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满足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11月1日,我校地理教研组熊山老师、郭力老师与华中师范大学实习教师李宇、赵星阳等带领高二地理向同学前往凤凰山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
凤凰山是武汉有名的“城中山”,山体位处学校北侧。考察之前,地理组老师们就此次野外实践活动准备工作进行相关培训,讲解了凤凰山的地质地貌及演变历程等,对地质罗盘、手持气象站等仪器的使用进行了说明和介绍。
在凤凰山脚下,李宇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手持气象站的组成,包括风向标、风向度盘、风速杯、显示屏等,能够测量风向、风速、气压、温度、湿度五大气象要素,并动手演示了手持气象站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对手持气象站充满了好奇,纷纷上前亲自尝试,并记录下所观测到的气象要素。
随后,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对凤凰山的岩体进行了考察。第一步,借助罗盘对岩层的产状进行测量。熊山老师与郭力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分别动手测量了凤凰山岩层的走向、倾向与倾角。
第二步是对岩石的观察。在观察岩石的过程中,同学们做到看、闻、触、划,记录下岩石的颜色、粒度、纹理、光泽、透明度、触感等。同学们观察到凤凰山的岩体大多呈现红色,粒度较小,具有层理结构,判定为石英砂岩,部分岩体为灰色,并能与稀盐酸产生气泡反应,判定为石灰岩。
到达凤凰山顶后,同学们使用手持气象站测量了山顶的各气象要素,并与山下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海拔的上升,气压在不断下降。之后,同学们利用压高方程估算得出凤凰山高差,计算结果与实际高差大体吻合。
最后是对土壤进行观察,赵星阳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土壤剖面分层。同学们运用比色卡比对凤凰山表层土壤,发现大部分为棕色土壤,结构松散;和水后土壤可成条,但难以成环,判断表层土为壤土;并在pH试纸检测下,发现凤凰山表层土壤pH值为7,大部分为中性,土壤能够与稀盐酸发生微弱反应,说明含有部分碳酸钙成分。
活动结束,各位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地理野外实习记录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与汇报。“原来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这样直观地呈现在眼前,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地理实验室,每一个发现都让我兴奋不已。”涂可欣同学兴奋地说。
此次地理学科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锻炼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与活动实践能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学科学习方式,拓宽学科实践渠道,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供稿:地理教研组
作者:李宇 涂可欣
供图:刘汉铭 韩楚睿
编辑:罗民杰
责任编辑:付娟 夏碧波 熊山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