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进入“全民化债”的新时代!

楼市   2024-11-24 18:31   湖南  

作者 | 罗乾波
      出品 | 波哥看楼市

最近,国家为了帮助地方政府债务减压,放出了一个12万亿的化债大招。

一下子,把众人的目光吸了过来。

为什么关注度这么高?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主要是各个方面积累了巨量的债务,已经深度影响到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了,而让目前的整体市场负累过重,步履蹒跚。

综合央行公布的债券余额和央行资产负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全社会广义负债总额为507.32万亿,其中:地方债务或超100万亿,居民和企业债务都在200万亿元左右。

然而,2023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26.06万亿元,上述全社会债务大约是经济体量的4倍,已经严重制约当前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见,在债务的巨大压力下,从“全民负债”到“全民化债”,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居民部门,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要走的路!

勒紧腰带过紧日子,也或将是大家往后生活的一个常态了。


那么,“全民化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今天,咱们就来简单说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   其一,地方化债:减轻压力,优化时空,释放动能,促进发展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主要贡献者,每年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可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迅速冷却和“土地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地方财政进入极端困难状态。

其中,这些债务的来源和产生,原初其本意都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但是在上一轮高速发展周期中,各地都变得越发疯狂,基本都钻进了地方GDP和政绩的空间内,频频高额举债,是上一个时代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期间,最风行的模式是,通过组建各地各类的城投公司,以此为载体,为了更快速地拉动地方地方的GDP和形象等,借助各类表外模式和渠道大肆融资和借款等,而这些资金都不是国家规定的法定债务,而纷纷成为了巨额的隐性债务。

另外,其压力还来自于,此类借款和债务,其资金利息远高于法定额度下的年化率。

据有关统计,其资金成本普遍都在年化率7—8%,是正常政府融资成本的3倍左右,因此,大额本金+高额利率,两者叠加下,压力巨大。

市场好的时候还能扛得住,后面口罩事件来袭,整体上看,从2021年开始,各地的债务问题就不断暴露出来了,其主要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就是财政和土地收入急速跌落,负债模式的过往平衡被打破了。

因此,就快速出现了两大严重问题:

一是,早年大规模建设积累的天量债务,陷入连付息都困难的境地。

二是在此趋势下,造成地方财政吃紧,偿本付息的逻辑不成立了,使得地方经济也失去最重要的投资的有效支撑而不断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无论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还是从重振经济角度,化解地方债务都是中央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最近中央提出的地方“化债”方案是:总额10万亿元,5年专项债4万亿元、另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

10万亿元的数额庞大,可有效缓解地方流动性压力和减轻利息负担。

其具体化债模式,就是以下四点:

用显性债务置换隐性债务(表内化显性化)

用低利率债置换高利率债(减少利息支付)

用长期限债置换短期限债(用时间换空间)

用高信用债置换低信用债(注入省级信用)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简单点,用白话来讲,就是三招——类别置换+成本置换+时空置换,前两个方面是具体的手段、载体和核心,最后一个方面是目的和效果的有效表现——化高为低、化短为长,为地方政府和国家赢得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当然,这个化债模式,其核心手法只是“置换”,债务的规模和总量并不会减少和消失,说白了就是一个转移、拉长和后置的手法。

也即,总体上是以“借新还旧”方式来进行的;最后,要达到释放空间和动能,推动地方政府回血和有效“自我造血”这些好的态势上来,最后,才能真正实现化债的终极目标——消灭债务。

◢   其二,企业化债:快速支付和减税+搭建有效的资本市场等为综合动力,以激活企业动能

企业或机构等,一直是市场中的核心主体,对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关乎产业、关乎就业、关乎税收、关乎民生等等,就如同一棵大树的众多经脉和分枝等等,这棵树最后干枯叶败还是花果茂盛,都离不开企业层面力量的有效实现。

比如,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民营企业其价值有一个“56789”的说法,指的是: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还有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如果,再加上分布于各领域的众多国有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价值,基本可以视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了。

然而,这几年来,全球经济大周期在急剧嬗变,在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换的特殊时代,在众多的内外压力下,企业的境遇,也变得非常困难了。

以前的借款和债务等,也不断成为各企业发展中的大问题大压力,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很多企业倒在现金流面前。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由于房地产和楼市的的急速下行等,通过产业链效应的关联作用等,已经严重导致众多行业和企业一片阴霾。

客观来看,环境变化有原因,过去的高额负债,也已经深度制约着很多企业的发展脚步,因此,也开启了以化债为核心的艰苦打拼的阶段。

其中,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因为企业参与经济等中的模式和方式不同,企业化债与地方和居民相对有所不同,其他的大致方式,有以下三种:

1、直接减负:除了降息,还应大规模降低企业税负和罚没。

2、欠款支付:集中力量化解政府直接投资项目拖欠的各种工程款、材料款等款项,当然,在本轮10万亿化债额度中有望得到缓解。

3、加持资本和企业家:扩大股权、债权市场投融资工具,充分尊重企业家才能和精神、完善各类产权保护、稳定政策预期等方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树立市场信心。

比如,可以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多做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设计,以便于在扩大直接融资、盘活创投、常态化IPO和鼓励并购重组等方面,在资本市场及其通路上,充分盘活实体+资本这两个大盘子。

◢   其三,居民化债:以有效就业为打底,在减负方面需要综合施策

大家都知道,居民部门化债是盘活经济的重要结点——民之贫弱,市场无力,国力难振。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等,一切的效用及价值,都要在居民这个终端层面反映出来,否则,都没什么意义。

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无需多言。

下面,从债务方面来简单推算一下,大家就可以看出居民的压力所在——

上述200万亿居民债务分摊到14亿人,每人债务高达14万元。

如按照5%利率算,每人每年利息约7000元,去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3.9万元,近2成收入用来付息了。

当然,这只是总体性的平均类算法,跟市场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说明大数,请不要去转钻牛角尖。

为什么,会在居民层面造成这么大的压力?

主要是两点——

一方面,在支出端有房产、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来;

另一方面,在收入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债务负担过重,不敢或无力去消费,而导致消费降级的现象到处都是。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循环:

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严重制约居民消费而消费不振就制约经济增长,进而又影响到居民收入,再反过来再影响消费和债务化解。

这是一个经济和收入下行的死循环。

所以,居民化债也是盘活经济的重要结点。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因为居民端,代表着消费,在研发+生产+消费这个基础性三轮循环中,没有“消费”这一节点的有力支撑,这个小系统就会崩溃,研发和生产也将运转不了。

故而,居民有效化债,是一个经济体有效循环和发展的核心基础之一,此外,这里的“居民”,并非单指国内的居民。

从国内而言,帮助居民来化债,实际上也就两大招——提振就业+为民减负。

个别观点,波哥以前就已讲了,不再去重复。

就业和减负,在一进一出之间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钱袋子,其他的不管你讲得如何的天花乱坠,这两个数字改变不了,根本没人理你。

近期,一些朋友只谈减负,就是一个典型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短视行为。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由于时代、趋势、环境、模式等在快速改变,国内经济的整体运行状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由于过去的各类巨额债务,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活力,也造成众多不利的影响。

当下,为了有效破困和激发相关动能,政企民三大角度,都在积极化债,毕竟,合理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永远是至理名言和客观规律。

以上所言的“全民化债新时代”,仅为客观观察,是当前周期中的一个时代性特点的归纳。

今日,以本文叙述之,以供各位参考。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波哥看楼市
楼市独立观察——鲜辣的湖湘味,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