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情况,多种病情危重患者均易出现呼吸衰竭这一危险事件,呼吸衰竭主要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使患者不能顺利完成其他交换,并导致机体严重缺氧,进而产生生理功能障碍,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当患者受到疾病及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发生呼吸衰竭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提供呼吸支持,保障患者呼吸通畅,挽救患者生命。在此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那么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你了解哪些?
什么是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主要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至于难以进行有效的其他交换,并导致缺氧状态-氧分压<60mmHg,伴或不办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分压>50mmHg,进而由于缺氧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情况发生,并引发代谢紊乱。呼吸衰竭的发生可能与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等疾病有关,呼吸衰竭的发生会对身体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害,需要及时治疗。
呼吸衰竭发病原因有哪些?
多种原因均会引起呼吸衰竭发生
临床常见肺部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均是呼吸衰竭引发的重要因素,当患者肺部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肺功能下降,会引发呼吸衰竭。
当心力衰竭及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脏疾病发生后,会导致液体在肺部聚集,对气体交换造成干扰,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对于脊髓损伤或者肌无力等对呼吸肌肉运动造成影响的神经疾病或肌肉疾病发生后会引发患者呼吸衰竭。
当患者出现严重创伤,例如胸外伤或进行胸部手术等,会对呼吸功能造成干扰,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当脑损伤、脑卒中等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发生后,会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并影响呼吸中枢功能,易引发呼吸衰竭。
当长期暴露在一些含有毒物质及药物环境下,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当发生重症感染及严重创伤后,会引发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另外,还会出现在睡梦中发生呼吸暂停的情况,这会导致氧含量下降,引发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
当呼吸衰竭发生后,患者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这一典型症状,在呼吸中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随着病情加重,呼吸困难症状更加明显,患者在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律上均发生明显改变。对于急性肺损伤患者而言,其呼吸频率会增快,变为深大呼吸,可发现鼻翼明显煽动。而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发生呼吸衰竭过程其呼吸表现为,由慢且深的呼吸转变为浅且快的呼吸,并且会辅助呼吸肌参与,表现为点头,或者提肩呼吸,当发生二氧化碳麻醉时,则会出现浅慢呼吸。患者呼吸浓度发生改变,其中中枢性呼吸衰竭会表现为间歇、潮式或者抽泣样呼吸,当患者由于中枢神经药物重度引发呼吸衰竭,其呼吸情况均匀缓慢。
发绀
紫绀是缺氧的典型症状表现,当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85%即可出现紫绀,其具体表现为在血流量较大及皮肤较薄的口唇或者指甲等位置呈现青紫色。
三凹征
三凹征主要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例如胸部或腹部肌肉强力运动以保持呼吸活动的情况,此时机体试图通过胸廓扩张来增加吸气量,但是由于肺部气体难以吸入,且难以扩张,而导致在吸气过程中发现胸骨上窝,且两侧锁骨上窝及下部肋间隙呈现出凹陷,因此称为三凹征。
精神症状
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后均会引发神经精神症状,患者会表现为狂躁、昏迷、精神错乱、抽搐等症状,对于慢性缺氧情况仅会表现出定向力障碍及判断力减弱,但仍需加以重视。当出现高碳酸血症后,会表现出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状态,包括失眠、烦躁及躁动等。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当缺氧情况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高碳酸血症,患者即会表现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同时高碳酸血症会表现出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多汗、血氧升高,同时脑血管发生扩张,并出现搏动性头痛,例如缺氧严重、酸中毒等,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及血压下降。
泌尿系统症状
当呼吸衰竭中,干细胞缺氧发生变性坏死或者肝脏淤血,即可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这会引起患者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包括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消化道出血及渗血等情况。同时肾功能会表现出尿中红细胞、管型、蛋白尿及氮质血症。
心理反应
呼吸衰竭发生后,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是常见情况,当肺功能下降,患者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进而诱发窒息,患者存在濒死感,并表示出对死亡的恐惧,使其出现精神高度紧张,且语言交流发生障碍,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不安、恐惧。
呼吸衰竭救治原则
氧疗
氧疗是纠正缺氧的重要手段,采取氧疗改善缺氧状态,但是需注重正确的氧疗方式,当使用不当会导致病情严重及二氧化碳潴留,因此需了解正确的氧疗方法。
首先对于Ⅰ型呼吸衰竭而言,其可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氧气,即50%~60%或更高浓度,确保尽快纠正缺氧情况,而待氧分压提高到60mmHg后,需降低到50%以下,预防氧重度及吸收性肺不张等并发症,通常认为氧浓度超过50%为高浓度氧,常压下<40%以下是安全的,而超过60%需要限制在48h以内,且纯氧吸入只能短时间应用。其次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情况而言,需要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并维持氧浓度在35%以下,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且要慎用镇静剂。
吸兴奋剂
通过兴奋呼吸中枢能改善轻度呼吸衰竭,常用呼吸兴奋剂为尼可刹米。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对于氧疗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需要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且原则为早上早下。
对症治疗
在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明确其病因,对发病原因进行处理,例如控制感染、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纠正心衰等。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排痰护理
排痰护理能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达到减轻呼吸负担,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在排痰护理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达成目标:
(1)多喝水:饮足量的水能将痰液稀释,并使其更容易咳出,保证患者能饮进足量的水,并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对肾脏及心脏造成较大负担。
(2)环境护理:保证室内湿度良好,可以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合理湿度,利于患者呼吸顺畅,并减轻痰液粘稠度,利于患者更好地排出。
(3)体位改变:当患者体位调整会促进痰液在呼吸道中容易流动,通常将头部略高于胸部的仰卧位有利于患者排痰顺畅。
(4)呼吸机排痰:当患者呼吸衰竭情况较为严重,必要时需借助呼吸机辅助排痰,医护人员需要将呼吸机合理调整与设置。 (5)注意口腔清洁:排痰护理中需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保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可有效减少痰液污染。
吸氧护理
在吸氧干预中,做好护理工作十分必要,吸氧护理主要指在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合适的氧饱和度,在医生建议下明确吸氧浓度,并正确使用吸氧装置,吸氧方法可包括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吸氧,
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并将氧气流量调整在适宜范围内,确保患者可获取到足够的氧气,并避免氧气过度供应。
在使用鼻导管过程中需要定时更换,保证导管清洁,避免感染。同时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预防氧中毒。当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禁止吸烟。
生命体征监测
在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需要加强其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血压水平、意识状态、呼吸频率等情况,对于昏迷患者而言需要对其瞳孔大小进行检查,并观察患者光反射、肌张力及腱反射等病理特征。
皮肤护理
注重患者皮肤清洁,在口腔卫生护理中可选择漱口水进行,每天进行3次口腔清洁,同时需要结合患者口腔pH值确定漱口水种类,当pH<7用2%碳酸氢钠液;pH>7则用2%硼酸溶液;中性用1%~3%过氧化氢溶液,当患者存在口腔溃疡,需要使用泰液护理口腔。同时,患者长期卧床需要注意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情况发生,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并对肢体进行按摩,可将软垫放置在骨突处,注意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05
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清新,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病房氛围,注意隔离,预防疾病传播,做好防护措施。将室内温度、湿度调节到合理范围内,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将室内光线调节柔和,按时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做好室内卫生清洁,注重物品消毒,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夜间护理操作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扰动,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饮食护理
由于呼吸衰竭会耗费患者较大体力,尤其是进行人工通气患者,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会增加,蛋白质供应量需增加20%-50%,因此注重蛋白质补充,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g/kg,并增加营养,提供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食物,优质蛋白食物包括肉类、鱼类、禽类、蛋类、豆类和坚果等,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选择上需选择全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结合患者病情及饮食喜好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使患者多摄入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保证营养均衡,及时增加营养丰富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呼吸训练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个体化管理指导呼吸康复护理计划,积极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可呼吸肌训练。指导患者开展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掌握训练要点,以缩唇训练为例,指导患者坐位用鼻呼吸,缩唇以吹口哨方式缓慢呼气,放松鼻吸气,呼气控制5s左右。并指导患者进行膈式呼吸、吹笛式呼吸、胸部扩张运动、呼吸操等训练,训练频率为10-20min/次,3次/d,并进行吹口哨、爬楼梯、吹气球等训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呼吸训练、横膈肌阻力训练、吸气肌阻力训练等,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在运动训练中,需要结合患者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耐受情况、活动能力等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平地散步训练、肢体康复训练。平地散步时间10~15 min/次,2次/d,60~90 步/min。肢体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举起哑铃训练,2组/d,15次/组。在运动项目上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及运动喜好选择,包括散步、快走、太极拳、上下肢肌力训练、体操等,训练频率20-30min/次,2-3次/周,在运动训练中需要采取循序渐进原则,注意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适宜。
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咳嗽症状,在咳嗽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患者尽可能需要保持坐位,先进行浅而慢的呼吸,共5-6次,然后转换为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的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s,将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以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在咳痰过程中需要了解有关注意事项,呼吸衰竭患者受疾病影响不能长时间耐受缺氧情况,因此在吸痰过程中需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吸痰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程宜快;一次吸痰中忌反复牵拉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同时在此过程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当出现严重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情况时需要禁止吸痰,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在吸痰前后可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 min,这样一来可能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对于痰液较多者,在吸痰时不宜1次吸净,吸痰与吸氧需要交替进行,操作时,需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放松气囊后再吸引深部痰液,避免口咽部分泌物在放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同时,需了解患者痰液粘稠度,当痰液黏稠时可持续湿化,间断雾化吸入,使分泌物有效稀释,即可有利于吸出 。鼓励患者咳嗽,积极配合吸痰,吸痰时保证动作轻柔,先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入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外0.5-1.0 cm,再与负压相通。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负压不超过-50 mmHg。另外,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将痰液信息准确记录,并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心律的变化,在吸痰过程中若出现心律失常、气道痉挛、发绀等情况要立即停止吸痰,接通呼吸机并给高浓度氧。
用药管理
遵医嘱用药,确保各类药物用法用量正确,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强调坚持合理用药重要性。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解除缺氧状态,并加强护理工作,明确各护理工作细节要点,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田肖肖 王莉 陈君
单位: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呼吸内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