、无烟火药等,为制造各种枪弹开辟了原料来源。1943年,试制成功甘油和硝化甘油,进一步提高了手榴弹、地雷、炮弹所用炸药的爆破效能。雷银的大批量生产,解决了缺乏水银的难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化学工业的生产条件有了改善,建立了半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各种产品的产量也都成倍或数十倍地增长。1945年在张家口建起了新华制药厂。
在晋冀鲁豫边区,1938年建立了军区制药厂,也称光华制药厂。1941 年建立了硫酸厂,以后又生产了硝酸、盐酸、雷汞、酒精、乙醚、硝化棉、无烟火药等产品。硫酸厂分成太岳、太南和百步交三个化工厂,又增加了脱脂棉、硝基萘和硝铵的生产。1944年,在黎城源泉建立化工厂,生产硫酸、硝酸、双基无烟药、硝基萘、雷汞等。1947年,在山西长治建立炸药总厂,主要生产硝铵甘油混合炸药;还建立了隘峪山化工厂、晋城化工厂和内旺化工厂,主要生产火工产品。
在晋绥地区,1942年初,晋绥军区后勤部将当地肥皂厂改建为化工厂,工厂迁建在陕西省吴堡县万户峪,生产肥皂和皮革两种产品。1945年后勤部组建军工部,化工厂迁陕西省佳县境内,扩建为军工部第四厂,生产有较大发展,除继续生产肥皂和皮革外,还生产硫酸、硝酸、盐酸、甘油、硝化甘油、硝化棉、硝基萘、炸药、发射药以及雷管、雷汞、电池、黄磷、玻璃、陶瓷等产品,并总装各种弹药。1947年,该厂搬到黄河以东山西省离石县境内,设总厂和几个分厂,总装十多万发各种炮弹、几十万发枪弹和手榴弹,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胶东地区,抗战初期就有了军工厂生产手榴弹,以后逐渐发展到能生产硫酸、硝酸、盐酸、甘油、硝化甘油、硝化棉等18种产品,用以制造手榴弹、枪榴弹、迫击炮弹以及炸药等。并以路布兰法生产纯碱,苛化法生产烧碱,还生产木焦油、硫黄,以及钙皂裂解制汽油等。1943年成立了军区制药组,并逐步发展成为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黄碘、酒精、葡萄糖等。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从1946年至1949年,胶东与鲁中、鲁南连成一片,集中一批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研究试制成功了一些急需的军事化工产品。他们所生产的弹药,在孟良崮战役和解放兖州、济南等地的战役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7年,解放战争急需大量军火。当时大连已经解放,由苏军驻守。大连的工业基础较好,有进行军工生产的条件。在中共旅大市委的领导下,各解放区派到旅大市的人员组成建新工业公司,建立军火生产基地。大连化学厂是建新公司的一个工厂,其前身是日本的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新公司在大连化学厂组织了硝酸、硫酸、乙醚、二苯胺和硝化棉、硝化甘油及无烟火药的生产,不仅为本公司生产山炮弹提供了发射药,还供应了各解放区生产追击炮弹和子弹所需的发射药,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我国化学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基础十分薄弱。化工厂的生产规模大都很小,工厂装备很差,劳动条件恶劣。化工技术水平远远落后国际水平,能够生产的品种有限,产量很低。最高年产量,硫酸不过18万吨,硫酸铵22.6万吨,纯碱10.3万吨,烧碱1.2万吨,轮胎4万条。
转载自《中国化工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