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这样做,快速转化 “问题学生”(附案例)

文摘   2024-10-17 07:00   云南  

在每一位班主任的教育生涯中,“问题学生” 无疑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他们或调皮捣蛋、或学习落后、或脾气不好,他们就像夜空中闪烁不定的星星,时而黯淡无光,时而又让人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面对这些学生,班主任们常常感到困惑、无奈,甚至有时会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班主任们用心去点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重新绽放光芒。那么,班主任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没人想成为问题学生

理解问题学生的本质


所谓 “问题学生”,他们可能存在学习困难、纪律散漫、情绪不稳定、与同学相处不和谐等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表现并不代表他们本质上是 “坏孩子”,而是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01
“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过度溺爱或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律性差、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如父母离异后,学生由奶奶抚养,奶奶的溺爱或家庭经济困难使得他出现了诚信问题、沉迷网络以及不良行为习惯。


  • 自身发展因素

学生的年龄和大脑发育特点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学习表现。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可能在自我控制、情绪调节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可能是因为视知觉、听知觉等感知觉转换能力相对落后,并非是态度不端正。


  •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如网吧、游戏厅、电子产品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动力,甚至误入歧途。同时,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



面对问题学生

班主任应具备的思维模式


01
自省性思维


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源于教师本身的不当行为,如嘲讽、贬低学生等,这些行为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他们在群体中的认可度,并为学生树立负面榜样。


所以,在实践中,班主任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尊重每一位学生,包括“问题学生”。


例如: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没有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同时,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使用可能伤害学生的语言和行为。


02
前置性思维


前置性思维是指班主任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把思考焦点前置,关注学生 “为什么会这样”,即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是向大人发出的求助信号,表明他们的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比了解错误本身更有价值,因为这有助于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所以,实践中,当发现学生有问题行为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处理行为本身,而是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


例如:班级里学生小张常打瞌睡且作业不认真。班主任王老师运用前置性思维,通过交谈、询问同学及与家长沟通,得知小张因家里父母关系紧张而心情低落、睡不好觉,从而影响学习。了解完原因后,王老师理解关心小张,与他谈心并和其家长沟通,同时在课堂上关注他。渐渐地,小张状态好转。


03
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思维就是将班级视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问题学生是班级患病的一种症状,反映了班级在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结构以及文化价值导向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只针对问题学生个体采取措施,而不解决班级系统的问题,那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所以,实践中,班主任要审视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给学生带来了过大的压力或不公平感。


例如:在一个班级中,问题学生小王经常违反纪律,不仅上课讲话、做小动作,还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拥有系统性思维的班主任李老师并没有单纯地把小王的问题归结于他个人的品行问题。李老师开始审视整个班级的情况,她发现班级的规章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对于违反纪律的处罚过于严厉,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班级的座位安排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引发矛盾。而且班级的文化氛围比较沉闷,缺乏积极向上的活力。


李老师决定对班级进行系统的调整。她重新制定了更加合理的规章制度,强调奖励与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惩罚。调整了座位安排,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互动与合作,并且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小组竞赛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随着班级系统的改善,小王逐渐受到了积极的影响。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小王也感受到了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同时,新的规章制度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抵触。最终,小王的问题行为逐渐减少,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04
启发性思维


启发性思维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具有启发性思维的班主任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尤为重要。问题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通过启发式教育,可以让他们重新发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


所以,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或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班主任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 “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还可以有哪些选择?” 让学生们各抒己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在小组讨论中安排他们担任一定的角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05
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要求班主任从自我成长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有利于调整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良心态,理性分析教育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不断从得失中总结与反思,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班主任的积极态度和成长精神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实践中,班主任可以将问题学生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记录他们的问题行为以及自己的应对方法和效果,并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06
辩护性思维


辩护性思维要求班主任在内心为学生的出格行为进行辩护,同时进行自我反省。当师生之间出现冲突时,多数老师倾向于选择 “控制” ,而辩护性思维有助于班主任理解学生,改善师生关系。


所以,实践中,当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师生关系的恶化。


例如:某班学生小李在数学课上,因觉得老师讲解复杂听不懂,便大声表达不满且态度不屑。课后老师准备批评他前,先冷静下来为其行为辩护,思考小李可能是急于表达困惑,希望得到更清晰讲解,并非故意挑战权威,同时反思自己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之后老师与小李谈话时,没有指责,而是询问困难并表示会改进讲解方式。小李态度缓和,开始认真交流想法。



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01
将 “问题” 分类,针对性解决


  • 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改善的问题

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有等待和包容的态度。他们可能在学习能力方面相对落后,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也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例如,对于在学习上 “起跑慢” 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 缺乏自我管理、教育能力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小学生和青春期学生中较为常见。对于小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例如,让学生负责一些班级事务,如擦桌椅,通过实践让他们明白如何做好一件事情。


对于青春期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转变观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有责任意识和正确价值观的学生,随着慢慢长大,就会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差,成绩自然不会差。


  • 过分依赖外在评价,缺乏客观自我认识的问题

这是一个涉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例如,让爱表现的孩子在合适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敏感又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通过参加劳动或承担一些班级任务,如发作业本,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看到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也看到自己能够为他人做出的贡献。


一个人只有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才会比较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因为他更明白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


  • 因为能力、情绪和行为而造成的 “品德修养” 问题


班主任在规范学生行为时要一码归一码,既要理解学生的能力不足,共情学生的情绪困扰,也要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并且让学生明白做错事情的后果。


例如,当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后果应该是失去课间玩耍的机会,补写作业,而不是被老师训斥羞辱并请家长。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 因为家庭问题而导致的学习问题


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由于家庭问题可能导致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降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伙伴尽情地玩耍交流,在活动中让他们承担重要角色,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同学、老师和集体需要。


例如,对于父母离异或被溺爱导致任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来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学习动力。


02
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 建立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

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想法。


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观点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和成长。

  •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班主任要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来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


例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讨论班级的价值观和目标,让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0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让问题学生 “怕” 你


这里的 “怕” 不是指恐吓或体罚,而是指让学生在正确的教育和纯正的班集体舆论下,对自己的学习或思想言行产生一种敬畏之感。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在学生心中建立有主见、负责任、信得过的形象。


例如,班主任要严格遵守班级纪律,做到言行一致,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 让问题学生 “服” 你

要让问题学生真正 “服” 自己,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修养。班主任所任教学科的教学情况往往会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重要砝码。同时,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公平公正,对问题学生要给予爱护、帮助与支持。


例如,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班主任要了解事情的全貌,不偏袒任何一方,同时要给予有问题的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 让问题学生 “爱” 你

问题学生更渴望来自老师的关爱。班主任要带着真诚的爱去呵护和照顾他们,时常帮助他们解决来自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唤起他们的进取心。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可以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辅导;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可以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



0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如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通过家校沟通,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教育计划,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 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在一些情况下,家长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如过度溺爱、简单粗暴等。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例如,对于过度溺爱孩子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自律性和责任感的方法;对于简单粗暴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建议他们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个性。


05
持续关注和调整教育策略


  • 持续关注学生的变化

班主任要持续关注问题学生的变化,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心理状态等方面。通过定期的观察和评估,了解教育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发现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例如,如果一个原本经常逃课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逃课次数减少,但学习成绩仍然没有提高,班主任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仍然不正确,或者是因为心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育策略。


  • 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策略


教育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一个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到逐渐学会自我约束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对于一些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他们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具备多种思维模式和教育方法,同时要注重家校合作,持续关注学生的变化并调整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转化问题学生,让他们重新绽放光芒,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班级的和谐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往期精彩    

wangqi

●  资料包领取 | 学校安全工具包

  资料包领取 |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指南

  加强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可能会面临哪些困境?

●  班主任带班就两个字——“守”和“定”,如何做?

●  班主任班级管理秘籍:“勤、严、细、实” ,成就非凡班级!

●  生源较差班级,教师如何抓教学成绩?

●  云南地州教育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 玉溪篇


编辑 | 新世纪
交流咨询 | 吴永春博士  13888641952(微信同号)
投稿方式 |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吴永春博士微信投稿
版权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后台留言联系。

云南校长界
云南校长界整合国内专业、权威的教育智库资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提供教育规划、教育评估、学校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培训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