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深交所披露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黄山谷捷)的招股书注册稿,公司向创业板上市又迈进一步。11月7日,证监会同意黄山谷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5月,黄山谷捷深交所创业板IPO受获理,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在监管层下发二轮审核问询函及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后,2024年8月,黄山谷捷首发上会成功通过。根据招股书,黄山谷捷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系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行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用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重要组成部件,同时,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前景。截至招股书注册稿签署日,公司合计拥有10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从业绩表现看,招股书显示,2021年度至2023年度及2024年1-6月(下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5亿元、5.37亿元、7.59亿元和2.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27.86万元、1.02亿元、1.63亿元和6345.6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7.86万元、9947.19万元、1.57亿元和6059.7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8.34万元、9671.78万元、1.45亿元和5221.40万元。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在手订单,公司预计 2024 年度营业收入为 7.60亿元至7.67亿元,同比上涨0.12%至1.11%;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至1.32亿元,同比下降17.98%至16.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至1.23亿元,同比下滑17.75%至15.62%。数据显示,经过2022年业绩的大幅飙升后,2023年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转为下滑态势。对此,公司解释称,2024年业绩承压主要受到海外新能源汽车政策放缓、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向上游传导,以及铜价上涨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从其他财务指标来看,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应收账款逐年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波动显著,这些因素或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招股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的前五大客户为斯达半导、博世、安森美、士兰微和英飞凌。过去三年中,前五大客户还包括上汽英飞凌、中车时代和日本悠年。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73亿元、3.33亿元、4.21亿元和1.6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依次为67.77%、62.01%、55.47%和60.42%。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合计分别为6762.99万元、1.44亿元、1.65亿元和1.0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6.63%、55.46%、43.86%和28.10%;2022年度、2023年度应收账款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12.92%和14.58%。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48.79万元、1734.22万元、9430.46万元和2959.34万元。数据表明,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不断上升,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也呈上升态势。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与净利润差距显著,并曾出现现金流为负的情况。从主营产品构成看,铜针式散热基板销售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公司铜针式散热基板销售收入分别为1.82亿元、4.02亿元、5.90亿元和2.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48%、96.96%、98.51%和98.91%。值得警惕的是,尽管铜针式散热基板的销售收入逐年上升,其销售单价却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铜针式散热基板销售均价分别为97.63 元、95.40 元、90.97元和85.61元;2022年、2023年同比分别下降了2.28%和4.64%。对此,黄山谷捷解释称,公司产品单价的下降主要受到与下游主要客户约定的年降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关于年降机制的具体定价条款和降幅比例,公司方面未予详细说明;关于价格传导机制,公司表示已与主要客户约定了与原材料波动相应的价格传导机制,具体机制因客户而异。例如,斯达半导可根据订单当日铜价迅速调整销售定价,而英飞凌、联合汽车、深圳安森美和上汽英飞凌等客户一般每季度或每半年对产品定价进行调整,价格传导机制存在滞后性。公司进一步表示,由于价格传导机制具有滞后性以及调价幅度并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价格变化,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此外,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黄山谷捷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19%、34.37%、36.26%和33.33%,整体高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的30.20%、30.79%、32.51%和31.28%。然而,公司毛利率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下滑,这一趋势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在对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黄山谷捷解释道,2024年主营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同期铜材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报告期内,铜材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4.82%、64.94%和67.66%。因此,铜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和毛利率产生了较大影响。具体而言,2024年以来,铜价呈大幅上涨趋势,3月下旬突破7万元/吨,4月突破8万元/吨,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海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铜现货价格已达8.18万元/吨,较2023年初上涨了24.31%。在此背景下,黄山谷捷的铜排平均采购单价在2024年1-5月达6.89万元/吨,较上年上涨4.64%,使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了334.68万元。此外,铜价上涨触发价格调整机制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金额为 137.20 万元,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影响为-197.48 万元,导致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1.12%。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资深汽车行业研究员张翔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年降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尽管黄山谷捷与客户约定了相关让利机制,公司未来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消化部分让利压力。此外,面对原材料铜价上涨,公司凭借其在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先地位,仍对下游客户保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对公司核心产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总体来看,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依然可期。不过,张翔也指出,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2024年上半年,公司铜针式散热基板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91%,显示出主营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为降低产品单一带来的风险,公司有必要在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上实现多元化,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外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地位。超六成研发人员为大专及以下,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存续成疑
研发方面,报告期内,黄山谷捷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94.09万元、1234.41万元、1840.03万元和949.06万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93%、2.30%、2.42%和3.40%。相比之下,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平均值分别为5.29%、6.83%、5.13%和5.84%。黄山谷捷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将研发活动过程中产出的可对外销售的样品成本从研发支出结转至营业成本/存货所致。从研发人员构成情况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6人、40人、48人和53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39%、6.98%、7.23%和8.91%。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分别为13人、28人、31人和36人,占研发团队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5%、70.00%、64.58%和67.92%。截至招股书注册稿签署日,公司仅有4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董事兼总经理张俊武、董事兼副总经理周斌、研发中心主任肖内及副主任王韬。整体来看,公司研发团队中超过六成的研发人员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且核心技术人员中半数以上兼任公司董监高职务。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显示,2021年9月18日,黄山谷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134002903,有效期为三年。凭此证书,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得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从标准的25% 降至15%。今年9月18日,公司需重新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招股书显示,根据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4年9月25日出具的《关于出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情况证明的复函》,黄山谷捷已通过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评审,但尚未最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尽管如此,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仍按15%的税率计提企业所得税。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较以往有所升级。最新政策要求1,最近一年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3%;2,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然而,黄山谷捷在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及研发人员占比方面均未达到上述要求,这可能导致公司未来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及相关政策红利。这一隐患不仅将加剧公司的财务压力,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外界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质疑。(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