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方幕布、一盏明灯,随着器乐声起,造型各异、情态多样的皮影形象上下跳跃、左右腾挪……近日,在株洲市第八中学,由湖南工业大学“星火”宣讲团成员表演的槚山皮影《大国脊梁:邓稼先》剧目赢得满堂喝彩。
大学生助力槚山皮影迎新生
2008年,攸县槚山皮影成功申请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型传媒文化冲击,槚山皮影面临“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困境,渐渐走向衰落。
“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很难沉下心去学习一项传统文化。前来学习槚山皮影的年轻人来了一波又一波,也走了一波又一波,可很少有人完整地传承下来。”槚山皮影传承人宁曾伟雄十分无奈。
如何才能让槚山皮影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了解?2020年10月,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杨鹏飞旅游时,发现这项艺术并被其吸引。“皮影不该只‘藏’在一方幕布后,它必须更多地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槚山皮影很快在这位“00后”手里,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星火”宣讲团成员了解到槚山皮影的发展困境后,深感青年时代使命,积极探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槚山皮影的有效途径。在湖南工业大学曹蓓老师的指导和宣讲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传承槚山皮影在校团委立项通过。
“槚山皮影在学校立项通过后,‘星火’宣讲团的成员每月定期下县向宁老师学习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技巧的同时,不断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对剧目进行创新。”湖南工业大学“星火”宣讲团指导老师曹蓓介绍。
皮影遇上科技演绎红色故事
“传统的槚山皮影皮纸均为手工制成,工序纷繁复杂,宣讲团成员目前还难以完全复刻其传统工艺。”为此,“星火”宣讲团副团长廖文提出用现代工艺改良槚山皮影的建议,宣讲团其他成员表示十分赞同,随后成员们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我们用电脑绘图软件设计人物,用3D技术裁剪、复刻皮纸,用铆钉固定物件活动关节,再对其每个细节进行上色,同时还要有同学负责编写故事脚本……”宣讲团成员徐慕妍谈到,如今的槚山皮影已不再是传统的“土味”,而是在探索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在“星火”宣讲团成员们的科学分工和有效合作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槚山皮影的传承和发扬正在如火如荼地有序进行,槚山皮影也成功融合了红色主题文化。“目前,我们成功创作了《大国脊梁:邓稼先》《朱德的扁担》等红色皮影剧,先后在30余所中小学、社区、机关单位开展演出,并获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宣讲优秀团队。”曹蓓说。
2024年“星火”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沂蒙山精神宣讲团,多场红色皮影戏的上演,聚焦了“星火”宣讲团成员们对红色历史故事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勇担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槚山皮影以新生,结合新兴科学技术,演绎红色故事,赓续传统文化。在满堂喝彩中演绎红色精神,在光影之间绽放青春色彩,这群株洲青年,他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 湖南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