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写藤野先生?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二、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1、讲课场景
2、添改讲义
3、纠正解剖图
4、关心解剖实习
5、询问裹脚
三、如何写这些事?
1、讲课场景:外貌、动作、声调、语言、讲课内容,通过留级学生的口讲藤野先生的日常生活。(详)
2、添改讲义:时间、地点、语言、我的感受、改后的讲义。(详)
3、纠正解剖图:时间、地点、动作、语言(次详)
4、关心解剖实习:时间、神态、声调、语言(略)
5、询问裹脚:语言(转述、直述)(略)
作者没有平均着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四、这些事件反映了藤野先生怎样的特点?
1、讲课场景:幽默风趣、生活俭朴、不修边幅。
2、添改讲义:严谨治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纠正解剖图: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4、关心解剖实习:真挚诚恳
5、询问裹脚:实事求是
五、说伟大
1、学生结合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都是伟大的。
插入写作背景:
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的1926年,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任教。想到自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继续斗争的勇气。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
2、学生自读24——31段,说说这部分文字写了什么事件?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现状?
贫弱、受歧视、民众麻木不仁
学生读下面句子,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所以”“当然”是推理,但这里的推理并不成立。体现了作者作为弱国弱民的辛酸、愤怒。
写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同学的表现,可以衬托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当时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3、学生结合课文一分钟交流藤野先生的伟大。
我认为藤野先生的伟大,在于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和受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青年不同,对贫弱的中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他认真给我添改讲义,纠正我画的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和我相别时脸色悲哀、凄然,送我照相和字,叮嘱我寄照片给他,告诉离别后的情况。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深深感染了我。在我受到迫害时,藤野先生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使我的爱国思想受到触动,决心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六、说选材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课文写了哪些与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
清国留学生赏花、精于梳妆打扮、学跳舞、去仙台途中见闻、初到仙台受到优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同学的表现。
2、这些见闻和感受的作用是什么?
清国留学生赏花、精于梳妆打扮、学跳舞、去仙台途中见闻、初到仙台受到优待——写出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同学的表现——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特定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本文的“底色”和“背景”,聚集点则是藤野先生。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此段选自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