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在北京:巩华城

文摘   2024-11-22 19:03   北京  
----------

乘坐北京地铁昌平线,经过一站,名叫“巩华城”。初听,以为是高档楼盘所在地,做功课才知道,它是明代皇帝北征、谒陵、巡狩、驻跸之所。此外,它还有一个功能,这就是,由通州沿温榆河运来的粮食,到城外码头卸载,存入城内的奠靖仓,供应居庸关和十三陵守军,故称“巩华城漕运”。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巩华城曾为农民起义军的指挥部。

清代,巩华城为屯兵之地,称“巩华城营”。清康熙年间,朝廷在这里设“擀毡局”,制作供皇室和军队用的毡子。由此,有了远近闻名的“沙河清水毡子”。
巩华城,意为“巩固华夏”之城。历经几百年岁月,城内行宫、庙宇、仓廒早已荡然无存,目前能看到的主要是四座包括瓮城在内的城门,其中,南北两门经过修复,外貌一新,西两门未经修复,更显苍凉。除此之外,细心寻找,还能发现几段残破的夯土城墙。我试图能够找到当年的码头和奠靖仓遗址,但毫无结果。
巩华城遗址位处昌平区沙河镇,北沙河和南沙河之间。两水在巩华城东部交汇,形成温榆河。多年前,这里建成了沙河水库。巩华城外西北角,北沙河上建有朝宗桥(俗称“北大桥”),为拱卫京师三大古桥之一。想来,古人在这里选址建城,是考虑了取水、运输、防卫等诸多因素。
一位村民对我说,现正在拆迁,准备建遗址公园。让我感到温暖的是,这里的村民都很朴实,几次问路,都得到耐心指点。更有一位村妇从自行车上下来,告诉我行走路线,讲得很详细。


▲扶京门(南门),意为“扶持京师”之门。
▲威漠门(西门),意为“威震大漠”之门。


▲展思门(北门),意为“展陵怀思”之门。
▲镇辽门(东门),意为“镇闼东辽”之门。
▲北沙河,图中可见地铁昌平线。
▲朝宗桥,七孔石拱桥,建于明正统年间,位于京藏路(G6)辅路上,至今还在使用。
▲南沙河,日暮时分。
▲沙河水库,北沙河与南沙河交汇处,下游为温榆河。
▲巩华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行走攻略

可乘坐地铁昌平线到巩华城站下车,也可乘坐公交345路或889路,走京藏路,到沙河站下车。南门和北门、西门和东门之间的距离均为1000米。

----------
作者:刘文军,网名“好望角”,户外爱好者,文史地理爱好者,游记作者(见“阅读原文”)。
----------

好望角寻访之旅
户外爱好者,出版《黑龙江纪行》(黑大出版社)等游记作品,现居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