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目
《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意思是说,要平天下,必须先治国,治国必须先齐家,齐家必须先修身,修身必须先正心,正心必须先诚意,诚意必须先致知,而致知就要靠格物。
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当中有一条是核心,那就是中间的“修身”。修身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告诉你修身的路径,修身的后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的结果。《大学》说,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人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这门课最开始提出的目标。
二、格物 致知
朱熹在《四书》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所以说要致知,就必须要格物,意思是说,要知道,就必须即物穷理,研究那事物,穷尽它的道理。
所以《大学》一开始教导学生,对凡是天下之物,无不在对它已知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穷尽,表里精粗,无所不到,这样用力时间长了,就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明了。朱熹说的这些,就成了之后一千年“格物致知”的标准解释。
但到了明朝,王阳明对此提出了疑义,他的怀疑也很有道理。他说,《大学》里说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八条目是有严格的先后次序的,如果格物是要格物穷理,要穷尽天下全部事物的全部道理,达到知无不尽才算是格物致知,那这个任务显然是一辈子也完不成的,那我不是到死也进不了“诚意、正心”的阶段吗?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王阳明想不通,他决定自己做一个试验,选一个物来格,他选了竹子。王阳明到花园里,对着竹子盘腿而坐,盯着竹子,就开始格。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格出来,倒是把自己给格病了。王阳明就断定:朱熹错了!
王阳明说,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格呢,不是去做实验搞物理研究,而是格子的格,画好了格子,就等于画好了一个标准,这是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比如,我们说大臣的职责是格正君王,这个格就是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格子就是个框,格正就是匡正。我拿着这个是非善恶的格子,去格那个物,看套不套得上。套得上,就是是,就是善;套不上,就是非,就是恶。这就是格物致知,
我一套,就致良知,就知道是非善恶。后来王阳明把这个思想总结为他的“四句教”,就是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新解释,打开了一个新思想的新世界。
格,不是研究,是用是非善恶的标准去检验;物,不是物体,而是那个事,是你遇到的每一件事;致,不是穷尽,是导致,是找到;知,不是知识,是良知。
格是是非善恶的标准格子,那这个标准在哪里呢?王阳明说:“良知自然会知。”简单得很,就是你自己的良知,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比方说,我是一个学生,该不该好好学习?人人都知道该好好学习,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好好学习呢?这就是没有格物致知。喊他出去玩的时候,他格子一,知道不该去,但他还是去了。
格物致知,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利益的考量,只按是非善恶的标准去做,就是绝对坚持原则,没有任何选择性,该怎样就怎样。
注意啊,这就是儒家修养入门的第一级台阶:遇到任何事情,绝对不做任何利益考量,绝对不选择性执法,绝对按大是大非、是非善恶的标准去做,这就是致良知。
儒家这门课很难,难点不在于朱熹的致知,掌握知识;而在于王阳明的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按这些原则去行动。
三、诚意 正心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到了是非善恶,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打定了主意就有了诚意。什么是诚意呢?朱熹说:诚者不自欺也,比如你要跟客户说假话,你知道自己是假话,只是为了附和他而说,那如果你能做到不欺骗自己,你就有了诚意。所有是非、善恶、真伪都看得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头和考虑都是真实无妄,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这就是诚意。
诚意的诚是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从《大学》到《中庸》,就修一“诚”字,从《大学》的“诚意”到《中庸》的“至诚”,也就是至诚如神,能把诚意修养到极致,你就能成为天地人三合一的神。
做到诚意之后,就能正心,一颗心妥妥地在胸腔里,端端正正,无所偏倚。我们不是常说做一件事要先端正态度吗?这就是正心。心一正,就一举一动都符合道理和规矩,一举一动都对;一举一动都对了,才算是修身了,身上的每个地方都修养到位;修身之后,就接上了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