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记者访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
“在华发展多年,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韧性和竞争力,这不仅给本土发展带来推动,也给海外业务带来支撑。”全球领先的能源技术公司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日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前,贝克休斯已经完成从单一传统油田服务供应商向综合型能源技术供应商转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服市场突破方向是什么?数智化技术带来哪些机遇?曹阳给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制造业
拥有强大韧性和竞争力
中国能源报:中国作为贝克休斯重要市场,在华业务部署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曹阳:近年来,贝克休斯在华发展整体稳中向好。一方面,销售额保持稳定,采购量不断攀升。相比4年前,采购量将近翻番;另一方面,工厂管理、执行和交付能力不断提升、效率持续改善,比如交付周期和质量,给国内外业务都带来很好的支撑。
这完全彰显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韧性和竞争力。在我们看来,中国制造业拥有较强的综合成本竞争力、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体系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还会进一步增强,并将继续带动“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升级核心油气业务的同时,在新能源领域要有所建树,这是我们最新业务部署。
在上游油气开发领域,我们入驻澄迈油服1号深水设备装配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深水水下采油树组装且测试成功,为油服技术升级和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油服强县”澄迈,地处海南岛西北部,建设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条件。贝克休斯有幸入驻此地,并为中国深水和超深水开发提供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解决方案,倍感荣幸。
在新能源领域,电解槽检测、电动汽车电池检测需求较为旺盛,这是我们探索的业务方向。中国在新能源行业发展领军全球,从长远来看,我们正加速在能源转型领域投入和布局,包括氢能、地热、白氢等,都在寻求进一步探索。
上游开发
赋能数智技术是大势所趋
中国能源报:全球范围内,油气开发正在向深水和超深水推进,这给油服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曹阳:当前,油气开发热点集中在“两深一非”,即深层、深海、非常规,这对油服技术提出诸多挑战。
对贝克休斯而言,我们除了参与页岩油气、海洋油气开发,还配合客户参与了深海科考,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
中国在成功实施两轮可燃冰试采基础上,正全力推进第三轮试采。对于可燃冰这种新的固态甲烷,到底如何大规模开采和利用,这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事情。
中国能源报: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和数智化升级带来了哪些发展和合作机遇?
曹阳:当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随着数字技术和产业供给水平提升,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数字化技术赋能油服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能源技术供应商,我们寻求通过部署高效低碳技术解决能源生产运营中的减排问题,同时不断探索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油气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实践。
以我们的LeucipaTM解决方案平台为例,其核心优势在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调度,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LeucipaTM能够持续学习和改进生产流程,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这不仅减少人为错误风险,还提供了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支持,进而保障生产安全性与经济性。
LeucipaTM帮助成熟资产挖潜增效,根据实际案例,可以帮助老油田实现25%的产量增长。
平衡能源转型
“三难困境”是大挑战
中国能源报:全球加速推动能源转型,给各行各业都带来挑战和紧迫感。在您看来,能源行业可以通过哪些措施统筹安全供应、经济高效、清洁低碳三者之间的平衡?
曹阳: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全球都在经历这一浪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转型市场,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市场机遇只会越来越多,市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平衡能源转型“三难困境”——能源安全、可负担和可持续性,是当今全球最大挑战之一。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这给能源安全问题带来挑战,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是各国头等大事。挑战和机遇并存,对企业而言,这就是“硬币的两面”。
基于此,我们认为,煤炭和石油需求会大幅下降,但是否会降至零,我们持保留意见。对于天然气,鉴于其相对清洁、便于储存和运输,且燃烧效率高等诸多特点,我们认为,天然气将不仅仅是一个过渡能源,很有可能成为最终能源结构中的一部分。
因此,油气行业仍存在可深挖的空间,在可预测的未来,我们仍会积极投身于此。对于在华发展,我们希望从各个维度,为中国能源供应安全、可持续性、可负担性方面提供帮助。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