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坐北京地铁4号线的人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调侃 “坐4号线的学生谁先下车谁就输了,坚持到最后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因为这一路会经过十多所高校,全都是名校。
虽然是个玩笑话,但很多地方的地铁都喜爱用高校名做站名。比如11月28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正式通车,其中,“深理工站”就以正在筹建的深圳理工大学来作为站名。
另一方面,大多数的高校也会有意的去争夺地铁站,一方面是方便学生出行,另一方面,地铁站命名也是一次对学校的宣传。
甚至在2021年,西安还曾发生过两高校掐架“争夺”地铁站命名的事,当时,西安地铁官网发布了14号线相关站点初步命名信息。其中在西安北郊大学城的一站,暂被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此站距离西安工业大学正门,陕西科技大学南门都非常近,仅200米左右。
这立刻引起了陕西科技大学的强烈不满。为了争取命名权,陕西科技大学先后两次和西安工业大学的校领导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一些条件。
因为两所高校谈崩了,陕西科技大学要求旗下幼儿园方3月24日起不再接受西安工业大学子女入托。
最后,在被媒体和舆论痛批后,两所高校握手言和,解决了幼儿园不让孩子入园事件,同时,西安地铁14号线也更改了地铁站名,修改为 “西安工大·武德路站”。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高校间争夺地铁站命名确实不是第一次,有时候,地铁方面也会一碗水端平,把大家的校名都列上去。
比如 西工程大·西科大(临潼校区)站
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 等
但凡事都有例外,也有那么一些学校为了让地铁“远离”自己,还有学者专门写了论文来论证理由。
这可能真是中国最“恨”地铁的一所高校。
地铁和北大那些事
2018年,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在13.5米深的地下呼啸而过,100米外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楼中,一台电子显微镜内“仿佛刮起了一阵飓风”。
用肉眼看,这台1米多高的白色金属镜筒安稳立在桌上。将它调至最高精度却会发现,显示屏上的黑白图像长了“毛刺”,原本纤毫毕现的原子图案因为振动变得模糊不清。
在北大校园内,因地铁运行受到影响的精密仪器,远不止这台价值数百万元的电镜。4号线开通时,北大有价值11亿元的精密仪器,其中4亿元的仪器受到影响。
地图上与地铁线路相邻的北京大学校园
原因很简单——交通微振动。虽然这种振动几乎不易察觉,但对高校内的精密仪器来说,地铁几乎意味着“灾难性打击”。北大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主任雷军,曾和学生拎着地震仪,测量过北京多条地铁线路,他们发现,在精密仪器更敏感的低频范围内,离地铁100米内地表振动强度比没有列车通过时高了30~100倍。
许多仪器的使用者并不知晓地铁振动会影响仪器。曾有同事找到雷军,抱怨实验室一台测量岩石年龄的精密仪器突然不正常了。这位老师叫来厂家,左调右调,愣是修不好,厂家也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并非仪器坏了,而是地铁4号线开通后,振动干扰了仪器。
实际上,当年在地铁4号线线路规划出来后,北大就曾和地铁公司为两个方案反复争论。
北大拒绝4号线地铁经过,想让地铁改线。
地铁公司表示,北大也可以整个搬走。
直至最后一次研讨会,双方仍僵持不下。那次会议由北京市一位副市长主持,邀请了一位院士和多位北大校外专家。
最后大家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4号线经过北大的789米轨道段,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轨道减振技术,也就是在钢轨下铺设钢弹簧浮置板。这种浮置板由一家德国公司发明,上面是约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下面是支撑着的钢弹簧,能将列车的振动与道床隔离。
最后北大做了妥协,这才有了后来的【北京大学东门站】。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不过,4号线真的开通后,北大学者发现虽然轨道减振有用,但也不算完全有用,很多精密仪器还是会受到干扰。
最后,北大自己一合计,决定在受地铁振动影响最小的西南边的校医院旧址那盖综合科研楼,将部分受影响的仪器搬过来。在此之前,很多科研人为了能正常做实验,只能选择在地铁停运的深夜开始运行精密仪器。
谁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大综合科研楼地基刚打好,正在施工时,北京地铁16号线的规划出来了,好家伙,地铁16号线将绕经北大西门,离综合科研楼仅200米。
这一次可把北大气坏了,由于校内精密仪器已无处可挪,北大开始了强烈抗议。
后面才知道,因为地铁4号线的成功,地铁方面以为减振成功了,北大也没有把自己准备盖科研楼挪仪器的事告诉地铁方,这才有了擦着北大西边而过的地铁16号线规划。
这一次,北大再次重拳出击,首先论文论证是不能少的。
北京市为此还拨出上千万元专项资金,让大家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地铁轨道减振、重新设计综合科研楼,考虑在低层装减振平台等等。
最后,双方谁也不愿意退让的时候,项目戛然而止。据说北大领导和一位市领导在某个会议碰面,双方握手言好。地铁16号退后一步,往西绕开300多米,甩掉两座车站,北大也不再提要求。
就这样,这场北大和地铁的交锋,双方鸣鼓收兵。
高校与地铁的对抗
不过,高校和地铁的对抗,北大也绝不是个例。
与北大相似的还有清华,但是在拒绝这件事上,清华更强硬了一点。
早在1955年,清华大学就曾让铁路改过线。那时候,京张铁路位于清华校园同侧,振动曾严重干扰科研,在清华的争取下,铁路线向东迁了800米。
后面,地铁15号线原计划下穿清华大学,遭清华极力反对。最终,15号线只进入清华校内120米,没与4号线相连,形成换乘站。
受地铁影响的高校还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拥有强大的谈判能力。要知道,一个地铁线路方案如果已落成,再挪动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有的985高校没太多考虑,直接在同意文件上盖了章。有的高校遭遇了损失,却不愿意公开化。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曾表示,给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个受地铁影响的高校做过减振方案。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振动,也能引起如此大的漩涡,这可能就是“地铁蝴蝶效应”吧~
文章来源小木虫、人民资讯、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潇湘晨报、人民日报等
推荐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