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论文| 文化记忆视域下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数字化开发研究

文摘   文化   2024-10-21 16:00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田素美

传播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丁 月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苗族蜡染既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又是苗族文化历史的表征。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苗族蜡染技艺保护传承体系及产业开发存在诸多困境。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发展丰富了蜡染文化记忆展演形式和文化记忆传播方法,使得数字记忆成为文化记忆的新常态。文章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以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苗族蜡染传承面临传承意识薄弱,产业保护与传承机制不健全,数字化保护传承与传播技术融合度低等困境,由此从数字赋能“非遗”方面提出巧借文化数字化植入,构建蜡染传承体系、聚合产业优势,激发蜡染新动能、整合数字化资源,全媒体多维度讲好苗族蜡染非遗故事等实践路径。以期实现苗族蜡染技艺传承多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记忆 保护传承 数字化开发





引言

文化记忆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特定群体、特定物体、特定区域、特定空间、特定时间而存在。 [1] 苗族蜡染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形塑文化记忆、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特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新时代下,“数字记忆”作为“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正发展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 [2] 据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日均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13场非遗内容开播。快手艺术和中国文化报联合发布的《非遗快与慢 —— 2023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快手已覆盖非遗项目1535项,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8.6%,非遗兴趣用户总数已达2.06亿。 [3] 足见非遗文化正不断向着数字可视化方向纵深推进。鉴于此,文章以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记忆视角,基于叙永蜡染文化资源禀赋,立足叙永蜡染产业化发展,对其原有形态进行活态性、多元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丰富苗族蜡染相关研究领域内容,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结合非遗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数字技术,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NO.1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苗族蜡染技艺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与文化记忆载体,蕴含着苗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审美情趣、精神信仰、人伦道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与经济价值。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01

研究综述



苗族蜡染曾被称为蜡缬,苗语中叫作“务图”,意为蜡染服。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苗族蜡染在全民族乃至全世界文化中所具有的非凡价值。苗族蜡染盛行于黔、滇、川等苗族聚居地区,其风格可分为丹寨型、织金型、川南型、文山型等类型, [4] 展现了苗族蜡染不同地域的工艺特色。

叙永蜡染技艺属川南型苗族蜡染,坐落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蕴含的图腾崇拜、多灵信仰、集体记忆和民族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四川省叙永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叙永县志》对苗族先民移居叙永的源流进行了简述。“西晋时期苗族先民向西迁徙,进入今黔西北和川南地区的叙永、古蔺境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5] 结合《民国古宋县志初稿》《叙永永宁厅县合志》《中国苗族服饰》等专著记载,最早关于叙永苗族蜡染的研究主要涉及生活用途、特色技法和图案设计方面。如:探究苗民节日庆典喜好着蜡染盛装、苗民擅用蜡染结合刺绣技法缝制百褶裙以及苗民设计蜡染图案善用动植物形象,架构族群文化体系和图腾信仰。20世纪40年代初期,学者 苪 逸夫、胡庆均等人迁至四川,并在叙永展开民族学调查。 [6] 2007年之后,叙永苗族蜡染的研究有所上升,偏向于从民族服饰方面,探讨叙永苗族蜡染的美学价值及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其中,黄娅莉结合川南苗族服饰制作和山地文化特征论述了山地环境与服饰的共融关系,对服饰作为山地环境“文化身份”的代码及其记载生存环境、传承文化的功能意义表示肯定; [7] 刘芳则通过研究川南叙永蜡染民族服饰“蒙毕”,诠释了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符号、族群历史记忆与精神文化之间的联系。 [8] 之后,一些学者立足当地“非遗扶贫计划”原则,对叙永蜡染的研究主要以保护利用和产业开发为主。何建英,黄卫波等人基于叙永县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创建经验及成效,致力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 [9] 王振豪,苏帆等人则从“互联网+”的研究视角,梳理了叙永蜡染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而提出借助网络媒介传播蜡染文化,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打造叙永苗族蜡染文创品牌,为民族技艺类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设思路。 [10]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叙永苗族蜡染的研究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饰元素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其保护传承仍缺乏相关理论支持,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02

文化记忆理论



文化记忆理论由社会记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0年代末期,德国文化学家扬·阿斯曼夫妇遵循社会记忆理论的方向,提出文化记忆理论并加以阐释。文化记忆理论“关注文化的历时性,即它起到稳定作用和再生产的功能。文化经历世代交替和历史变迁之后始终保持一致性,换句话说,能够形成‘历时的身份’。文化记忆可以借助仪式、神话、图像和舞蹈保存下来。但是在有文字的文化里,文字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11] 扬·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是一个关于社会全部知识的概念,在特定的互动框架之内,这些知识驾驭着人的行为与体验,需要人们反复了解和熟悉掌握才能获得。 [12] 因此,文化记忆理论是一个关注人类文化传承、传递和演变的理论框架。文化记忆理论作为一种解释文化传承和演化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深入探究文化或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社群之间保存和传递、变化和重塑的方式。为了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学者倾向于运用文化记忆理论来分析非遗的保护与活态传承。如刘杨以文化记忆理论建构满族非遗传承路径,探究满族非遗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的转换,以落实满族非遗的活态传承; [13] 李渌、李晨宇等人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贵州织金古城居民对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与活化的认知态度,构建了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关联视角下古城非遗活化的理论框架。 [14] 另一些学者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关注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等。王才俊认为,文化记忆理论下作为记忆载体的非遗滑县木版年画,可以协同官方、学者、民间三股势力,重构地域文化认同和移民文化记忆; [15] 朱斌则鉴于文化记忆视角,通过节日记忆、生活记忆与代际记忆三个维度,借助新方式表征与塑造记忆,建构历史与现实、地方与国家、个人与民族记忆交互中的认同机制。 [16]

本文结合文化记忆理论,探讨苗族蜡染技艺在时代背景下如何从传统代际间通过颜色、纹案、符号“口口相传”的技艺传承形塑文化记忆跨越到数字化技术延伸产业链,保护传承技艺与形成数字文化记忆的必然,从而揭示人与文化及社会的建构过程。



NO.2



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传承意义

苗族蜡染技艺是苗族人民长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忆。对于其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01

铸就文化自信,赓续民族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7] 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又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苗族蜡染技艺既是苗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保护传承苗族蜡染技艺,挖掘苗族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建构苗族蜡染技艺文化体系,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文化赓续。首先,苗族蜡染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与文化记忆,一直作为优秀文化嵌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其次,苗族蜡染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蜡染文化,不仅维系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还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另外,通过深耕蜡染技艺,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贸易,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对构建文化强国和推进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



02

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增加当地收益



苗族蜡染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应在保护其文化价值基础上,实现苗族蜡染从“遗产”向“资产”转化。一方面,文旅融合助推乡村蜡染振兴发展新路径。苗民依托蜡染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保护非遗蜡染技艺,留住乡愁,打好乡愁牌,发展乡愁经济,将无形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既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又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乡民收益,防止了乡村“三留守”、“空心村”、家庭功能虚化和人才结构失衡等乡村振兴负效应问题。另一方面,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创新路径。通过创建“蜡染工坊”和“非遗特色村镇”、推出“蜡染研学项目”、设计“蜡染服饰”以及研发“蜡染文创产品”等路径探求蜡染致富之道,激活乡村文化基因,赓续乡村文化价值,实现乡土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蜡染的利用价值与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



03

保存民族记忆,延续蜡染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被视为苗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苗族人民的生命情感与诗性智慧,承载着苗族历史兴衰的悠远记忆,建构起苗族集体认同的文化纽带。苗族蜡染图案多以蝴蝶、脊宇鸟、鱼、龙、花卉等为主,图案寓意深刻,包含了苗族先民迁徙的历史、对祖先的追溯、对大自然及生殖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向往。蜡染技艺对塑造苗民身份认同、培育苗民归属感和增强苗族族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其代表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和先辈的敬畏与缅怀,更是他们寻根溯源、传递爱意和期望美好生活的愿景。一方面,蜡染嬗变为延续和构建苗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符号。叙永苗族蜡染因传统血缘和地缘的功能和作用,使得蜡染技艺融合了苗族独有的文化记忆,成为苗族人民自我身份的证明与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亦成为苗族人民了解与追忆族群记忆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蜡染是回溯民族文化根脉,提炼精神标识的重要媒介。蜡染图案纹样来源于生活,返璞于生活,是苗民长期生活实践的集中表现。蜡染体现了苗族人民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



NO.3



苗族蜡染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

叙永苗族蜡染艺分布于本县苗族聚居的农村地区,它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地乡民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技艺发展受到阻碍,呈衰退之势。


01

保护传承意识薄弱且形式单一



叙永苗族村寨地处偏远山区,早年贫苦、闭塞,导致发展滞后,对现今人才引进和先进思想、技术的学习传播影响较大。文化记忆的文化文本主要划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在口头文本方面,记忆专家作为储存、传承、表演的媒介发挥重要作用。 [18]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民族技能主要通过世代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如《蜡染古歌》。而担当记忆专家的叙永老一辈蜡染传承人思想观念保守,保护苗族蜡染技艺的意识薄弱,未能为后代保留那些过程详尽、工艺完整、图案清晰的蜡染作品,使得很多叙永优秀民间蜡染无迹可寻。目前,叙永苗族蜡染传承体系虽衍生出了“传帮带”“一带多”“以老带新”的模式,结合本土传承人+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发展学员,但蜡染指导者较少,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随时培养传承人,不利于核心技法的传承。因此,传承方式仍以“口耳相传”“师传徒”“母传女”为主要形式,容易因人的喜好更替而发生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再则,随着社会经济壮大、教育普及以及文化涵化等,使得叙永苗族蜡染在传播中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本真性,进而影响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02

产业保护与传承机制不全



叙永苗族蜡染产业起步晚,在产、供、销过程中伴有“低、小、窄”的特点。蜡染产出效能低,保护传承机制不健全。原因有三:第一,因老辈蜡染传承人观念固化,长期凭借亲缘关系传承蜡染技艺,践行以家庭私坊为重心的经营模式,致使蜡染技艺传承人和经营模式受限,形成“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发展困境,使得其产业效能低下。加之,蜡染制品工序复杂,主要由手工劳作而成,耗时费力,导致其生产低效。第二,叙永蜡染产业优质品供小于求。主要采取“合作社+村资公司+农户”方式吸纳周边群众弹性就业,生产模式较粗放,通常由5至20名文化程度较低、从事农事的留守妇女组成,在短期内熟知简易的蜡染技艺,便迅速投入蜡染工艺生产线。这使得叙永蜡染蕴藏的美学价值、核心技法和遗存纹样等逐渐沦没,进而导致蜡染产品丧失高端市场,只能通过不断调适产品“底线”来应对市场竞争。第三,叙永蜡染产品销售市场窄。主要通过“定点销售+平台销售+订单+公司合作”模式行销蜡染制品,其产业呈现短链化态势、要素流动不畅、农民增收乏力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较浅等,只能获取较低的利润,不能从产业链上获得高附加值,不利于叙永蜡染技艺更好地走出当地,走向世界。



03

数字化保护、传承与传播技术融合度低



叙永苗族蜡染传播偏向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现代数字传播技术结合不够,进而导致其传播力差,社会影响力不足。首先,政府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常利用政府官微渠道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定位不够明确,偏重于进行蜡染宣传、推广和展示的内容,而对涉及传承、培训等传承层面的内容利用不够广泛和深入,宣传力度也较小。其次,苗族蜡染传承人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媒介文化素养的限制使其在传承过程中因数字技术运用专业度不高,难以成为技艺传承传播的优势主体,传播效果微弱。目前,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主要依托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其创作者多为业余型媒体人,部分内容创作者漠视了民族技艺的形象建构与文化宣导,创作的数字内容新颖度低,偏离蜡染文化内核,消解民族文化内涵,继而导致蜡染文化难以向公众传播。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传播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导致视频质量良莠不齐、传播内容浮于表象、数字传播流于形式等,使得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不能有效提高。最后,文化创意者在传播蜡染传统手工技艺过程中,忽视以受众为依托的情感价值,盲目将产品与市场结合,漠视了产品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导致产品进入文化消费市场效益不佳,缺乏文化体验感和吸引文化消费的功能属性,使得受众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以上苗族蜡染技艺在传承机制、文化内容挖掘、传承主体媒介素养等方面的困境,严重阻碍技艺的传承与传播,影响蜡染文化记忆的形成及文化认同的形塑。数字化时代,探讨苗族蜡染技艺保护传承及传播的路径与策略成为时代迫切命题。



NO.4



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为了更好保护传承与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数字化时代,叙永“非遗蜡染”的数字化保护应该遵循以下路径。



01

巧借文化数字化植入,构建蜡染传承体系



文化数字化植入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内容进行处理,将文化内容转化为数字形态粘附、融合在一定的载体中的过程。 [19] 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传播途径大多采用物理植入的方式静态展示,主要集中体现在蜡染图片、文字、手工艺品等实物载体上。一方面,这种方式常受实体空间的局限,只能展示蜡染局部而非整体。另一方面仅以静态方式为主,往往只展示了蜡染技艺其“形”,却不能将反映民族特色蜡染文化的内涵之“神”寓于实体之中。因此,构建叙永蜡染传承体系,应通过符号叙述建构文化记忆而不再是停留在客观表象的描述。 [20] 采用文化数字化植入的方式,代替传统传承体系,并通过数字影像与非遗蜡染的结合,在保证苗族蜡染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让叙永苗族蜡染技艺活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演艺动画、游戏角色、场景和情节等多种数字化形式来展示叙永“非遗蜡染”的发展历程、制作工序和图案纹样信息等。这既可以帮助更多人还原并形成苗族蜡染文化的文化记忆,了解叙永苗族蜡的文化内涵及染技艺,还可以强化人们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02

聚合产业优势,激发蜡染新动能



1.立足本土,助推蜡染产业发展

叙永蜡染技艺应在保持本土性的前提下,遵循有序继承和发展的原则,顺应时代要求,发掘非遗蜡染文化价值内涵,并通过多渠道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赋予其新的时代意涵,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推动以功能价值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该类产业主要侧重于蜡染有形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因受地域限制影响,其受众群体通常为苗民本身,覆盖范围相对狭小。比如当地旅游展演需求、苗族民众的生活需求等。第二,挖掘叙永蜡染的文化内涵,发展蜡染文化创意产业。该类产业以其独特的民族性、时尚性、创新性不断地将新鲜元素注入蜡染产业发展中,侧重深度开发蜡染产品的附加值,强调非遗蜡染创意设计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现传承创新,重视产品的特色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关注受众群体的体验诉求。第三,促进新型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该类产业可使蜡染产业借助虚拟技术和数字媒体等媒介实现产业化运作,形成产业链条,从而衍生出其他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例如蜡染技艺类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影视产业等,使其更加契合当代社会需求。

2.创设本地民族品牌,提升蜡染产业影响力

品牌创设以及品牌视觉符号的发挥,是产品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重要标志,更是维系产业持久性与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叙永蜡染产业保护传承过程中,建构品牌形象、塑造品牌符号、推广品牌文化是其所需。 [21] 首先,企业应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构品牌形象。针对叙永苗族蜡染独特的地域、价值与文化内涵等优势,塑造品牌符号,发掘品牌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品牌标志体系。其次,整合资源,开发品牌。叙永蜡染品牌开发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主线,通过产业化带动生产、创新、销售、推广和蜡染艺人增收。采用合作社的方式,联合蜡染艺人,进行集约化的生产和管理,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利用品牌力量抗衡外界危机。再者,依托品牌战略,发展客群。通过塑造蜡染品牌视觉符号,凸显企业品牌形象,增进蜡染产品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注重蜡染品牌价值和客户消费体验相结合,突出情感融入性,使客户逐渐了解品牌文化,最终产生品牌认同感,使得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3.产业联动,提升蜡染产业竞争力

新时期,叙永蜡染发展应立足地域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要素,实施产业联动,提升蜡染产业的竞争力。首先,依托蜡染产业集群优势,搭建蜡染行业联盟,协同推进数实共生。通过整合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应用大数据来强化用户画像分析,捕获新需求,促进数字技术在蜡染产业供需结构优化和完善结构配置与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培育蜡染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形成新兴智能化产业空间。其次,增强叙永蜡染与旅游、教育、文创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形成相互协作、互促互补、共建共享的蜡染技艺发展以及传播推广机制,推动优秀文明成果的对外共享和蜡染产业数字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最后,注重传承人才的培养。借助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完善人才结构,培训一批精通蜡染技艺、掌握数字化技术、擅长经营管理的非遗传承人才。



03

整合数字化资源,全媒体多维度讲好蜡染故事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苗族蜡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与载体。

1.搭建叙永蜡染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记忆形式的核心由图像和场所构成。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数字技术收集非遗文献资料、图像与视频资料,充分利用元数据、知识图谱、关联数据等,构建非遗大数据共享平台和建立完整明确的非遗档案,是推进非遗产权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根本。搭建叙永“非遗蜡染”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平台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收录叙永蜡染相关信息,将蜡染制作流程、工具、民俗传说等进行拍摄存档,完善数据库,维护叙永“非遗蜡染”数字版权产业健康发展。其次,进一步完善叙永非遗蜡染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实现该文化的持久性保存,并设置数据信息检索、咨询、评估、登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的服务。通过叙永“非遗蜡染”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能便捷地进行信息检索,从而确保叙永蜡染技艺有据可查,避免因口耳相传而导致的信息误差,极大推动叙永“非遗蜡染”产业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叙永蜡染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移动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应用,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投放,使人们能双向地感受和认同非遗,从而主动践行非遗保护。

2.构建多元蜡染技艺数字化传播渠道

非遗保护与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具有活态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与情感有着天然联系。 [22] 保护与创新叙永苗族蜡染应建立在非遗活态性基础之上,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非遗数字化展厅,并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发挥数字媒介连接性、共生性和当下性的特征,使非遗传播形式多元化,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再者,叙永蜡染技艺传播要以数字技术和大众传媒、社交媒体为媒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一方面,将蜡染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入数字蜡染传播渠道。比如,推广微信数字蜡染公众号、HTML5传播、短视频传播等。另一方面,利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元宇宙平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密切融合,并且允许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23] 开发基于App的蜡染数字记忆展演平台,将蜡染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等制成科普短片和游戏,然后通过科普和游戏互动,让用户随时获取知识,并能及时与蜡染艺人双向沟通设计个人所需产品。此外,当地政府可以定期举办数字蜡染产品展览会,扩大蜡染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增强叙永苗族蜡染的社会影响力。

3.延伸“数字非遗蜡染+”产业链与价值链

非遗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单调的题材内容难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我们亟待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丰富创新非遗蜡染的题材内容。在保护其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通过新建特色非遗小镇、博物馆、文化产业园等,打造非遗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以推动蜡染文创产业链与乡村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此外,实现蜡染技艺“传统”审美精神的现代再生产,应讲究“材美工巧”,在审美观念与时俱进的基础上,顺应时代需求融入新元素,以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时代印记和大众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 [24] “数字非遗蜡染+”发展还应提取叙永蜡染文化元素,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用户需求研发不同产品。以叙永蜡染为例,面向年轻群体,应讲究产品风格时尚新颖、结合现代生活及审美,进行“数字化非遗蜡染+文创”题材内容的创新,比如进行非遗与二次元、音乐、影视跨界合作,推出“数字化非遗蜡染+动画”“数字化非遗蜡染+盲盒”“云游非遗·影像展”等吸引年轻消费者;对旅游者而言,应注重商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从包装上实现视觉冲击力等,从而推动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NO.5



结语

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使非遗数字化由理论走向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激活非遗数字化的记忆本质。通过构建蜡染数据平台,延伸蜡染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蜡染资源的整合,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深度,推进蜡染产业的保护、转化与创新,更好地实现蜡染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作为苗族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绝非个例。调研发现叙永苗族蜡染技艺的上述困境在苗族聚集地重镇贵州同样突出和典型。文章采用数字技术来保护与传承蜡染技艺的举措对于贵州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应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在“两创”实践中通过构建蜡染传承体系,聚合产业优势和整合非遗数字化资源,对其进行抢救性、整体性、多元性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打造更多特色非遗精品,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故事,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华夏民族文化新辉煌。

基金项目:论文系2023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非遗的家族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苗族蜡染技艺为中心”(项目编号:23RWJD041)研究成果。


注 释:

[1]韦浩明.潇贺古道区域平地瑶传统村落的文化记忆[J].贺州学院学报,2019(2).

[2]冯惠玲.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3).

[3]刘星睿,唐群.基于SMCR模型的非遗影像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 —— 以赣南客家非遗影像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2).

[4]王尧.蜡染图案元数据规范设计及应用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8).

[5]罗永忠.叙永县志[M].四川省叙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1998:112.

[6]刘芳.我国早期民族学家在川南叙永苗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7]黄莉娅.川南苗族服饰的山地文化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4).

[8]刘芳.服饰中的隐喻 —— 川南叙永“蒙毕”服饰艺术的田野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

[9]何建英,黄卫波,刘敏.叙永县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2).

[10]王振豪,苏帆,韩兵.“互联网+”视域下四川叙永县苗族蜡染文化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4(1).

[11][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与建构[N].金寿福译.光明日报,2016-03-26(11).

[12]史雯娜,周蕴灵.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南陵目连戏传播路径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13]刘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6).

[14]李渌,李晨宇,徐珊珊.记忆与空间: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 —— 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15]王才俊.滑县木版年画的文化记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7).

[16]朱斌.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与认同建构[J].中国电视,2022(4).

[17]贾淑品.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24(1).

[18]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

[19]余日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CDIM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0]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9).

[21]田素美,黄舒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视域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路径[J].华夏传播研究,2023(2).

[22]李海文,谢清果.廿年回顾:情感视域下中国非遗传播研究及其探索展望[J].华夏传播研究,2023(1).

[23]胡晓李,赖建都.元宇宙产品概念之开发与设计研究 —— 基于KANO模型探讨用户之需求属性[J].教育传媒研究,2023(6).

[24]季中扬.当代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取向[J].三明学院学报,2021(1).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总第239期

【责任编辑:温华英】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 关注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0591-87522929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