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田素美
传播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丁 月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关键词:文化记忆 保护传承 数字化开发
引言
文化记忆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特定群体、特定物体、特定区域、特定空间、特定时间而存在。 [1] 苗族蜡染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形塑文化记忆、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特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新时代下,“数字记忆”作为“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正发展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 [2] 据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日均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13场非遗内容开播。快手艺术和中国文化报联合发布的《非遗快与慢 —— 2023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快手已覆盖非遗项目1535项,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8.6%,非遗兴趣用户总数已达2.06亿。 [3] 足见非遗文化正不断向着数字可视化方向纵深推进。鉴于此,文章以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记忆视角,基于叙永蜡染文化资源禀赋,立足叙永蜡染产业化发展,对其原有形态进行活态性、多元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丰富苗族蜡染相关研究领域内容,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结合非遗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数字技术,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苗族蜡染技艺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与文化记忆载体,蕴含着苗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审美情趣、精神信仰、人伦道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与经济价值。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研究综述
文化记忆理论
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传承意义
铸就文化自信,赓续民族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7] 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又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苗族蜡染技艺既是苗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保护传承苗族蜡染技艺,挖掘苗族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建构苗族蜡染技艺文化体系,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文化赓续。首先,苗族蜡染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与文化记忆,一直作为优秀文化嵌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其次,苗族蜡染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蜡染文化,不仅维系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还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另外,通过深耕蜡染技艺,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贸易,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对构建文化强国和推进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
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增加当地收益
苗族蜡染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应在保护其文化价值基础上,实现苗族蜡染从“遗产”向“资产”转化。一方面,文旅融合助推乡村蜡染振兴发展新路径。苗民依托蜡染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保护非遗蜡染技艺,留住乡愁,打好乡愁牌,发展乡愁经济,将无形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既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又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乡民收益,防止了乡村“三留守”、“空心村”、家庭功能虚化和人才结构失衡等乡村振兴负效应问题。另一方面,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创新路径。通过创建“蜡染工坊”和“非遗特色村镇”、推出“蜡染研学项目”、设计“蜡染服饰”以及研发“蜡染文创产品”等路径探求蜡染致富之道,激活乡村文化基因,赓续乡村文化价值,实现乡土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蜡染的利用价值与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
保存民族记忆,延续蜡染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被视为苗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苗族人民的生命情感与诗性智慧,承载着苗族历史兴衰的悠远记忆,建构起苗族集体认同的文化纽带。苗族蜡染图案多以蝴蝶、脊宇鸟、鱼、龙、花卉等为主,图案寓意深刻,包含了苗族先民迁徙的历史、对祖先的追溯、对大自然及生殖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向往。蜡染技艺对塑造苗民身份认同、培育苗民归属感和增强苗族族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其代表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和先辈的敬畏与缅怀,更是他们寻根溯源、传递爱意和期望美好生活的愿景。一方面,蜡染嬗变为延续和构建苗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符号。叙永苗族蜡染因传统血缘和地缘的功能和作用,使得蜡染技艺融合了苗族独有的文化记忆,成为苗族人民自我身份的证明与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亦成为苗族人民了解与追忆族群记忆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蜡染是回溯民族文化根脉,提炼精神标识的重要媒介。蜡染图案纹样来源于生活,返璞于生活,是苗民长期生活实践的集中表现。蜡染体现了苗族人民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
苗族蜡染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
保护传承意识薄弱且形式单一
叙永苗族村寨地处偏远山区,早年贫苦、闭塞,导致发展滞后,对现今人才引进和先进思想、技术的学习传播影响较大。文化记忆的文化文本主要划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在口头文本方面,记忆专家作为储存、传承、表演的媒介发挥重要作用。 [18]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民族技能主要通过世代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如《蜡染古歌》。而担当记忆专家的叙永老一辈蜡染传承人思想观念保守,保护苗族蜡染技艺的意识薄弱,未能为后代保留那些过程详尽、工艺完整、图案清晰的蜡染作品,使得很多叙永优秀民间蜡染无迹可寻。目前,叙永苗族蜡染传承体系虽衍生出了“传帮带”“一带多”“以老带新”的模式,结合本土传承人+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发展学员,但蜡染指导者较少,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随时培养传承人,不利于核心技法的传承。因此,传承方式仍以“口耳相传”“师传徒”“母传女”为主要形式,容易因人的喜好更替而发生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再则,随着社会经济壮大、教育普及以及文化涵化等,使得叙永苗族蜡染在传播中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本真性,进而影响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产业保护与传承机制不全
叙永苗族蜡染产业起步晚,在产、供、销过程中伴有“低、小、窄”的特点。蜡染产出效能低,保护传承机制不健全。原因有三:第一,因老辈蜡染传承人观念固化,长期凭借亲缘关系传承蜡染技艺,践行以家庭私坊为重心的经营模式,致使蜡染技艺传承人和经营模式受限,形成“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发展困境,使得其产业效能低下。加之,蜡染制品工序复杂,主要由手工劳作而成,耗时费力,导致其生产低效。第二,叙永蜡染产业优质品供小于求。主要采取“合作社+村资公司+农户”方式吸纳周边群众弹性就业,生产模式较粗放,通常由5至20名文化程度较低、从事农事的留守妇女组成,在短期内熟知简易的蜡染技艺,便迅速投入蜡染工艺生产线。这使得叙永蜡染蕴藏的美学价值、核心技法和遗存纹样等逐渐沦没,进而导致蜡染产品丧失高端市场,只能通过不断调适产品“底线”来应对市场竞争。第三,叙永蜡染产品销售市场窄。主要通过“定点销售+平台销售+订单+公司合作”模式行销蜡染制品,其产业呈现短链化态势、要素流动不畅、农民增收乏力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较浅等,只能获取较低的利润,不能从产业链上获得高附加值,不利于叙永蜡染技艺更好地走出当地,走向世界。
数字化保护、传承与传播技术融合度低
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为了更好保护传承与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数字化时代,叙永“非遗蜡染”的数字化保护应该遵循以下路径。
巧借文化数字化植入,构建蜡染传承体系
聚合产业优势,激发蜡染新动能
整合数字化资源,全媒体多维度讲好蜡染故事
结语
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使非遗数字化由理论走向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激活非遗数字化的记忆本质。通过构建蜡染数据平台,延伸蜡染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蜡染资源的整合,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深度,推进蜡染产业的保护、转化与创新,更好地实现蜡染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作为苗族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绝非个例。调研发现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上述困境在苗族聚集地重镇贵州同样突出和典型。文章采用数字技术来保护与传承蜡染技艺的举措对于贵州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应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在“两创”实践中通过构建蜡染传承体系,聚合产业优势和整合非遗数字化资源,对其进行抢救性、整体性、多元性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打造更多特色非遗精品,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故事,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华夏民族文化新辉煌。
基金项目:论文系2023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非遗的家族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苗族蜡染技艺为中心”(项目编号:23RWJD041)研究成果。
注 释:
[1]韦浩明.潇贺古道区域平地瑶传统村落的文化记忆[J].贺州学院学报,2019(2).
[2]冯惠玲.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3).
[3]刘星睿,唐群.基于SMCR模型的非遗影像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 —— 以赣南客家非遗影像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2).
[4]王尧.蜡染图案元数据规范设计及应用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8).
[5]罗永忠.叙永县志[M].四川省叙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1998:112.
[6]刘芳.我国早期民族学家在川南叙永苗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7]黄莉娅.川南苗族服饰的山地文化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4).
[8]刘芳.服饰中的隐喻 —— 川南叙永“蒙毕”服饰艺术的田野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
[9]何建英,黄卫波,刘敏.叙永县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2).
[10]王振豪,苏帆,韩兵.“互联网+”视域下四川叙永县苗族蜡染文化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4(1).
[11][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与建构[N].金寿福译.光明日报,2016-03-26(11).
[12]史雯娜,周蕴灵.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南陵目连戏传播路径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13]刘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6).
[14]李渌,李晨宇,徐珊珊.记忆与空间: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 —— 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15]王才俊.滑县木版年画的文化记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7).
[16]朱斌.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与认同建构[J].中国电视,2022(4).
[17]贾淑品.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24(1).
[18]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
[19]余日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CDIM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0]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9).
[21]田素美,黄舒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视域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路径[J].华夏传播研究,2023(2).
[22]李海文,谢清果.廿年回顾:情感视域下中国非遗传播研究及其探索展望[J].华夏传播研究,2023(1).
[23]胡晓李,赖建都.元宇宙产品概念之开发与设计研究 —— 基于KANO模型探讨用户之需求属性[J].教育传媒研究,2023(6).
[24]季中扬.当代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取向[J].三明学院学报,2021(1).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总第239期
【责任编辑:温华英】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