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有重阳

文化   2024-10-12 03:59   广东  

编者按:
九九重阳佳节逢,又到重阳明媚时光,谷粒归仓,风吹落叶,一脉相承数流年,一处风景,一帘幽梦,一抹醉夕阳。登高望远,遍插茱萸,把问候记在重阳节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现如今黄昏也安康,长寿已不是神话。日子安暖,问候常新,快乐常伴,不管是漫时光还是素流年,涤净心灵,净花身心,升华素养,提升气质。金秋安康,重阳快乐。
           客家人在广州联谊会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丹桂满树芳、金菊遍地黄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又一传统佳节重阳节。湛蓝的天空,澄澈的河流,斑斓的山林,金黄的菊花,芳香的丹桂,舒适的气候,秋天的美好在重阳节达到了极致。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茱萸节等,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特别的节日,糅合着众多的民俗乡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古代为什么称九月九日为“重阳”?答案得从“中国哲学之源泉、华夏思想之滥觞”的《易经》里去寻找。《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阳数相重叠,故称”重阳”,因日月皆逢九,也称“重九”。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中的“集重阳入帝言兮”,是“重阳”词首次面世。由于九九字音与久久谐音,九九重阳节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到了两汉,重阳仪式已经成形。延续到唐代,重阳节成为法定假日,人们在九九重阳节,登高祈福,拜神祭祀,饮酒赏菊。大唐开元年间,鲜衣怒马的十五岁少年王维来到长安谋取功名。第三年重阳日,王维登上出安附近的高山远望故乡,忆起山东兄弟,心中涌起无尽的惆怅和思念,于是挥笔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诉说重阳节思念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激起思念的情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旅居在外游子的共鸣,他们在重阳节登高望远,吟诵王维这首诗,思乡如麻,热泪杉然!自王维这首诗传开之后,以后的历朝历代,人们更加重视过重阳节,重阳节也成为继春节、端午和中秋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传统节日。
      九九登高望,岁岁共天长。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站在高处,俯瞰着大地的秋色,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远处的人峦连绵起伏,仿佛是岁月的背梁;脚下的大地五彩斑斓,如同生命的画卷。在高处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辽阔,那一刻,我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岁岁共天长的美好愿望在心中升腾。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它那淡雅的芬芳和高洁的品质,让人陶醉不已。在菊花的簇拥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举杯共饮,叙旧话新,享受着天伦之乐。那温馨的画面,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重阳是一根古老的藤,它爬满在久远年代的青苔墙上,缠绵着岁月隽永的诗情词韵。历史上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为重阳节情思缱绻,诗意盎然,留下一首首重阳佳作。白居易在重阳节写下:“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孟浩然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牧写下:“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苏东坡写下:“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李清照写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切透。”唐诗宋词中的重阳诗词,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素雅的节日画面,还赋予了重阳节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讲“百善孝为先”,重阳节因此成为我们民族敬老爱老的重要载体。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定九•九重阳节为全国老人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节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含义,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

       孝行天下,爱满人间。孝,这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在重阳节显得格外动人。重阳敬老,敬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传统,敬的是我们内心那一份血脉相连的亲情。做父母的最伤心的,莫过于为子女操劳大半生,子女长大后却要远走高飞,留下自己独守下半生;为子女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是小时候习惯了父母的宠爱,长大后却忽略了父母的孤独。但愿天下所有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爱!老有所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我们都是时光里的旅人,在这夕阳无限好的节日里,让我们有爱相伴,一次次,深情目送;一程程,携爱而行。        

客家人在广州
广交天下友,相聚客家情。您的到来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美丽的色彩,欢迎关注”客家人在广州“公众号,欢迎参加我们的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