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会取代长剧吗?
体娱
2024-11-01 10:04
北京
最近,长剧和短剧(本文的短剧均指微短剧)之争讨论得特别激烈,笔者也想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欢迎指正。首先,笔者认为“短剧打败长剧”本身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短剧只是短视频中一个细分的小类别;长剧是长视频的最大品类。短视频确实是大量地侵占了长视频的用户时长,但这不等于说短剧大量地侵占了长剧的用户时长。不看长剧的人,可能是去刷短视频了,但不一定是去刷短剧了。像《长津湖》这样的电影,买票的观影人次超过1亿,像《狂飙》这样现象级的电视剧覆盖人群达好几亿,集均有效播放量达2亿,即便是最头部的爆款短剧,也难以达到这样的辐射力。电影一年600亿的票房,几十家公司能拿到手里的是200亿;短剧一年500亿充值,而投流成本要抽走90%,剩下的有上万家短剧公司去分,可想而知这个行业有多卷。在笔者看来,长视频平台很难做好短剧业务,就好比短视频平台也很难做好长视频。这是二者不同的生态基因决定的。短视频平台当年曾来势汹汹地宣布进军长视频,比如财大气粗地天价购买了徐峥的《囧妈》,当时还一度传出字节跳动要收购爱奇艺的坊间传闻。事实结果证明,短视频平台很难做好长内容,短视频平台迅速地搭建了长内容的班底,又迅速地裁撤了,因为聪明的他们立马就知道了长视频并不是一门好生意。此外,短视频平台不仅做不好长内容,还做不好“中内容”,西瓜视频的折戟就是例证。短视频平台的核心在于构建生态,而长视频平台则基本谈不上什么“生态”,当前的优爱腾芒更接近于一个传统的影视公司,自己投资生产内容(自制),然后在自家的货架(APP)上去卖(会员和广告)。长视频是规模驱动型经济,是靠预算来推动增长的,简单点说就是靠砸钱。砸的钱多,规模就大,一旦停止砸钱了,规模就放缓了。所以,长视频永远没有舒适区,也难以获得稳定性。目前看来,长视频做短剧,走得还是以前做长剧(预算投入推动规模增长)的老路。短视频平台的生态则不然,短视频平台创业前期的重点是建立用户习惯(这是最难的环节),一旦用户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了,短视频平台就进入了自动收割期,呈现“滚雪球效应”。内容行业(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的商业发展轨迹是从免费(广告模式)逐渐走向收费(会员模式)。付费产业的天敌是盗版。国内长视频苦盗版久矣(国外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不同,则不存在这样的困扰)。而短剧的商业发展轨迹特别有意思,似乎和长剧是倒着来的。早期的小程序短剧是付费模式,而红果短剧复刻了字节做番茄小说的经验,将短剧免费化,现在免费已成为了短剧商业模式的主流趋势之一。最早,短剧脱胎于短视频里的剧情号,在形态上短剧更接近于短视频而不是“剧”,在本质上它更接近于一种“信息流产品”。信息流产品的投放是随机的,短剧的分发也是随机的。就像传统电视台时期,你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换台时,永远不知道看到的下一个广告是什么。这种“信息流产品”的本质,决定了小程序短剧90%的成本都要用于投流。信息流广告是短视频的营收主力,短视频平台关注的终极指标是流量。如果大量的盗版能为平台带来大量的流量,只要是在监管不干预的范畴,短视频平台对盗版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为“信息流产品”的特质,短剧的消费人群其实是泛人群,就好比看新闻、刷微信朋友圈的人都是泛人群。这种泛人群的付费转化率是极低的。短视频平台算法的牛逼之处正在于,它能大致“算”出用户的付费意愿,并精准地将内容推给付费意愿高的人群。当下长视频用户则是有明显的人群划分,购买优爱腾芒会员的主力还是年轻观众。龚宇提出长视频的增量是“一老一少”,相比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在中国这样的人均GDP不高的环境下,“银发一族”是价格敏感性用户,爱奇艺推出的亲情卡能在一定程度上绑定式挖掘会员增量,同时打击会员共享灰色链。另外就是特殊内容的供给,四家长视频平台中,爱奇艺明显更重视合家欢类型台网剧的储备,更重视“客厅文化”。短剧洞察人性,补充了长剧鲜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比如以暴制暴,比如反手打脸带来的解气、爽感。但任何内容任何产品都会出现用户审美疲劳,这是天然的、无解的。天天看“保姆闪婚富豪”“反手打脸恶人”,观众也是会腻的。互联网网红的生命周期很短,就是因为用户很快就会陷入审美疲劳,想要寻找“新欢”。短剧是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能否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新鲜的东西。当前长视频陷入的困境,一方面确实是短视频改变了用户的娱乐消费习惯,另一方面根本原因在于长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的优质内容很少。但人类还是需要长视频的,对长篇故事的消费需求是永恒存在的。正如毛羽所说,如果说观众不需要电影了,为什么今年的《抓娃娃》《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还能卖过30亿。如果能多一些《狂飙》,多一些《抓娃娃》,流失的观众很容易就会被拉回来。笔者尤其想提到,长视频划分内容赛道、做类型化剧场运营的弊端。或是出于广告招商的考虑,平台在运营内容时,通常会打包某一类型化的内容来圈定其背后的用户(广告主的细分目标人群)。但类型化赛道或剧场的运营,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弊端就是,在整体上侵蚀了内容行业创新的土壤。比如平台批量地生产古偶、悬疑等同质化内容,造成了“特定内容-细分用户-同质内容-用户瓶颈”的恶性循序,遏制了创新的空间,抹杀了创意的土壤。外部环境严峻,长视频的思维除旧迫在眉睫。一是运营的改革,但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内容生产的改革。爆款是提振长视频信心的唯一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