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美的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89.75亿元,同比增长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99亿元,同比增长14.3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7.01亿元,同比增长8.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实现超双位数增长。
在第三季度中,美的一天1.18亿小目标,轻松拿下。
第三季度的美的,“飘了”。不仅是因为千亿的营收,还因为9月中旬,美的终于成为“A+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本次,美的发行价格定为每股54.8港元,总计发行了5.66亿股H股。此次全球发售预计净募集资金约306.68亿港元,使之成为了近三年来香港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IPO筹资活动。
上市首日,美的股价开盘即上涨8%,市值迅速攀升至超过4400亿港元。截至发稿,美的市值已达5526.64亿港元,增长了近三成。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
从业务板块来看,美的To C的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占总营收的67.2%。而在To B业务方面,尽管整体实现了显著增长,但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板块的收入出现了下滑,录得2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1%。
工业机器人赛道曾是美的的一场豪赌。
2017年,美的不惜豪掷近300亿元,以天价收购了库卡机器人94.55%的股权,并在2022年完成100%的股权收购,从而正式进入机器人领域。
截至2024年,库卡在重载机器人销量和收入方面均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8.6%和17.9%。
可以说,借助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企业之一的库卡这一战略据点,美的已在全球工业机器人赛道上牢牢扎下了阵营。
公开资料表明,美的希望在上市后的三年之内分拆美智光电以及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不过当前尚未制定任何有关拟分拆事项的详细计划。
从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分拆业务往往是企业在特定发展阶段为了释放各个业务板块潜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很多企业把旗下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可获更充足资金和更灵活决策机制,能依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战略,吸引特定投资者和人才。同时,在细分市场深耕,其也可以拓展边界,实现产品创新、提升市场份额等积极变化,为企业整体价值提升注入动力。
对于美的而言,分拆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或许也有着相似的预期,期待通过分拆让这些业务在未来展现出更强劲的发展活力。
此外,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美的宣称,其中央研究院组建了专门的具身智能研发团队,正处于人形机器人探索阶段,重点集中在核心零部件的开发上。
除了专注于研发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外,美的还透露正在增加集成AI大模型产品的出货量,促进工业机器人与AI的融合。
今后,美的将左手紧握工业机器人这一坚实利器,右手持有人形机器人这一潜力法宝,在未来波谲云诡的机器人市场竞争中,已然占据有利地势。它以研发为根基,沿着产业链条向中游和下游稳步延伸。这种延伸并非盲目之举,而是通过中游和下游业务的发展反哺上游,形成良性循环。
眼下,美的在产业链上持续深耕拓展。这底气,正是源于美的自身坚实的实力根基。
为何锚定机器人?
5000多亿的家电巨头,为什么锚定了机器人?
从市场角度而言,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预计在 2023 至 2026 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 7%,其销量将增加至 71.8 万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到 2030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 8700 亿元。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美的怎么会错过?
从技术协同角度,一方面可提升家电生产效率,将机器人技术引入家电生产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智能家居发展,使机器人成为智能家居系统关键部分。
从战略转型层面,家电市场渐趋饱和、增速放缓,美的需要拓展新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降低依赖。而机器人与现有业务相关且互补,是转型关键方向,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竞争力,
从资源与能力而言,美的家底厚实,能承担机器人业务的巨额投入,其全球广泛的关系网络利于机器人产品推向全球,扩大份额,且自身强大的研发团队与库卡研发资源整合可提升机器人技术研发能力,加速创新和升级。
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