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看北疆|“空军红色地标巡礼”走进“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之三

政务   2024-10-28 19:59   辽宁  

解放军报

“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在人民空军战斗起飞地举行——

传承先辈精神  矢志强军打赢

鸭绿江畔,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旧址群。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之际,空军官兵代表、抗美援朝英雄后代、部分老兵和驻地师生代表来到这里,举行“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

在辽宁丹东浪头机场,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整齐肃立,与参加主题活动的各界代表,共同追忆人民空军“空中拼刺刀”的胜战荣光。

1950年12月28日,人民空军从丹东浪头机场起飞,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此后,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战斗中,年轻的人民空军发扬“空中拼刺刀”精神,驾机搏击长空,取得了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辉煌战果。

在位于浪头机场的励志园内,一架米格-15战机陈列于此。机翼下,飞行员们整齐列队,开展教育活动。

作为新一代空军飞行员,范峰坐进米格-15战机座舱,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当年,年轻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们以‘空中拼刺刀’精神英勇战斗。如今,我们钢多气盈骨更硬,必须加力奋飞,把自己锻造成蓝天利刃。”范峰坚定地说。

“我们一定要传承先辈精神,不断锤炼打赢本领。”该旅特级飞行员聂礼微告诉记者,他们常态组织新进人员赴抗美援朝纪念馆空军专题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邀请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陶伟等为官兵讲述战斗故事,引导官兵传承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强军打赢。

在该旅依山而建的战绩长廊上,陈列着战斗英雄的肖像。“父亲曾多次说过想代替牺牲的战友回到这里,看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但一直未能成行,今天终于替他完成了心愿。”一等功臣施光礼之子施平在英雄墙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不禁热泪盈眶。

“英雄牺牲时还很年轻。”站在一级战斗英雄孙生禄的肖像前,飞行员洪亚尘下定决心,“如果祖国需要,我一定会像先辈一样,升空作战,起飞迎敌。”

据介绍,当年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大多是20岁左右,飞行训练时间很短,但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一段传奇。如今,新装备不断列装,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但空军飞行员随时准备战斗起飞的作风始终没变。

“空中拼刺刀”,人人扛红旗。“当年,志愿军官兵凭借过硬驾驶技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该旅“红旗汽车连”连史馆一面“保战鹰升空作战,为抗美援朝胜利作贡献”锦旗前,83岁高龄的该连第八任副政治指导员由振川,为官兵深情讲述连队的光荣历史。一直以来,该连官兵赓续红色血脉,苦练驾驶本领。近年来,该连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连续两年夺得团体第一名,去年被空军表彰为“空天先锋”集体。

活动现场,驻地毛岸英学校的师生代表参加军营体验活动。有的与米格-15战机合影留念,有的在志愿军空战英雄的画像前驻足观看。学生们清澈的目光,充满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老师说,想当飞行员,就要刻苦学习。我一定加倍努力,争取每次都考好成绩!”该校学生赵文瑞的心里,已种下献身国防的“种子”。

活动结束之际,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旧址群主题墙上镌刻的一句话,再次映入记者眼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发扬‘空中拼刺刀’精神,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有了‘新佩剑’,更要有‘英雄气’!”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领导告诉记者,虽然时代在变、装备在变,但是革命先辈“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没有变也不会变。新时代的人民空军必将传承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战斗精神,沿着党指引的方向高飞远航!

贾俊峰 卢砚安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本文刊于10月28日解放军报01



央视报道

国防军事早报|传承“空中拼刺刀”精神  磨砺锋刃逐梦空天

正午国防军事|浪头机场:首战首胜 人民空军从这里起飞战斗



环球网

传承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精神 新时代空军官兵磨砺锋刃逐梦空天

央视网消息: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在实战中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10月25日的《空军红色地标巡礼》,让我们走进辽宁丹东浪头机场,回顾烽火硝烟的战斗故事,感受新时代空军官兵的亮剑精神。

位于辽宁丹东的浪头机场是一座军民两用机场。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沿着跑道降落到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可很少有人知道,从1950年的12月21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将士们也是从这条跑道上加速起飞,奔向抗美援朝的战场。如今,我们在这条跑道上已经很难找到当年将士们留下的痕迹。但是在机场一侧的丘陵上,一处地下指挥所旧址依旧为今天的人们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沿着斑驳的阶梯,68岁的施平回到了他的父亲——空战英雄施光礼战斗过的地方。1951年9月,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美军出动大批轰炸机,企图切断志愿军地面补给线。施光礼驾驶战机,奉命起飞,并一举击落四架敌机。

当时,志愿军空军面对的不仅是装备和规模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平均飞行时长还不到100小时的年轻人,要与飞行时长上千小时的王牌飞行员展开生死搏斗。凭借舍生忘死的精神,他们创造了人民空军第一次击落敌机、第一次大机群作战、第一次夜间击落敌机等“十个第一”的壮举。

硝烟散尽,驻守在鸭绿江畔的一代代空军官兵依旧传承着“空中拼刺刀”的精神。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洪亚尘称:“我们年轻飞行员也一定会传承好志愿军空军前辈‘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来守护好这片祖国的蓝天。”

新飞行员拼的是激情和胆魄,而对于老飞行员来说,拼的是经验和战术。今年是飞行员范峰与战机相伴的第20个年头,在他看来,练强本领才能守护祖国空天。

针对任务空域的复杂情况,范峰带领战友展开了集智攻关,并通过了多项重大任务和实战演训的考验。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范峰称:“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们空军来说,不光是对我们部队,对整个空军来说,我觉得是一个标志。我们每次起来以后,看我们丹东的白山黑水、美丽的城市、美丽的乡村,其实都是我们的肩膀上的担子,我‘站岗’就是为这些东西,让它们永远地保持下去。”



深圳卫视全媒体

在“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见证“空中拼刺刀”精神传承丨记者手记
10月25日,一个值得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纪念日。7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开启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征程。在第74个抗美援朝纪念日到来之际,我有幸和同事康伟良随“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活动,来到了被誉为“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的英雄之城丹东。在这里,我深刻体会了英雄不朽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了吾辈自强的力量。



活动当天,在“空联司”地下指挥所旧址纪念广场上,官兵们整齐列队,宣读军人誓词,与英雄后代、老兵代表共同缅怀那段历史。我听到了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李鹏的讲述,他说,这里见证了人民空军的辉煌,是空军一战成名的建功地。“1950年12月28日,志愿军空军第一架战机从丹东浪头机场起飞,在这里创造了首次击落击伤敌机、击落击伤敌机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等诸多纪录,被称为‘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空中拼刺刀”。那么,“空中拼刺刀”指的是什么?从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的口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他说:“当年空四师的陶伟老英雄在返航的过程中,遇到4架敌F-86战机的偷袭,他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的飞机,并抓住敌机突然减速的时机,近距离开炮,击落了敌机。后来回看射击胶卷的时候,(当时的射击距离)应该是只有120米(常规的射击距离一般在800米到1500米之间,如果在400米以内,弹片或者破碎的残片很容易击伤自己)。”当时空四师的副师长王香雄对此非常感慨:“这哪是空战,这就是‘空中拼刺刀’!”正是凭着这种“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当时从这里起飞的年轻人民空军,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战斗中,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创造了“一年成军、三年成名”的奇迹。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

从1951年2月3日到1953年7月19日,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空战,共有116名位飞行员先后在空战中牺牲。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给我们讲了很多战斗英烈的故事,其中在1951年12月3日的战斗中牺牲的孙生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三师九团的孙生禄当时冲入了敌群和敌人作战,他的米格-15飞机座舱盖被打碎、仪表盘被打坏,200发弹药也已经全部打光,飞机还冒起了熊熊大火,“此时,他把自己和自己的战机作为’第201发炮弹’,向敌人机群猛撞了过去,最后壮烈牺牲。”类似孙生禄这样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被遗忘。在纪念广场东侧的英雄墙上,镌刻着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牺牲烈士名录以及获得荣誉称号、特等功、一等功的个人及集体。


在战绩长廊上,还陈列着战斗英雄的肖像和格言。英雄虽远去,但精神永存,照片中他们年轻、朝气勃发。其中一张照片,是一人击落四架美方飞机,荣立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的空战英雄施光礼。活动当天,施光礼之子施平也来到了现场,他对记者说:“这次回来以后感触特别深,以前我父亲始终有一个愿望,他想在有生之年回到战斗起飞的地方来看一看,替这些牺牲的战友到老部队看一看,可惜没能如愿。这次我来了以后看到,现在部队跟那个时候相比,条件也好、飞机的装备也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我想,看到现在部队的发展和壮大,我父亲(和战友)他们也会感到很欣慰和自豪的。”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励志园内,至今还陈列着一架米格-15战机。活动当天,飞行员们在这里开展“坐进老座舱 话说新使命”的活动,感受前辈们的英勇与智慧。当坐在早已褪色的老旧椅垫上,触碰着历经70多年而锈迹斑驳的操纵杆时,大家都有感而发。飞行员叶永发告诉我,他非常佩服革命先辈们的勇气和胆识,“只有十几二十个小时飞行经验的他们,却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赫赫有名的‘米格走廊’”。飞行员范峰则通过对比告诉记者,当时经验不足的老一辈飞行员驾驶飞机进行空战到底有多难:“它的杆舵操纵都是通过机械直接操纵的,直接作用在平尾,以及操作副翼上,我们现在的飞机都是通过计算机的解算来操纵的,所以我们现在的飞机操纵是’无忧虑操纵’,但是这个(米格-15)不行,这个需要飞行员时刻保持飞机的状态,否则飞机会出现失速等情况,所以对飞行员的要求更高。”



如今,空战模式已较74年前发生很大变化,但人民空军随时准备战斗起飞、“空中拼刺刀”的战斗作风却一直没有变。范峰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空中拼刺刀’精神是我们老一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这是一种勇气以及大无畏精神的体现。我们站在了更高的飞机平台,但是我们勇气不能少,我军的优良传统一直是沿着红色的路线走下来的,我们是在老一辈英勇顽强事迹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飞行员。说句实在话,英勇顽强的精神已经融在我们的血脉里,这是少不了的。只要是军人,第一个要求的就是奋勇争先,这就是我们的传承。我们是在红色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有传承、有文化,骨子里也刻上了英勇顽强的精神。”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范峰

活动现场,受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来自驻地毛岸英学校的师生代表。他们参与了军营体验活动,在观看志愿军空战英雄的画像并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后,同样也有很深的感触。学生赵文睿接受我们采访时说:“通过参加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志愿军空军的历史,也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空军力量的日益变强,好多同学长大以后都想当空军飞行员。”


毛岸英学校学生代表赵文睿

站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空军官兵精神的源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空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也看到了新一代空军官兵的自信和担当,更看到了少年儿童对未来的期许。这种“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华社视频号


瞭望东方周刊视频号


新华社快手

【微信号:skdjwz】

主       办: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

刊       期:1990

       制:贾俊峰     

本期编审:刘汉宝  王学峰

责任编辑:李俊林


投稿邮箱:skwxgzh@163.com

长按扫码  

  立即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支持我们吧!

分享

点赞

在看

北部空军
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权威发布
 最新文章