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H|【分秒学术人:环境化学】EST论文推介:通过直接的光谱和模型证据阐明矿物表面磷和镉的共吸附机制

学术   科学   2024-11-22 13:00   江苏  




网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08847


推文编号:EC20240059






亮点


我国耕地土壤Cd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土壤磷(P)既是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也是一种天然无机配体,可与Cd等重金属在矿物表面发生协同吸附,从而显著减小Cd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然而,这种相互作用仍缺乏机制上的理解。本研究通过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光电子能谱(XPS)、磷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和表面络合模型等技术,为阐明Cd与P在常见铁/锰氧化物(针铁矿和水钠锰矿)表面的共吸附分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光谱和模型证据。针铁矿表面P与Cd在较宽pH范围均表现出协同吸附效应,涉及到P桥接三元络合物(≡Fe-P-Cd)和静电作用机制。同样,在水钠锰矿边面,P和Cd通过形成磷桥接的三元络合物(≡Mn-P-Cd),发生协同吸附效应,同时P与高Cd浓度存在微弱的位点竞争效应。随着pH或Cd浓度增加,矿物表面P形态逐渐由二元配位向三元络合物和/或磷酸镉沉淀转变。在较高pH时(如pH 8),与P和Cd均相沉淀相比,针铁矿和水钠锰矿的存在抑制了磷酸镉沉淀的形成,这与它们在铁/锰氧化物表面形成专性吸附有关;且由于水钠锰矿空位对Cd极强的吸附亲和力,其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该研究结果对理解和预测Cd污染环境中Cd与P的迁移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利用含磷材料高效修复Cd污染土壤提供了重要指导。



An Overview Figure(引自原文)






原文链接

Zhao, W., Xu, Y., Gu, L., Zhu, M., Yang, P., Gu, C., Liu, Z., Feng, X., Tan, W., Huang, Q. and Wang, X*. (2024) Elucidating Phosphate and Cadmium Cosorption Mechanisms on Mineral Surfaces with Direct Spectroscopic and Modeling Evid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08847


“分秒学术人”栏目责任编辑: 


稿:王小明(华中农业大学)
审校:刘玉灿(烟台大学)
推送:王玥玮(清华大学)



Eco Environ Health
期刊聚焦大健康(One Health)理念,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机制与干预,包括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的环境归趋与生物过程,人体暴露与健康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管理与调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