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01 / 闫艳芳
脑血管疾病
警惕大脑中的“定时炸弹”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闫艳芳
在人类的健康威胁中,脑血管疾病以其突发性、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成为不可忽视的“定时炸弹”。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血管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健康隐患。
HEALTH SCIENCE
脑血管疾病
警惕大脑中的“定时炸弹”
HEALTH SCIENCE
一、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发生在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这些疾病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据统计,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高达460万。
二、脑血管疾病的种类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
1.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分水岭梗死。TIA是一种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消失,但可反复发作。脑血栓形成则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形成的脑梗塞。脑栓塞则是由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进入脑血管,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
2.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蛛网膜下腔,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由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此外,动脉炎、先天性异常(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血管壁病变。
2.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等血液成分的改变,以及高血压病、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血流动力学改变,都可能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持续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吸烟、遗传倾向等也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四、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常见的症状包括:
1.突然身体一侧或双侧无力、麻木或瘫痪。这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半身不遂。
2.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这些症状可能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视神经受损有关。
3.突然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言语障碍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可能表现为失语或构音不清。
4.突然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意外摔倒。这些症状可能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有关。
5.头痛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头痛。
五、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按时服药,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
2.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健康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3.增加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限酒。
5.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积极管理和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情绪稳定与心态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六、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降纤药、脑保护药(如尼莫地平等)等。
2.手术治疗
在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对于脑血管疾病,开颅手术、介入手术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60%的患者达到生活自理,30%处在工作年龄的患者恢复工作。
七、总结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定时炸弹”,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不容忽视。通过了解脑血管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健康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警惕大脑中的“定时炸弹”,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